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刘畅
在中国打造“富豪榜”已经有7年历史的胡润,也承认自己有看“走眼”的时候,胡润所指的人是严介和。在去年的“百富”榜上,对外界来说还很陌生,但早已活跃在江苏建筑界的严介和以15亿元资产排名66位,今年则一跃以125亿元资产排名第二,直逼首富黄光裕。
胡润团队的调研总监严侃表示,去年只考察了严介和在南京总部的公司和项目,所以漏掉了这条“大鱼”。事实上,严介和掌管的太平洋建设集团在中国四分之三的省市都参与过项目,包括沪宁高速、京沪高速、南京新机场以及江阴长江大桥、南京地铁、太湖整治等多项国家、省重点工程,集团旗下的成员企业更是多达115家。
收购国企“互惠互利”
当过教师,在多家集体企业担任过厂长职务,严介和1992年得到了第一个市政工程分包项目,此后的10年间严介和一直默默地在路桥建设领域内“掘金”。但从2002年开始,严介和先后收购、托管了31家亏损的国有企业,也正是从2002年开始,太平洋建设集团承揽的业务量开始膨胀,集团总产值从当年不到20亿元,发展到今年预计可达300亿元。
在“首先收购当地亏损国有企业,博得与当地政府的良好关系后,再获得大量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这条扩张链条上,严介和自认为这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惠互利”,他对记者表示,“我们替政府消化一些负担,同时当地政府也把一些市政项目交给我们,但首先我们是有信誉有资质的企业”。
接受记者采访时严介和正在东北出差,他表示,将亏损的国有企业和当地的市政工程“打包经营”的策略还将进行下去,他计划每年投入10亿-20亿元收购破产的或经营不良的国企。
“打包经营”遭质疑
不过,有学者认为,严介和显然很难在这些收购来的非主营业务上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精力,而严介和也不具备管理、整合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的实践经验。
更重要的是,严介和作为收购方在资本实力及收购动机上也令人生疑。原本今年9月3日,某省政府计划将8家省属国有企业集团打包卖给严介和掌控的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并正式签订协议。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国有资产收购案,总计150亿元总资产,涉及近5万名员工,但因质疑和反对之声,协议至今未能签订。严介和表示,目前这8家省属国有企业集团还在太平洋建设集团的托管之下,关于整体收购还有一些细节没有达成共识。
严介和还认为,单纯算经济账,集团目前90%的利润来源于主营的市政工程业务,而毛利可以达到25%,所以每年收购国企以及赡养员工不会给集团带来很大的负担。
对此,胡润认为,严介和的“打包经营”至少可以为当地亏损企业的员工发工资,对此中西部城市的政府还是欢迎的,同时他的企业员工数与纳税额也以10万人与14亿元位列百富榜的首位,说明他的企业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