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东升
温州科技馆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世纪广场南侧,与北侧市委、市政府大楼遥相呼应,是该市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最近,温州市审计局对该馆进行了审计,其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该工程造价高出预算5千万,却陆续出现了房顶被风掀掉等一大串质量问题。
经浙江省计经委批准立项建设,温州科技馆工程于2001年4月开工,由温州市城市中心区建设指挥部负责建设。该工程批复概算为11110万元。2004年9月,在工程完工交付使用一年以后,工程概算经审核调整为16141.12万元,比原批准概算超出了5031.12万元。
造价高出5千多万元,这对原投资也不过一亿多元的工程来说无疑应该是件大事。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此大事既没向温州市最高权力机关市人大报告,也没报经原审批机关审批同意,更没有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接受社会的监督,而是由指挥部提出后,由市财政支付了事。
记者在城市中心区建设指挥部采访时,两位负责科技馆工程的副指挥均声称自己没有看到过温州市审计局那份主送单位为中心区指挥部的《审计意见书》,也不清楚科技馆工程的造价究竟比原工程概算高出多少。待记者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后,他们回答说可能是面积扩大和建材价格上涨等原因所致吧。
那么,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据温州市审计局《审计意见书》披露,2001年4月,温州科技馆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浙江东阳三建中标。然而,直到5个月后进行二次议标开标时,才发现标底与标函存在差异。比如,标底外墙铝板幕墙为231.44元/メ,但施工单位称自己实际上采用的是幕墙龙骨,为670.18元/メ,仅此一项,两者相差就达150多万元。本来,按照《建筑法》规定,建设工程造价应由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在合同中约定,但审计中发现,中心区指挥部既没有及时调整差异、发放中标通知书,也没有与对方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如此作为,工程造价怎能不涨?
更为出格的是,对一些安装工程材料,中心区指挥部竟然不经过政府采购程序,而是根据施工方上报由指挥部自定品牌、自定价格。温州市审计局指出,这已严重违反《建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然而,“由于经办人员已被处理,无法提供定价依据和文件”,经办人员在自定品牌、自定价格采购材料过程中,究竟有无做手脚?这至今还是个谜。
审计中还发现,温州中心区指挥部管理上的不规范,比如审计组抽查了一部分工程土建技术联系核定单,发现其中竟然有30份核定单指挥部没有签字与盖章,另外15份安装工程技术联系单,指挥部不但没有签字盖章,甚至部分没有编号。
2003年10月,温州科技馆完工,未经验收就投入使用———这也严重违反《建筑法》。开馆运行一周,因内部展品严重损坏而关闭大门。
几个月后,台风掀掉了科技馆顶部钢瓦,暴雨直灌展厅,损坏了多件展品,不得不再次关门。科技馆主持工作的陈坚勇副馆长对记者说,接二连三地出现建筑质量问题,他这馆长都快成维修队长了。
在陈坚勇的陪同下,记者逐一参观了温州科技馆的8处消防通道,发现全部是“铁将军”把门———锁着。陈坚勇说,按照设计,这些门由消防联动系统控制,如万一发生火灾,均会迅速自动打开,用于人员逃生。然而,自工程完工交付使用两年来,虽经多次催促交涉,但投资数百万、早已列入预算的弱电系统工程却至今没有安装到位。无奈之下,科技馆只得雇佣保安人员日夜轮流值班把守这些通道。陈坚勇担忧的是,科技馆是公共场所,人来人往,自动消控系统长期没有装上,如有不测,后果不堪设想。
在一份呈递给市政府的报告里,温州科技馆罗列了该馆玻璃屋顶没有隔热层、多处漏水、墙面多处开裂、四百多块地砖整块开裂屡修屡坏等九大建筑质量问题。陈坚勇说,科技馆开馆以来,因为质量等问题,多次开开关关。由于信息不通,温州的老百姓对此只是感到奇怪。如果他们了解到温州科技馆工程造价高出5千万、留下质量问题一大串、至今还没有通过综合验收的内情,不知会有怎样的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