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黄河源区:在暖风中干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02:30 第一财经日报

  专家表示,气候变化是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的主因,而气候变化的挑战,对于中国不亚于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任何一个重大问题

  本报记者 章轲 发自北京

  天还是那样的蓝,云还是那样的低,但地不再是那样的地。

  今年6月和9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考察队奔赴黄河源区。在昨日公布的《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报告表明,源区土地退化面积已达三成以上,昔日滔滔黄河水变成今日滚滚黄沙地。目前黄河源区环境的整体恶化已经大大削弱了源区的水源涵养能力。

  黄河源区的生态是中国生态的源头,这里的生态问题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黄河流域乃至整个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危在旦夕

  黄河源区是指龙羊峡水库以上的黄河流域范围,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涉及青海、四川、甘肃三省的6个州、18个县,总面积约13.2万平方公里。黄河源区属典型的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地貌,地势西高东低,海拔3000~5000米。

  “仅30年间,黄河源区冰川面积就减少了17%,造成直接水资源损失23.9亿立方米。”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刘时银教授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说,“黄河源区提供了黄河兰州以上河段水量的55.6%,在整个流域来水供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报告显示,黄河源区近30多年年均冰川面积减少速度是过去300多年年均冰川面积减少速度的10倍。1986年到2000年间黄河源区河流水域面积减少9%,沼泽湿地减少13.4%。水域面积的迅速萎缩不但直接减少对黄河径流的供给,更导致气候越发干燥,并使得区内的地下水位普遍下降7~8米,局部地区甚至超过10米。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了土壤水分的丧失,导致冻土进一步退化和地表植被的死亡。

  据调查,黄河源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年均草原退化速率比七八十年代增加了3倍多。截至目前,黄河源区中度以上退化草场面积近7.33万平方公里,占草场总面积的78%。以牧业为主的玛多县上世纪90年代年均牲畜存栏数比1979年下降了58.4%,人均占有量下降了65.7%,38%的牧民被迫迁移他乡。

    气候变化是主因

  “气候变化是源区生态恶性循环的根源所在。全球变暖,造成温度升高,致使冰川和冻土消融、湖沼湿地消失乃至土地退化,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刘时银说。

  调查显示,近50年来,黄河源区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88℃;近20年来,黄河源区北部季节冻土区地温升高了约0.4~0.6℃。

  国家气象局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副主任徐影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说,今天的地球正处在2000年来最热的时期,有温度记录最热的10个年份中有9个都出现在1995年以后。历史上最热的五年分别是1998、2001、2002、2003和2004年。如果温度上升3℃,青藏高原的冻土区就会严重退化,退化面积可能高达58%。高原区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冻土都将消失。

  调查显示,在未来的50~100年间,气候变化并不会从根本上缓解中国由于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现象。恰恰相反,这将会进一步加剧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陕西、山西及其他地区人均水资源供给的紧张状况。这些地区的缺水程度将会到达20%~40%。

    200年的威胁

  “近百年来全球和中国的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一变化是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造成的,但最近50年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主要是向大气中排放了过量的温室气体。”徐影对《第一财经日报》说,温室气体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影响人类的时间会持续200年。

  徐影说,青藏高原气温升高将直接威胁青藏公路、铁路的安全运营,季节冻土的冻胀和多年冻土融化下沉是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中两大突出问题。而地质灾害增多,突发的滑坡、泥石流将对三峡水库形成巨大冲击,对水库调度运用、蓄水发电和航运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做到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实际上,有许多种清洁

能源可供开发,包括
太阳能
、潮汐能、海浪能、风能、地热能、适量的水能以及现代的生物能(从农作物中提取能源)等等。”

  “中国政府已经决定准备投入75亿元治理包括黄河源区在内的三江源区,相信这会在相当程度上减缓黄河源区生态恶化的趋势。”相关专家表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