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教育储蓄强行瘦身 短债基金成避风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 07:55 中国证券报

  记者 易非 深圳报道

  税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日前联合下发《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实施办法》,据记者了解,该办法本应从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但出于银行操作上“缓冲”的考虑,该办法的实际实施可能会延后两个月,即于12月1日正式施行。

  但即便是这样,此举还是会对银行现有的教育储蓄业务构成比较大的冲击,而一些理财类产品如短债基金等则很有可能成为资金的“避风港”。

  教育储蓄问题多多

  教育储蓄是指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指定银行开户、存入规定数额资金、用于教育目的的专项储蓄。2000年4月,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银行出台了《教育储蓄管理办法》,实行优惠利率,鼓励城乡居民以存款方式,为其子女接受教育积蓄资金。由于该储蓄项目在收益上相比一般储蓄具有明显优势,近几年来一直受到储户的欢迎,规模连年增长。

  从收益角度来看,教育储蓄的确颇有吸引力。它的利率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息收入免征利息税;二是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但享受整存整取的利息率,利息收益相比一般储蓄高出25%以上;三是提前支取但满足有关条件的,也可享受相应档期的整存整取利率。以三年期为例,三年期的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达3.24%。这一水平明显高于货币基金。但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储蓄已演变为银行拉客户存款的一种理财工具,操作上存在不少漏洞。

  据了解,目前教育储蓄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储户在储蓄机构多头开户、用虚假或不合格的证件开户、利用虚假或不规范的证明支取本息,部分储蓄机构甚至为完成储蓄任务而以教育储蓄的名义进行揽储。据有关银行反映,以教育储蓄名义揽储的时候,银行主要将目标瞄准一些高端客户,只要对方愿意,银行可以提供学校相应证明,确保客户享受到利息上的优惠政策。在开户时,一般情况下客户的资金会远不止两万元,这种情况只要多开几个户头就可以了,但每个户头控制在最高两万元,客户只需要到银行办理开户或转户手续就行。由于此前学校开具证明不需通过税务局这一关,学校随意开具也没有什么顾虑,据说一次就可以开具达数百份的证明。目前尚无有关教育储蓄规模的详细资料,不过据了解,单以某银行某省分行为例,其规模可能会达到一二十亿,或者更多,但正规性质的教育储蓄资金估计所占比例仅在20%左右。有的大户一户存入的教育储蓄金额就达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元。

  强行瘦身在即

  《实施办法》出台后,对银行构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实施办法》的规定主要有:一是在原规定教育储蓄最高限额2万元的基础上,明确细化了教育储蓄额度问题,即享受免征利息税优惠政策的对象必须是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在校学生,其在就读全日制高中(中专)、大学本科(大专)、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时,每个学习阶段可分别享受一次2万元教育储蓄的免税优惠,每一阶段教育储蓄本金合计不得超过2万元,本金合计超过2万元或一次性趸存本金的,一律不得享受教育储蓄免税的优惠政策。二是对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的印制、领取、开具和使用进行了明确,加大了税务机关的监督责任。办法特别强调,对违反规定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证明”,导致未缴、少缴

个人所得税款的学校,税务机关可以处未缴、少缴税款1倍以下的罚款;对储蓄机构以教育储蓄名义进行揽储,未按规定办理教育储蓄,而造成应扣未扣税款的,应向纳税人追缴应纳税款,并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这样,有的银行此前已对客户做出享受优惠利率的承诺,但办法实施后将很难再实施。目前,动作快的银行已经开始物色新的理财品种来“补漏”,今后一段时间,一些收益要求较高的储户可能面临转移投资的选择。

  短债基金有望成避风港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

理财产品目前日渐丰富,储户完全可以通过投资新的理财类产品来弥补新办法实施后收益减少的落差。这当中,刚刚在市场上露面的短债类基金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以今年8月底最早成立并进入运行的首只短债基金——博时6号为例,从收益上看博时6号的30天年化收益率目前已近2.6%左右,与三年定期税后利率差不多,但流动性却大大超过存款,不仅免掉了申购费及赎回费,并且赎回时T+1划账,十分快捷,在安全性方面也比较高,仅次于

货币市场基金,可以说风险很小。原来选择教育储蓄的储户由于主要目的在于享受免息待遇,安全性要求很高,一旦无法再得到免息好处,就有可能选择短债基金品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获取相对高的收益。

  记者在一些代销短债基金的银行了解到,已有部分储户将原存放在教育储蓄存款户头的资金转出,投向短债基金,单户数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另一方面,目前有些银行也试图赶在他人之前争取这块“溢出”的客户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短债基金正面临新的“扩容”机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