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民营油企的艰难时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 10:58 《法人》

  民营油企一直是在一种不公平、受歧视的市场环境中谋生,他们在寻找突破的机会

  文/本刊记者 张驰

  "这个难字,已经不知被我多少次挂在嘴边了,可我今天还是要说。"长联石油董事局主席龚家龙对《法人》说,"民营油企每向前走一步,都显得异常艰辛!"

  一则来自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的数据加深了人们对龚家龙上述一番话的理解:今年头5个月,中国石油行业的盈利比去年同期增长71.8%。去年中石油的业绩为净利润1029.27亿元,中石化2004年的净利润也同比增长了69.77%。在中国,石油行业由于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巨头享有绝对垄断地位,他们几乎垄断了从石油开采、加工到成品油销售的所有领域。

  与此相对应的是民营油企的生存现状。目前我国

加油站总数大约8万个,其中约4万个系民营加油站。来自石油业商会的数据显示,载止2005年5月,我国加油能力的40%、油品仓储能力的60%、炼油能力的20%均来自民营石油企业。

  受飓风"卡特里娜"影响,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

原油价格8月29日开盘时每桶飙升4.67美元,达70.8美元。"受其影响,上游中石油和中石化相应调高了
成品油
的批发价格,而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零售价格。据称每吨汽油的批发价格甚至高于零售价格1000元以上,民营企业不得不赔本经营。"龚家龙说。

  进入9月,随着市场油品供应紧张加剧,这些垄断企业停止向"系统外"的加油站供油。无油可卖。

  其实,民营油企的"苦难日子"并非始自今天,从1999年开始,民营油企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难过。当时由于成品油市场的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供应。而这种无序竞争,这几年一直没有间断过。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中期开始,持续的"油荒"已让全国80%以上的民营油企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原因只有一个:两大集团不给油。

  由于没有油源,民营企业拥有的加油站通常是从中石油、中石化手中以更高的价格买油,在油荒的时候,甚至拿不到油。在与中石油、中石化,包括和壳牌、BP等一些跨国石油巨头组建的合资零售终端之争中,民营企业一直是在一种不公平、受歧视的市场环境中艰难求生。

  黑龙江省石油协会给《法人》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东北三省供油具备经营资格的38家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总资产30亿元,仓储量55万多吨,职工3万多人,加上4000多家民营加油站,东北三省成品油市场的民营资产总额已超过200亿元。但是由于深受石油垄断之害,这些民营企业大多经营状况不佳,有的已经濒临破产。"即使有的民营企业情况稍好,也仅仅是艰难维持,天发就是这样。"天发集团的一位副总抱怨说,"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会结束。"

  "民营油企,总体呈现规模小、分散化、技术弱、无品牌的弱势特征。"石油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韩学功说,"这种特征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但是, 民营油企一直在寻求突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