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八年
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这些具有重
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在这次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邓小平这个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定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
一九八四年
1月24日—2月10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3个经济特区。5月4日,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
意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
5月1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10月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强调要根据“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的精神,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活动实行指令性计划,对大量一般经济活动实行指导性计划,对饮食、服务业等实行市场调节。
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举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阐明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一九八五年
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3月2日—7日,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召开。邓小平在会上作《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讲话后又即席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5月15日—20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5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9月18日—2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举行。邓小平在会上讲话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
一九八六年
3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
3月25日-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会议批准了国务院制定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七五”计划。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一九八七年
2月6日,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时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现在不要再讲计划经济为主了。
6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谈话时指出,几年的实践证明,我们搞改革、开放的路子是走对了。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一点改革、开放的步子。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
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一九八八年
2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决定从1988年起,用三五年的时间,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把住房制度改革推开。
3月25日-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以及“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等规定载入宪法。
9月26日-30日,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确定,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全会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
10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
一九九零年
1月6日,首次全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有计划地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计划用三四年时间把家底摸清。
4月18日,李鹏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此后,浦东开发进入了实质性启动阶段。
12月25日-30日,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一九九一年
1月28日-2月18日,邓小平在上海视察时指出,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6月26日,国务院作出《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9月23日-27日,中共中央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11月25日-29日,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举行。全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一九九二年
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等。
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讲话,使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提法。
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提出争取用10年左右或更长一些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6月30日,国务院第10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9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提出,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点是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
一九九三年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稳定金融形势等十六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
7月7日,朱镕基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要整顿金融秩序、严肃金融纪律、推进金融改革、强化宏观调控。23日,朱镕基讲话提出,要整顿财税秩序、严肃财经纪律、强化税收征管、加快财税改革。
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11月11日-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2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一九九五年
9月25日-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举行。全会提出,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一九九六年
3月5日-17日,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11月21日-2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指出,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基本上达到预期目的,整个经济开始进入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的发展轨道。
一九九七年
2月19日,邓小平逝世。
9月12日-18日,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报告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11月17日-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大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基本实现全国金融秩序明显好转,增强防范和抗御金融风险能力。
一九九八年
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若干意见》。
4月27日-29日,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举行。朱镕基在会上讲话,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加快粮食收购企业自身改革。
6月15日-17日,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住宅建设工作会议举行。从下半年开始,全国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11月26日-27日,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举行。李岚清在会上讲话,强调要建立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12月14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一九九九年
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8月11日-12日,江泽民在大连主持召开东北和华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坚定信心,深化改革,开创国有企业发展的新局面》的讲话。
9月19日-22日,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使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11月15日-1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提出,要继续扩大国内需求,调整经济结构,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二零零零年
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试点,探索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和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办法。
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10月9日-11日,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全会强调,制定“十五”计划并顺利实现其目标,必须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二零零一年
4月2日-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
6月11日-12日,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举行。李岚清在会上提出,要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
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
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零零二年
10月16日,国家统计局指出:1990年至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9.3%,在世界中的位次上升到第六位。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89年的1117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509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六。外汇储备从1989年的56亿美元上升到现在的25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二零零三年
2月24日至26日,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认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确立了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七项任务。
7月,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分别在8省市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
12月30日,中国政府分别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225亿美元,拉开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序幕。
二零零四年
2月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
2月12日,在2004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旗帜鲜明地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4月, 发改委提出了2004年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农村改革等几大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8月,国务院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29个省(区、市)。
二零零五年
1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7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做出通知,明确任务和要求,扎实做好今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
(闫婷/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