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关注十一五规划 > 正文
 

专家谈十一五:改革有突破发展就有新局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 16:38 新华网

   “十五”计划即将全面胜利完成,“十一五”正迎面向我们走来。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主要议题之一是研究和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如何盘点“十五”计划,如何展望“十一五”规划,今天新华网有幸邀请到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博士作客新华网。从我国将努力实现的主要经济社会目标、我国发展模式的嬗变、“十一五”我国经济发展应关注的问题、“十一五”规划划将给中国经济、乃至于普通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等方面解读“十一五”规划。欢迎王院长,也
欢迎各位网友的参与和互动。

  盘点“十五”给人们的成就与带给人们的实惠

  有评论指出,在过去五年,即“十五”计划实施的阶段,中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位居世界前列,人民收入稳步提高,政治和社会稳定。中国妥善处理了2003年非典危机,成功地实施了宏观调控,初步遏制经济发展中不健康的苗头。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1000美元。中国正在变战略机遇期为“黄金发展期”。“池塘边的小草”网友问,王院长,如果要您来对“十五”计划进行盘点,您会认为“十五”改革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实惠?

   “十五”规划是中国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五”计划开始,我们开始了第三步战略的实施。“十五”应该说已经完成了四个年度的计划,今年是最后一年。从已经经历的时间段来看,比如“十五”计划是我们中国建国以后历次五年计划发展比较平稳的、改革开放发展都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计划。“十五”计划也处在中国经济从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经受了“非典”考验,迈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期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按每个年度的增长率来看,2001年是7.5%,2002年是8.3%,2003年是9.5%,2004年是9.5%。今年上半年也是9.5%,就是说增长非常平稳。

  2001年启动以后,经济增长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的起落,这与我们2003年开始宏观调控是分不开的。到去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3万6000多亿,按当时的

汇率计算,实现了1.65万亿美元,去年人均达到1270美元。另外,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综合国力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关注中国经济的成长,特别是我们的周边国家,都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受益,因为我们去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1万亿美元。进口市场超过5500亿。我们这样庞大的市场对周边国家,包括东亚一些主要过程,对经济的复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所以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大。

  “十五”时期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就,与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发展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改革开放后的这些年,经济增长,从1979年到2004年,平均是9.4%,增长率很高,但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4%左右,但是我们消耗的资源量比重却很大,消耗的钢材占30%,煤炭占31%,水泥占40%,电解铝占20%。所以我们觉得这种增长方式不能再延续下去。中央在2002年“非典”以后提出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发展实践,同时又适时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所以为“十一五”开局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如果没有适时的宏观调控,也许我们经济状况不是现在这样一种局面。

  说到老百姓对生活的改善。“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又把“以人 为本”作为发展观的核心。所以“十五”计划各级政府在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举些例子,在农村,原来计划分三年减免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现在这个进程大大加快了,全国28个省已经完全免了农业税。另外,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由财政出资。还有良种补贴、购置农机具的补贴,这样财政向农村转移的力度大大加大。使得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在城市,“十五”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政府想方设法扩大就业规模,财政也对解决就业岗位给予支持,使得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十五”也加大了对困难群体的关注,政府对下岗职工、城镇拆迁居民、农村失地农民都加大了帮扶的力度。最低生活保障向农村延伸,现在已经有11个省实现了低保向农村覆盖。另外,在农村也在大幅度提高低保的标准。另外,政府还帮助城市农民工清欠工资,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及时补发这些工资,对农民征地费用的拖欠,政府也加大了清理的力度。

  我们说“十五”时期,由于经济较快的增长,再加上中央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应该说是老百姓得到实惠比较多的一个时期,也是生活改善比较快的一个时期。正是“十五”时期,居民的消费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了,在城镇、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吃穿用为主导的消费结构正在向住和行为主导的消费转型。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正在购置新的住宅。另外,汽车在很多大的城市也正在大量的进入家庭,人们出行旅游、投资教育、用于电信服务、文化服务的消费也大量增加。这些都表明,老百姓从“十五”时期的经济发展当中得到了大量的实惠,人们生活如同经济发展一样,也迈上了新的台阶。

  “发展”不仅只等同于经济增长还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主要议题之一是研究和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于中国未来更长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科学发展也应成为一个“硬道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都将成为“十一五”规划的战略目标,这些关键词描述的也就是中国的新发展模式。网友“莲花伊人”问:近日多家媒体都有这样醒目的标题,“聚焦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一个新的开始’”,“中国发展模式将发生嬗变”。那么,如果由您来给这个新模式作出理解的话,您的理解将会是什么?

   首先我们对发展的理解,我们以前通常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所定义发展的内涵应该是全面的发展,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结构的调整优化、技术的进步。另外也包括社会发展,以前我们对社会发展往往重视不够。包括教育、公共卫生以及人的自身的发展,这些也是发展的内涵。第三,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个也是发展的一个纬度。第四,人的自身发展。所以对发展的理解,比以前内涵更加丰富了。

  这次全会提出“科学发展”,我们觉得它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要从以前的增长转到发展,再从发展转向科学发展。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道路去发展。什么是科学发展道路呢?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为什么要走科学发展之路?这是中国的发展实践得出的一个必然结论。中国是一个大规模经济体,是发展中的大国,它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当中,中国工业化的规模和城市化的规模,可以说是迄今城市发展史上罕见的。从工业化角度来说,中国事实上是把发达国家用2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完成的工业化,要通过几十年来完成,在时间上大大压缩了。工业化的这种速度也是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化来说,中国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流动人口有1.2亿,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也是世界史上罕见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农村向城市的社会转型,必然带来资源消耗的大量增加,特别是我们现在还处在重工业发展加快的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所以我们对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比如去年,我们生产了原煤19亿吨,发电新增装机有5000多万千瓦,原油产量有1.75亿吨,但我们仍然感到煤电油运十分紧张。我们还进口了大量的资源,但是仍然感到很紧张。就说明我们原来靠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再走下去已经不行了,所以我们必须走科学的发展道路。我们说发展模式的嬗变也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

  所谓科学的发展,第一,对发展的理解是全面的。第二,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思想,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而且还是要可持续的。走科学发展之路最根本是什么呢?就是要有体制和机制作为保障。全会指出要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我们说要入轨,怎么样使这种发展进入这种轨道呢?必须要有体制、机制来保障。也就是说要通过改革,通过机制的调整,促使人们的行为方式、资源的流动、要素的流动,按照科学发展的轨道去运行。

  “计划”改为“规划”意味着涵盖了从经济活动配置到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各个方面

   尽管规划的具体内容尚在讨论和制定之中,但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却是耐人寻味的变化。有媒体评价说,这是首次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计划”二字去掉,改为更符合中国实际的“规划”。新华网的热心网友“枉评天下”:王副院长,您好!“计划”改为“规划”,一字之差,引人注目.您如何理解这一字之差?

   计划改为规划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事实上,改革开放以 来,计划体制改革就在进行之中。我们从“八五”计划就开始把社会发展的内容纳入计划之中,所以“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后我们又强调计划的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计划指标的预测性,这些都体现了计划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在新的阶段,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来构建我们的规划体制。所以这次改名,实际上也体现了这么一种方向。事实上改变以前,计划指令性指标过多的这么一种状况,逐步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从项目管理向规划管理转变,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计划变规划也更充分体现了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要求。现在政府的经济调节功能很强,但公共服务能力是偏弱的。以前是相对于经济活动的配置而言,转化为“规划”,就是涵盖着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比如老百姓关心的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义务教育问题、公共卫生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都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以前计划涵盖不住,是需要通过规划涵盖住。另外,一两千万流动人口怎么管理,还有由原来的单位管理体制向社区管理体制转型,政府的社会管理怎么跟得上?这也是以前计划涵盖不住的,需要规划去解决。计划变规划更加强化了政府在社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职责。它可以引导社会的公共资源和政府的财政资源,根据规划去配置,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使得老百姓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得到满足。我们现在看病难、就医难、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还是很紧张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规划来解决。

  第三,计划变规划也是为了加强规划工作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进程,使它更加规范。传统的计划编制是比较封闭状态下的,或者说只是领导来决策。现在计划变成规划,强调了制定过程的民主化,提高编制工作的透明度。从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就征求意见,吸纳公众的智慧,征求公众对规划的要求。还有就是专家决策制度。在计划编制以前,往往计划管理部门要委托研究机构做大量的前期研究,对专家进行咨询。还有就是专家有审议会,初步编制完成以后提交审议会审议,最后提交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计划变规划也是为了加强它的法制化进程。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制定政府规划编制的条例,这也有利于它的法制化,同时也推进规划编制的科学化。规划不光是我们看到的五年的规划,这个叫总体规划,还有很多专项规划,比如说高技术发展规划、城镇化规划、水利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等。这些规划的年限不一定完全一样,因为高技术变化很快,年限不能太长。所以有长短不一的专项和综合规划,会构成一个规划编制体系,来规范我们的公共资源配置。

   还是“计划”让位“规划”的问题。网友“高原高山”:权威人士和专家认为,“计划”让位“规划”的这“一字之差”,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信号。信号一: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信号二: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将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信号三:克服“越位”和“缺位”,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对此,您对这三个信号有着同样的理解吗?

   基本上也可以这样理解,我只是更强调了规划以后要走向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轨道。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并不是说政府的责任减轻了,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更强化了,要强化对公共资源的配置,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十一五”规划体现的信息是比以往更加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生活

   近来新华网友们也有许多的评价:好,更市场化了。有利穷人的市场化,更好!! 新一届的中央领导是为穷人谋利益的领导,但愿中央的政策能落到实处,不走样! 悲观吗?不!沮丧吗?不!泄气吗?不!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基础建设,还是在前沿科学研究和自主创新,无论是在人民的日常生活消费水平还是在人文居住环境及过日子的质量上,事实就是这样。只有冷静、清醒,才能客观、求实、科学;只要不昏头晕脑地浮夸和过分地粉饰太平,只要不做表面文章和搞形象工程,只要不凭想当然而搞浪费式的重复建设,只要社会公平、公正,清廉,政风清新,牢记实事求是,牢记我们党的宗旨和任务,在各方面都做到“认真”,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干,我们的日子就会更好,面貌就会改变的更快。

  这是我们的网友对计划变为规划很高的评价。网友“英岗岭”问:“十一五”规划被认为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也是一个“民生的规划”。体现民意,集中民智,亲近民生,是规划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它的创新。 参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一位负责人,以一种不多见的特别明快的语言表述:编制的出发点,要从偏重物质财富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在这一点上,您如何看?

   “十一五”体现的信息比以往更加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生活。所以文件中都体现出来,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另外也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也强调要帮助困难群体。这些信息都透视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心民生、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说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居民的福利条件。通俗的讲,就是为了改善百姓的生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为什么能得到中国老百姓的拥护?最关键的就是老百姓从我们的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在发生变化。所以他们拥护我们的方针路线。同样,今后不管是“十一五”还是“十二五”,我们要继续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同时立足于让人们的生活不断有所改善。

  进入新阶段有很多新的特点,我们不仅消费结构在发生变化,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就是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的精神需求,就所谓发展性的和享受性的需求正在增加,这种生存性的需求相对在减少。这就对发展的内涵提出新的要求,就是我们不光要解决物质问题,还要解决人们受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文化的需求、旅游消费的需求等等,我们的发展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财富的增加,必须着眼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着眼于人的自身的发展。我们往往把经济的发展理解为物质的、财富增加的过程,也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理解方式。人的发展实际上比物质财富的增加,意义要大的多。我常说一句话,我们可能花几千万修一公里高速公路,觉得是非常合乎情理的事,但是花几千万办教育、办培训,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很多地方政府往往舍不得。这就是一种观念的问题,把发展往往理解为物质财富的积累和增加。从新的理念来说,发展也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更高层面的出发点。所以“十一五”规划一定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人的素质提高上、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的需求上,都会规划出新的蓝图。

  我们目前正处在很重要的关口,可能面临两种不同的前途

  “黄浦江边的徘徊”:分析人士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和将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将对世界产生极重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实现了科学发展,才可能实现对内的“和谐发展”和对外的“和平发展”。“十一五”的到来意味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也有专家指出,通常经验是,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这个数字后,多种矛盾有可能集中凸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若处理失当,就可能面临失衡的危险。对此,您如何看?

  我们常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为什么说是关键呢?我们既处在黄金发展时期,又处在矛盾凸显时期。我们有很多战略机遇,处在经济转型之中,发展空间会扩大。我们又面临很多严峻挑战,面临什么严峻挑战?经济转型也会带来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的多元化。所以我们说耽误不得,也失误不起,所以必须对战略规划进行合理的谋划。只有战略思路得当,我们才能趁势而上,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如果战略思路失当的话,我们就会贻误发展时机,甚至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这么一个特殊的阶段,一方面要抓住我们可能面临的一些战略机遇,包括消费结构正在升级,住行的需求迅速扩大,这对经济的发展来说,空间大大拓展了。另一方面,产业化步伐在加快,工业化步伐在加快,基础设施正在迅速的展开,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电话用户已经突破7亿,移动用户已经突破3亿人,网友已经突破1亿了,这些发展都会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也是我们发展的基础。第三,城市化也在加快。城镇的建设,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以后形成的市场需求,对经济发展也是重要的贡献。第四,我们正处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来加快自身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十分谨慎,我们正处在特殊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处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在这个阶段没有顺利的迈过这道槛。比如拉美一些国家,拉美很多国家自然条件非常好,农业、矿产资源都丰富,他们在进入这个阶段以后,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甚至出现了社会的动荡和政府的更迭。

  我们在这个阶段也会遇到一些相同的问题,比如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的多元化,人们原来共同的利益诉求现在也开始分化了,这就使得我们调整利益格局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个时期工业化加快,也会使资源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就是国内资源满足不了需求,要进口大量的国外资源。同时还有大量的排放,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紧张。这个阶段也是遇到国际贸易摩擦大大增多的阶段,这些年随着我们出口的迅速增长,国外反倾销的事件越来越多,包括我们利用国际资源也面临很多压力。

  上述这些情况都表明,我们处在很重要的关口,可能面临两种不同的前途,如果我们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够顺利迈过这道槛,解决经济和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矛盾,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我们就会有更加光明的前途。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在矛盾凸显期处理不当,使得贫富差距扩大,失业增加,两极分化,社会矛盾激化,就会造成经济的停滞甚至徘徊不前。所以我们必须避免第二种局面,应该说我们有信心,也有条件向着既定目标迈进。

  经济增长速度一般都是前高后低,预计“十一五”平均增长速度可能会比8.6%低一点

  网友“雪夜的情怀”:胡锦涛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们注意到,“平稳”两字的分量。那么,“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会以什么速度增长?这是一个许多人都在猜想的问题。有专家预测,未来经济增速可能调低到9%以下。就此,您预期的答案是多少?

  我们看“十五”的前四年,平均增速是8.6%。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到1994年,平均增速是9.4%。说明什么呢?说明现在这种增长速度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增速要低,换句话说,比前几个五年计划增长速度有所回调。这应该说是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一种合理的、必然的现象,我们经常说前高后低。为什么要前高后低呢?经济总量的基数不断扩大。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去判断,“十一五”可能比“十五”增速还会低一点。当然,每个五年计划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比如“十五”时期就比“九五”高,“九五”年均增速是8.3%,“十五”年均增速是8.6%,“十一五”会不会比“十五”高呢?也不一定,但一般趋势来说是前高后低。如果“十五”保持在8.6%的水平,“十一五”可能会比8.6%低一点,那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就自然有了答案。

  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网友“二月份的那场雪”问:据了解,“十一五”规划将突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到节约、清洁、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将被提上议事日程。这有什么实质性内涵?

  前面已经说了增长方式粗放,我们单位GDP所需要的资源和能源比发达国家要大,而且要大很多。至于说到“创新型国家”,它的内涵应该说更多一点,一方面要使资源、劳动、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由技术、创新来替代。另一方面,建立“创新型国家”也是发展模式转型的要求。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国际产业转移,由于我们没有自主的技术,除了劳动力得到工资,地方得到一些税收以外,有相当的利润都进入了国际资本的腰包。我们因为没有技术、没有品牌。所以,在初期阶段,我们只能走这条道路,就是利用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但是中国不能永远走这条路,如果老是这样走下去,中国就会成为一个空壳,外表看着很大,但是核心部分都是外国人的,不是自己的,我们叫做“没芯”。这条路再这样走下去,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国,再大的经济规模也是一个空壳,所以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就是说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调整比例关系,而必须大大提升技术水平,而这种技术的提升又必须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这次全会提出要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现在大量引进了,但是没有很好的消化吸收,这方面要加大投入。第二,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技术,能不能集成。第三,中国人自己要搞原创。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增长的质量才会提高。

  我认为“十一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都会加强

  网友“多多小卉”: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一道,都被认为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内涵。您的期许是什么?我把这些问题细化,比如“三农”问题,涉及到农村的一些社会保障问题,类似这些问题引申的一些问题,您的期许是什么?

  在次全会的公告里面一个很醒目的标题就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说是很有吸引力也是很激动人心的。

  很多年没有听到这样的话了。

  我们给予农村更多的关注,这是因为我们这些年的发展,城市和农村也是不平衡的。我们可以感受到城市的变化,我们用很多美好的词汇来形容城市,比如高楼林立、日新月异、灯火辉煌,但是很多农村地区很多年几乎没有太大变化。所以这种差距的扩大,应该说也是我们转型过程当中很突出的矛盾。所以我们必须花更多的力气来建设农村。

  这次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个人理解有两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需要加强的。第一,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里这几年修路、修桥,各种设施已经相当完善了,但是农村连公共厕所都没有,学校很破旧,还有很多危房。我们必须有一些基本的设施给农村,包括垃圾处理以及一些文化中心的建设等等。第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对比较低,比如农村的教育水平比城里相对就低,怎么样平等?首先起点要平等,从一开始就必须受到相同的教育,大家有一个公平的起点。所以必须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建设,包括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轮流执教。还有农村的公共卫生建设,也要鼓励城市医院的医生到农村去轮岗,把农村的医生轮到城市来,让他们提高医术水平。农村要想改变面貌,除了政府加大投入以外,也需要农村提高自身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样就必须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农业的附加值、科技含量。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也不能一哄而起。所以中央特别强调,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下硬指标说我现在搞新农村了,大家要凑份子,不是这个意思。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这是我们的一个方向,一个战略重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义务教育全国都免费,我想还需要一个过程

  教育始终是天下最大的大事。网友“我是可怜的大学生”,教育的产业化发展,高校自主权的下放,乱收费问题愈演愈烈,国家相关部门整天这个文件、那个文件下发,为什么得不到遏制。网友“踏雪寻梅花”问,不到4%的教育投入确实让全体国人汗颜,义务教育能否在今后扩展到12年甚至是更长,免费教育离国人还有多远?

  现在义务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一些沿海发达省份,也在向12年努力。义务教育体制各个国家不一样,有的国家中央财政承担相当多的费用,有的国家是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我们目前还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基础教育是县统筹,财政特别困难的县,中央和省也会给予一定的转移支付。所以说要达到免费义务教育,各地区会有很大的差距。现在有没有免的呢?比如说中央对西藏的教育实行“三免”,免学杂费、校服费和住宿费,这些都是由国家包下来的。如果要全国包下来,财政要有很大一笔指出,显然短期内是很难做到的。中西部地区,财政也拿了钱,就是免课本费,再逐步的免一部分学杂费,我们说只能逐步来,而且只能向一些贫困地区倾斜。如果全国都要免费,我想需要一个过程。大学不同于基础教育,即使在福利性国家,大学也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至于现在的收费是不是超出了一些贫困学生的负担,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只能靠其他方式来解决,比如现在有助学贷款、政府的援助计划以及学校奖学金等等,所以对这个问题不能抱怨过多。如果都要政府包下来,就不可能发展那么快。

  对于解决贫困人口问题要有总体的判断,不能看局部

  网友“穷人啊”:只要我们的立场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一方,各地党委,政府与中央保持一直,我们的国家是大有希望的。网友“七子之歌”:城乡差距不仅使众多的农业人口沦为贫困群体,同时也使城镇居民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十五”期间,全国GDP年均增长8.6%,但在工业领域,高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步伐却十分缓慢,就业增长率仅为0.7%,2004年甚至首次出现负增长。观察家们说,在中国的城镇和农村,已同时出现“穷人”阶层。请您解读一下,“穷人”阶层?请您解释一下“穷人”的概念和包围的群体?

   我们一般不说“穷人”,我们说“城市的贫困人口或者说农村贫困人口”。任何国家在工业化转型过程中都很难避免,这部分人往往是传统的产业部门的主体,随着新兴产业的比较,他们在劳动技能和素质上跟不上新兴产业的需要,会形成结构性的失业,这些人相对来说,就业空间被压缩了。特别是国企改制以后,有很多下岗职工,还有就是失业人员比较多的家庭,包括农村农民工进城以后,一部分的农民工生活也是很困难的,包括城郊一些失地的农民等等,这些可能都会成为新的贫困人口的组成部分。对这部分人,如果丧失了劳动能力,我们政府通过社会救济制度把他们养起来。当然有劳动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为他们再就业创造条件。在找不到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当然随着财力的增加,低保可以不断的提高。我觉得这几年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各个城市的低保都在逐年提高,也为下岗职工创造了很多再就业的机会。虽然我们说收入差距在扩大,但是在城市里面并没有形成大面积的贫民窟,我们的贫困人口还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困面在缩小。对于这个问题要有总体的判断,不能看局部。

  当然,农村现在还有2600万贫困人口,相对来说难度大一点,因为他们都是居住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扶贫难度大一点。但是府也加大扶贫力度,帮助这些人脱贫,包括通过人口迁移的方式,使他们摆脱贫困。

  关于住房与汽车的话题

  网友“残酷的现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就在这几天发布的《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06年展望 》报告指出,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消费和就业增长为了应对投资和出口“两驾马车”减速可能给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促进消费加快增长。一是在住房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上,采取“稳房促车”的消费政策倾向,降低经济型汽车的消费税,各地要完全取消对经济型汽车消费的歧视政策。对此,请您细化地谈谈。

  现在投资有一定的回落,当然回落不是很大。现在每年出口都增长30%多,所以基数越来越大,明年出口再保持30%的增速难度加大,特别是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所以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在消费又是住和行的主导地位在增强,这必然涉及到住房和汽车的消费问题。先一段时间对住房的过度需求,房价虚高,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住房是“十一五”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会有一个平稳的发展,因为居住需求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当然,我们也要维持合理的房地产市场秩序。至于汽车消费,这几年汽车的发展可以说是超常规发展,汽车市场是一种爆发式的市场,现在应该说是有理性的回归,汽车消费更加理性了。现在讨论比较多的就是随着油价的上涨,人们对经济型、小排量的轿车更加关注,特别是中小城市,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家庭,小排量汽车更加符合他们的消费偏好。城市有些路段对小排量有所限制,从交通管制上讲可能有合理的角度,但是从节约型社会、节约能源的季度,我们应当提倡小排量汽车的消费。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及行政分级管理改革的话题

  爱钻牛角尖的人:为扭转中国由东向西分梯度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立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的长效机制。因此,有人预测,“十一五“可能重划经济区域版图,以谋求区域平衡,避免调控一刀切。您又如何预测?具体来讲,“差异化”将如何影响政策取向?“蛋糕”具体如何切分?网友“生生不息”问,“十一五”规划能否撤销违反宪法的地级市,实现县域经济?

  现在总的战略是四大块,一个是西部大开发,我们要继续推进。除了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以外,还要给予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就是当地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要加大培育力度。第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东北基础条件是比较好的,工业基础、城市化水平、劳动力素质都是比较好的,由于受到传统体制的制约,东北现在主要是解决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开放的问题、参与国际竞争的问题。第三,促进中部的崛起。因为中部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又处在交通枢纽的地位,所以正在研究一些加快中部发展的政策。第四,沿海。沿海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GDP占60%,沿海发展了才能转移支付,所以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也在探索怎么打破行政界限。我们说发展并不是每个地区都要发展成一样的水平,全中国都像上海一样可能吗?不可能,因为自然条件就不一样。就像北京,不可能哪个区都像西城区一样,因为自然条件有差异,所以不能说使每个地区都达到一样的发展水平,但是可以使每个地区的老百姓达到一样的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做到。所以发展不是每个地区都要发展,对已经地方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我们要做适当的控制所以“十一五”提出,要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种功能区域来划分各个地区。比如北京,东城、西城密度已经很大了,不是新建的问题,而是内部怎么优化。比如自然保护区,那就不能开发。

  现在有些省份为了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正在尝试财政上省管县的体制,这样使地级的功能有所弱化。以后行政分级管理到底按几级管理,这需要研究,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说取消就取消,因为中国国土面积太大,怎么样解决,需要逐步的研究,而且要根据各地的情况,因地制宜的来解决这个问题。

  回答一组网民提问

  网友“名可名”:您好,中央制定“十一五”规划,可是我们看到众多的地方政府却在制定和执行着自己那些不折不扣的计划,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如何防止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规划被地方架空?据悉,今年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对国家税收增长贡献不大,请问为什么会这样?在“十一五”规划中对吸引外资会有哪些政策调整?

  现在各级政府都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在规划体制上要求规划能够有所衔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地方政府,比如说投资比重加大以后,如果大大超过中央规划的话,那就很难落到实处,所以强调要有所衔接。但是地方规划是交到地方人大讨论通过的。一方面强调衔接,强调贯彻中央的精神,另一方面又要跟地方的实际结合起来。所以不能简单的说“架空”。至于外资企业的税收贡献,我不知道这位网友的判断是怎么来的。外资企业随着出口的增长,因为外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0%左右。随着出口的增长,外资企业的收益也是提高的,应该说它们的税收也会随着收益的增长而有所提高。当然,外资企业里面有相当多是享受优惠政策的,就是它的所得税率比国有企业所得税率略低。可能有的地方为了招商引资给予更多优惠,使得当地的外资企业税收贡献下降,但是从全国来看,我个人认为不会是这种状况。

  为了准备本次访谈,我特别在新华网的发展论坛中仔细浏览了一下,感觉很多网友也都极为关注“十一五”规划。网友“云淡水暖”特别对我们本次访谈提出了期望:十一五规划谈:以人为本要体现在“以谁为本” 。网友“我爱毛泽东”:普通百姓最关心的是:买的起房,上的起学,看的起病,养的起老。对此,网友“大院里长大大孩子”说:穷人是怎样期待十一五的“利好”的?如何让穷人变成富人,十一五规划又如何体现穷人的经济学?“穷人经济学”能满足穷人多少期待,如何让穷人不再贫穷?我想就是针对刚才那些穷人群体,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了。

  穷和富是个相对的概念,如果真正是全体人民真正富裕,经济还要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说20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中一个内涵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当然,要全体人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那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我们需要为此长期奋斗。

  网友“多多到天堂去了”:王院长,展望一下,今后,政府管理经济的效率将会有多大的提高?

  现在政府职能转变正在加快推进,五中全会的公告特别强调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把政府越位的地方退出来,缺位的要补上,错位的要校正过来,而且要大大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强化社会的监督机制。我想这些都会为政府效率的提高创造条件。

  网友“聪明蛋”:未来五到十年,中国金融服务业应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需要特别关注并加快发展。“十一五”金融业将从哪几个方面迎来突破性发展?

  金融业正在推进股份制改革,中行和建行都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已经迈开了步伐。其他银行也在加快推进。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会向末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金融业的竞争也会加快。所以,“十一五”金融业一方面要推进改革的进程。另外,从单一的信贷业务向综合业务方向发展,西方叫混业经营,可能也会大胆的进行一些尝试,推进金融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

  我们在改革上有所突破,我们的发展就会有一个新的局面

  网友“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王院长,目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难题,因此,通过体制创新破解难题无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您如何理解通过体制创新来解决难题的逻辑关系?

  这个公告里特别强调,要以改革为动力,要通过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来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难题。我们现在确实面临很多难题,比如说增长方式的转变,“九五”就提出来了,但是进展不快,这跟体制有关系,不是说仅仅是个指导思想问题。大家都愿意搞工业,这就跟

增值税的体制有关系,以后如果是消费为主题的话,哪个地方的富人越多,税收就越多,那大家的目标就不一样了。收入差距加大也跟收入分配体制有关系,跟垄断局面没有彻底打破有关系。我们现在说这种粗放不节约也跟价格有关系,有些东西很便宜,那干吗要节约。等等,这些难题都要通过改革来解决,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的业绩考核标准、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价格体制等等,而且有些问题还需要配套改革来逐步的解决。我们说正处在攻坚阶段,我们比以前难,改革的难度也大大提高。但是应该说,正是难,如果我们在改革上有所突破,我们的发展就会有一个新的局面,好多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通过体制创新破解难题。这无疑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此我们也注意到,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建、收入差距的调节、对外贸易摩擦的应对,等等,所有这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都和体制机制有关。其中有些问题例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长期呼吁,又长期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就更同体制相关。因此有专家呼吁,“十一五”时期,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特别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通过体制创新来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扫除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要以对利害得失有深思熟虑的远见去面对未来,以充分的精神准备去迎对挑战;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克服困难,科学发展,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十一五”时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我想以一位热心的新华网友的留言来结束今天的访谈。网友“爱nimen”: 没有发自内心对社会公平、公正与平等的政治追求和人生信仰的执政者,就不会有来自制度体系对人民、民生的政治设计!? …… 从大的框架而言:在制度反腐败上要有制度创新!?在政府作为上坚持对经济规律的尊重!?在市场经济的规则中怎样表达政府作为?!在社会文化健康上要有更强有力的举措!在尊重人权上要有更为深刻的彰显!?在一个为了绝大多数人民谋幸福的蓝图中,有我们的期待与愿景!? 在一个追求公平与正义的小康生活中,有属于我们的健康快乐与和谐!? 在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不要忘记“和”的世界最需要的是尊重与平等!? 在一个为了实现和谐世界理想的执政党的能力中清廉不仅仅是要求而是人格的信仰和追求!?

  对于这位网友的留言,只是我还想做一些小小的变更。我注意到您每一句话都加上一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通过与王院长的访谈,在充分解读了“十一五”规划的方方面面后,我自作主张地将您的问号去掉了,而只留下了感叹号,相信,您也会同意我的自作主张。因为“十一五”规划所构想的目标正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期许。谢谢您的理解,也谢谢各位网友的互动。尤其要谢谢我们今天的访谈嘉宾王一鸣院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