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印碰撞转移论:双引擎再洽铁油合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2日 09:3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冯青 北京报道

  印度是否将成为中国强有力的竞争者?

  来自中国业界的担心不无道理:中印两国劳动力成本都较低,目前中国出口遭遇强劲贸易壁垒,印度却鲜有类似待遇,这是否将导致在华部分生产和贸易转移到印度等亚洲国
家?事实上,已有迹象表明,日本等国已加大在印投资力度。

  9月27日,印度印中贸易中心北京代表处首席执行官卫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遭遇壁垒后考虑将印度等国作为转口贸易地无可厚非,但是尽管印度纺织品、服装等行业的原材料比较丰富,却存在机器设备严重不足的局面,因此‘转移’一说是否成立还待进一步探讨。”

  同一天,印度印中贸易中心秘书长、印度著名经济学家MOHAMMED SAQIB也对记者表示了类似看法:“虽然有迹象表明,日本等发达国家加大在印度的投资确实是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但目前主要集中在汽车等领域,并没有明确的大规模投资转移现象。”

  事实上,中印两国企业间合作幅面正呈放大之势。去年6月,两国总理共同签署《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印度对中国123种产品降低关税。统计显示,去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为130多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80%。

  两国在钢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尤为突出。据悉,尽管印度国内铁矿石分布少而散,但2004年印度却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铁矿石进口国。日前,一支由中国大型钢铁企业组成的55人代表团已赴印考察和谈判铁矿石进口状况;另外,由印度政府控股的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正与中石油谈判,有可能在今年11月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区域亦遍布拉美、中亚、非洲等地。

  卫勇认为:“中印同为世界人口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两个国家。两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未来经贸合作会更引人关注。”

  MOHAMMED SAQIB说:“印度的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值得我们学习,两国的经济有很大互补性,例如中印电脑硬件与软件产业的互补等,这种产业梯度上的差异应该使两国企业间的合作全面推进。”

  12月8日-10日,第一届 “中国—印度经贸发展高峰论坛”将在京举行。该论坛将是中印两国企业之间首次最大聚会。届时,两国包括能源、钢铁、IT、纺织、旅游、医药等行业巨头及相关专家将到会,介绍两国企业在对方国投资合作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9月12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素帕猜在中国发布的《2005年贸易和发展报告》对中印两国各自的问题和关系给出了一个第三方评价:“中国需要取得进一步生产率收益并实现技术升级;而印度的关键在于向制造业转移,只有这样,两国才能保持自己令人瞩目的经济业绩。对于中印两国至为关键的是,确保人口的所有层次都能够增加收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