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从探索型改革到目标型改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18:0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牛晓波 北京报道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1日闭幕,会议将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分析人士认为,“十一五”规划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这一观念在规划中的贯彻,将彻底改变“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模式,使这一规划与以往的五年计划相比具有转折性的意义。 从1978年今天的改革开放,历经6个五年计划。截至2004年,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4%,目前已成长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 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的弊端在过去的改革进程中也已经显露无疑。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这些问题的累积将成为阻碍改革进程的巨大障碍。此时,制度的创新和改革的系统化,已经成为新领导层不得不面对的重要命题。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范恒山此前撰文指出,截至目前,我国的改革,从内容来看,相对容易的差不多已基本完成,目前面临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改革到了真正啃‘硬骨头’的时期”。 他认为,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在这个时期,能否解决发展和发展带来的问题的矛盾,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体制和机制。 从2004年年初开始的新一轮宏观调控,被看作本届政府力图扭转粗放型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其实,早在1995年在制订“九五”(1996~2000)计划时,中央就明确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的要求,但收效甚微,以致出现了从2003年开始的一场由这种增长模式所引发的过度投资和经济过热。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体制。虽然中央早就看到了转变增长方式的必要性,但是过去主要着重于改变这种增长模式所造成的结果(效率低下),而没有着重于改变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服从于行政目标和主要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体制)。 从1953年以来,中国每个五年计划都是政府指导和考核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据。“计划”具有一定的“法定”效力,保持和实现产值的高增长一直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和衡量“政绩”好坏的主要标志。 吴敬琏认为,在这种体制条件下由政府进行“结构调整”,其结果只能造成资本和其它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以及促成经济的进一步粗放化。 分析人士表示,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了“规划”,表明中国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和长远性,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说,这表明中国的经济社会改革正在改变“政府主导型”的体制模式,逐步形成新的体制框架。 他认为,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格局下,政府如何进行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是一个新问题,从近年来宏观调控暴露出来的问题看,传统经济体制的劣根性及其惯性运作,比原来估计的要严重得多,要按照新的情况,用新的思维推进管理和调控体制的创新。 今年上半年,中国改革研究院针对数百位专家学者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下一步改革的重点领域,96.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范恒山认为,现在看来,很多问题的解决,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深化,已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连在一块,这些方面的改革已无法回避,改革成为真正庞大的系统工程。例如,减免农业税看似并不复杂,但因为涉及到农村上层建筑等各方面的改革,阻力和难度不可小视。 常修泽认为,我国的改革已经开始由探索型改革转向目标型改革。因此,今后的改革需要充分地预测和评估,需要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