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坚持以人为本 谋求和谐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01:00 中华工商时报

  5 社评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研究和讨论了“十一五”规划,为“十一五”规划的最终制定提出了指导意见。这一系列重要的指导意见,值得反复琢磨,深入领会。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十五届五中全会分别研究、讨论了“九五”、“十五”国民经
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为过去10年中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定下了基调,起到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同样在关注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但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研究和讨论的“十一五”规划,亮点频现,新意盎然,令人振奋。

  “十一五”规划是中共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战略实施阶段为2000年至2020年,目标包括7个方面的发展内容,提出了10个具体的指标体系。如今,20年的战略实施阶段已走过了头5年。盘点这即将过去的5年,有成绩,有不足,有巨大的进步,也有日益凸显的新矛盾、新问题。因此,“十一五”规划必将在巩固前5年发展成就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主要问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挥承前启后的、关键的转折作用。

  “十一五”规划是执政党提出

科学发展观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全力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对照这一要求,“十一五”规划在其调整的方向和目标等方面,必然有所创新,必然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方面,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的发展等等方面都将有新思路、新内容。所有这一切,将成为“十一五”规划最突出的亮点。

  “十一五”规划又是我国加入WTO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加入WTO,实际上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段“过门”。它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机遇,也让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面对充满变数的国际环境,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以加快建立自主创新机制为基础,全面提升我国的核心

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等等,与此有关的内容,必将成为“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头戏。

  历史告诉我们,执政党的每一项重要决策,都将对今后若干时期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毫无疑问,人们关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成果,正寄托着人们对未来五年国计民生的期待。(12A7)′ā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