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企业融资渠道重大突破:企业债市场痛并快乐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 09:45 金时网·金融时报

  李倩

  今年,对于中国企业的融资来讲真可谓好事连连,先是年中央行出台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了约700亿元、近30余只企业短期融资券,现在又传来修改已至第三稿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有望出台,并且企业债券发行门槛大大降低了,使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将产生重大突破。

  众所周知,现行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是在1993年乱集资、乱拆借现象严重的背景下出台的,其中包括企业发行债券必须通过国家发改委甚至是国务院的审批,并且邀请银行担保等等。从当时的情况看,严格控制发债主体和发行规模是为了控制风险,保证本息的按时兑付,限制发行利率也是针对各地高息发债和偿付风险的现实需要,对控制当时乱集资和防范企业债兑付风险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这些规定也造就了中国企业债券的良好信用。但是,通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和市场环境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对企业债券发行和交易上的一些限制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企业债券的非市场化发行、单一的交易所指令驱动交易方式和商业银行等存款类机构投资者缺位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企业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虽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最具根本性的原因还在于体制性制约。因此,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必须在企业债券的发行、定价、信用评级、担保、信息披露、交易等多方面进行体制创新,从根本上消除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也正因为如此,央行在今年5月份为了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企业短期融资开辟了一个通道,目前这一通道已得到市场各方的认可和好评。只是目前的短期融资券发行体大都还是大型优质企业,有消息说央行也正在考虑,允许符合产业政策和发行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进入短期债券市场。

  与此同时,市场又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上周央行研究局有关专家在中国

能源战略发展投资峰会上透露,为促进债券市场发展,正在修改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在发行体制、利率定价、投资制度、担保体制、交易制度和信用评级上都将有所突破,企业债券发行将被赋予更多的自由。

  首先是发行体制改革,由现行的主管部门严格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核准制,企业债券的发行由市场决定而不再由政府审批,只要是资产状况良好且信用评级合格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可以尝试以市场化的方式融资。其次是投资制度改革,商业银行作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有望获准入市,这无疑将极大地推动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另外,新修改的条例将不再强制要求发行企业提供银行担保,担保与否将由发债企业和承销商自行决定。更让人兴奋的则是利率定价和投资制度的突破,企业债券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40%这种“一刀切”的模式,也有望彻底改变,新条例将为逐步形成市场化的利率定价制度提供基础。

  实际上,国外企业债券市场相当发达,特别是中长期项目中,企业债券融资和银行贷款达到了并驾齐驱的地步。相形之下,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可以用“发育不良”来形容。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国才发行了300亿元的企业债券,而同期银行新增贷款数额高达3万亿元,其中有10%为不良贷款。如果说企业债券之所以没有推广起来,是因为到期能否兑付的问题,那么央行专家指出,大家都可以容忍数千亿元的不良贷款,却不能容忍一笔不能到期兑付的债券,这种观念需要更新。

  从中国融资结构的发展历程看,上世纪90年代中期银行的间接融资显然占据了主导地位,随后

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金融结构调整相当活跃的重要力量。现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需要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对企业债券市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即使是对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持批评态度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坎特伯雷也承认,债券市场已经成为“比总统更能影响每个人生活”的现实存在。从金融市场结构的发展看,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实际上同时关系到
资本市场
与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均衡发展。国际经验表明,缺乏一个完善的企业债券市场,不仅会直接制约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及其运行的效率。

  现在,从本质上看,与企业债券存在着天然联系的企业短期融资券的成功运作,也已为企业债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因此,对于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的企业直接融资不发达问题,必会迎刃而解;而直接融资比例的扩大,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当然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维护我国的金融稳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