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再造攀枝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 13:5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何忠平  攀枝花、成都报道

  9月12日,晚8点。华灯初上,攀枝花市政府三楼,坐在记者面前的孙平神色凝重,他那宽大的办公桌被两叠近50厘米高的文件材料占了个严严实实。市政府楼下的广场上有不少居民在锻炼身体,录音机放出的节奏感十足的音乐不时从窗口飘了上来。

  作为攀枝花市长,孙平凝重地对记者说:“我们不但有远虑,同时也有近忧”。在他看来,目前攀枝花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孙平,48岁,经济学博士,教授。1998年由西南财经大学步入政界,历任成都市计委副主任、主任、市长助理、副市长,2005年2月调任攀枝花市长。

  孙平认为,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攀枝花旧有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输出资源、留下污染,输出财富、留下贫困的被动局面。”如果继续加速粗放地消耗资源,继续采用以卖资源、卖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必将矿竭城衰,积重难返。

  一笔沉重的账

  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113个国家环保重点城市空气污染情况,攀枝花2004年度空气污染指数名列倒数第十。

  省环保局谷声文副局长形容攀枝花的空气环境质量为“每况愈下”——2002年攀枝花空气质量达标率是60%,2003年是50%,2004年是32%。据记者了解,攀枝花市西区的空气污染指数竟然曾超过了仪器监测的上限,而不按规划建设、不按环保产业政策审批项目的现象在攀枝花也十分突出。

  “被列为‘十大污染城市’,‘一石激起千层浪’”,孙平很清楚这可能会对攀枝花的投资环境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产生影响,让他感到悲哀的是,他发现在这十个被纳入同一行列的城市之中,没有一个是发达城市。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攀枝花污染严重的主要因素。

  据市工商联向记者提供的材料显示,2000~2004年,攀枝花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是7.1%、6.8%、6.2%、5.6%、5.5%;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是68.4%、67.7%、68.5%、70.5%、72.5%;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是24.5%、25.5%、25.3%、23.9%、22.0%。

  很明显,攀枝花市现在是第二产业“一枝独秀”,第三产业在徘徊。200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是200.8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1亿元,第二产业完成145.59亿元,第三产业是44.24亿元。

  据估算,攀枝花市矿产资源的现价超过20万亿,相当于中国两年的GDP,但攀枝花一年产出才200亿,大量的财富都通过外运初级资源密集型产品而“流失”了。

  “留下来的是什么呢?攀枝花如果2004年以开采出总计2000万吨矿产产品计算,每吨产品的价格不过1000元,单位产品价值非常低。”孙平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同时透露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据不完全统计,生产2000万吨初级产品,同时要产生5000万吨固体废弃物,800万吨液体废弃物, 950亿立方米气体废弃物等”。

  “这些账不能算,一算就非常沉重。”孙平说。

  “钢城”做旅游?

  第一次参加攀枝花市人代会,孙平就受了不少“刺激”。

  所有的代表团他都跑了一圈,人大代表主要向他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物价高,老百姓收入低;二是污染严重,不适合人居。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孙平认为就必须考虑城市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这也是我的任期考卷,必须回答的”。

  一边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一边承受着需要加快发展的挑战。孙平的解决之道是通过环境容量的控制,真正鼓励走新型工业化的项目,“好的人居环境应当是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同时具有完善的城市功能。如果只是城市功能很完善,就产生了异化。”

  攀枝花号称“钢城”,孙平上任后提出攀枝花如果继续单纯依靠钢铁将没有任何

竞争力,“自从2003年我国钢铁产量突破2亿吨后,攀枝花本土钢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与日俱降’。2004年,攀枝花钢铁产量总计500万吨,全国共产钢约2.73亿吨,攀枝花只占全国的1.83%。仅规模上讲,就无法与宝钢、
鞍钢
的现有规模相抗衡,甚至无法与民营企业相比。人家1年可以搞出800万吨,而攀枝花奋斗了40年也只不过500万吨产量。”

  同时,运力瓶颈也已凸显。目前,攀枝花至成都、昆明主要依赖成昆铁路,成昆铁路的年运输能力为1800万吨,2003年攀枝花的铁路运力需求已经达到1715万吨。

  攀枝花曾计划利用生产钢板的优势引进防盗门生产企业,但由于缺乏相应配件企业,最后不了了之,孙平感到非常痛心和遗憾,在资源富集、人口相对较少、工业基础比较雄厚的前提下,“为什么增值产品都不是我们的呢”?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成为这个产业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孙平表示,“现在不转型,明天就是死路一条。”他的“算盘”是通过旅游业来启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攀枝花,第三产业的比重要超过第二产业还不现实,如果第三产业的比重能超过30%,孙平认为一切就会变得“美好”起来了。

  孙平认为旅游业不但可以解决燃眉之急,还可以为攀枝花寻找到突围之路。“按1万元投资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来算,重化工业是最低的。三产的投入较少,但却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说,三产与工业是互补的。”

  “攀枝花学成都搞IT肯定不行。”孙平理解的科学发展观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攀枝花的第三产业之所以发展不充分,他分析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与工业相比,三产的税收少,收税成本高,管理复杂,政府高层对发展三产的重要性认识和重视不够;客观方面的原因是,虽然攀枝花城乡人口有100多万,但十分分散,加上收入水平较低,造成三产的市场容量较小。

  那攀枝花凭什么做旅游业?

  “资源是攀枝花的立市之本,现在是,未来还是,只是我们要把资源放在更大的视野中来考量”。除了矿产,攀枝花特有的亚热带气候资源和大裂谷的大山文化都是资源,孙平向记者搞起了“现场推销”,“攀枝花的冬天,除了没有海,其他都比三亚好。我上任之时,正是全国冰天雪地之时,而在攀枝花,年轻人穿件薄外套就可以过冬了。就是在七八月,晚上睡觉都不用空调。”

  希望中央关注钒钛产业

  “攀枝花对我而言,是一张白纸。”孙平一再向记者强调,但他图谋做大旅游业的“野心”跃然纸上,“如果一年攀枝花有三百万人次的旅游,像

丽江一样,那是什么概念?我相信我们的农民、我们的市民收入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翻番,甚至于更多。”

  “上下同欲,无往不胜。”这是孙子兵法上的一句话,现在孙平大会小会都要讲。

  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孙平提出拉发展旅游业以完整解决产业结构问题的思路。“攀枝花的转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搬。”孙平告诉记者,“刚开始有很多人不理解攀枝花为什么选择做旅游业,不过现在理解的人多起来了。包括一些给我的上访信,都赞成这个转型思路。”

  在出任市长之前,孙平只去过一次攀枝花,参加在那里召开的全省工作会议。在第一时间得知自己将被调往攀枝花时,孙平还专门上网去搜索有关攀枝花的信息,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就这样,他带着无数个问号赴任了。

  在成都担任副市长时,孙平主管城市建设,“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全面管理过一个城市,所以,每件事情我都感觉很新鲜。攀枝花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这是我们的优势,如果我们认识到,我们就可能获得后发优势,关键是我们能否认识到。”

  2005年8月,攀枝花市经委、市发改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促进攀枝花新型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在“指导目录”上,记者看到主要针对钢铁行业、煤炭及焦化行业、建材行业、电石铁合金行业、钒钛产业、化工行业、其他产业等——进行了专门的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的说明等。

  《指导意见》指出,凡资源开采及初加工的项目,县级投资主管部门不具备核准、备案权限,必须全部上报市级投资主管部门;投资额度在1亿~5亿元的项目,经相关部门认定,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政府配套总投资5%的资金,再补助土地成本的20%~30%等。

  新账不欠,老账要还。

  然而考验孙平的难题还很多——发展三产,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打造、包装宣传等,钱从哪里来,是一个问题。让孙平“耿耿于怀”的是,攀枝花的钒、钛等稀贵金属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钢我不在乎,钒、钛我很在乎。今年市场形势最好时,钒、钛的市场价是50万元/吨,钢铁为5000元/吨,二者之间有近100倍的差价。”

  但是,攀枝花的钒钛产业一直未有大作为。现在,孙平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向中央要政策,希望政府能像上世纪90年代初支持稀土发展一样,关注钒钛的开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