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调高中国7家金融机构信用评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2日 11:28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刘钊 北京报道 9月28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下称标普)在北京公布其调高中国7家银行信用评级的消息。来自新加坡和香港的分析师表示,调高信用评级主要是考虑“部分主要银行(已经进行和正在筹划中)的IPO带来更严谨的市场监管,将使业界的市场纪律增强,以及业界改革的步伐加快”,同时,“政府的继续支持对评级起强化作用”。
普遍调升 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长期外币评级由“BBB-”调升至“BBB+”;短期评级由“A-3” 调升至“A-2”;三家银行的长期评级展望均为“稳定”;基本实力评级由“D+”调升至“C”。标普认为,“这三家银行都正在筹备IPO,与此同时也在提升本身的风险管理水平”,而且,标普预料IPO不会导致政府对这些银行的支持显著减弱,并预期这些银行的营运表现在短期内将得到实质的改善。 中国农业银行的公开资讯评级由“Bbpi”调升至“BBBpi”,是根据过去中国政府对国有银行的支持举动,标普预期,在未来1-2年内,这一政策将落实到农行身上。 交通银行的长期外币评级只由“BB+”调升至“BBB-”,是由于标普认为中国政府对交行的支持稍弱,但是对其基本实力的判断与主要银行相同,也由“D+”调升至“C”,评级展望为“稳定”。 此外,中信集团公司的长期外币评级由“BB”调升至“BB+”,长期评级展望也为“稳定”。标普认为,在金融业改革的环境下,该集团与政府的关系将可能导致政府给予额外支持,但是,现阶段中信还是主要“靠自身努力”,“1-2年内受改革影响,会付出相应的成本”,不过,标普预期1-2年后,中信将出现反弹。 广东发展银行的现状与其他银行相比是有差距的,标普此次对其公开资讯评级由“CCCpi”调升至“Bpi”,就反映了这一判断。不过,标普认为该行“将可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政府支持恢复其偿债能力,而且不排除得到其他形式外部支援的可能性”。 准备金和税负水平高? “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在过去一年中,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规范的主要动力。” 标普信用评级董事曾怡景说。尽管标普过去一直把中国银行业视为全球中风险最高的银行体系,不过,他们也肯定中国金融业近年来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的监管机制提出较高的评价,并称其是“中国金融机构评级中越来越有力的支持因素”。 但是,对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标普仍然认为它是比较薄弱的。曾怡景表示,虽然五级分类的资产管理制度,令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控制能力提高了很多,但是,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银行企业盈利相对容易,可能掩盖潜在的资产质量问题。特别是中国目前大量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情况不容乐观。去年,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不足2%。 标普信用评级董事周彬也提到,如果将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对几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剥离和注资去掉,可以看出,2004年以后,中国银行新增不良贷款有上升的趋势。 虽然标普认为,随着呆坏账准备的严重不足正获得银行的不断重视,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在持续改善。特别是可以产生利润的资产比例在增加,使资本率等指标也变得更具意义。但是,银行业由此提升的利润,却有很大部分被较高的准备金和高水平的税务负担所抵消。而且,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国家对其呆坏账的剥离是一次性的。因此,各家银行是否具备多方面的盈利能力,以及政府对财政和金融等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的调整,才是决定银行业长远发展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