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汤白露
北京报道
“40年前我上大学时也是一名寒门学子,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费问题是我的本质工作;如果我不努力想办法,这是我工作的失职。”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说
。
自8月29日点名批评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执行不力以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引起广泛关注。
由于涉及财政、教育、金融三大系统的分工协作,国家助学贷款的每一步进展都充满了争论。高校与银行究竟谁是风险主体?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进行调整后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贷款的区别在哪里?
针对这些焦点问题,9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全面解析助学贷款的困境与出路。
执行不力的现状忧虑
《21世纪》:国家目前有哪些助学政策体系?国家助学贷款与其他方式有什么不同?
张保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与另外的奖学金、勤工减学(学费)、免除学费、助学贷款等政策一起构成国家助学体系。为什么搞国家助学贷款?主要原因是想扩大资助贫困学生的覆盖面。
事实上,国家助学贷款只要严格执行的话,所有家庭困难的学生,都应该按照规定得到贷款。
《21世纪》:那么,您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到位、达到预期目的了吗?
张保庆:这项政策于1999年开始试点,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到现在6年了。6年来,贷款速度比较慢,共累计贷款123亿元,有154万大学生受益。
令人忧虑的是,目前全国高校本专科学生总计1400万人,其中困难学生占20%,约270万人。这表明,只是一部分贫困学生从中受益。如果每学年能够贷出100亿元,助学贷款政策就算基本上落实了。
《21世纪》:自8月29日以来,教育部联合财政部采取了一些强制性措施,助学贷款情况有没有出现好转?
张保庆:我们采取强制性措施,是为了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取得更大进展,让更多贫困学生得到资助。目前看来确实有了好转,一些被批评的省市已经采取行动,国家助学贷款的“肠梗阻”现象正在得到进一步的疏通。
《21世纪》:在被点名批评的8个执行不力的省、市、自治区里,很多都是西部地区,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张保庆:事实上,去年就沟通过多次了。因为国家助学贷款需要地方财政贴息,所以当时大部分西部地区省份都没有行动。去年,我们还专门去西部12个省区进行过调查。 西部地区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我认为,西部省份还是能拿出几千万元开展助学贷款的,而且中央财政有专门的财政转移支付;此外财政部也商量好了,西部地区只要开展起来,有困难的地方将来财政部还要给予补贴。所以,这是不能谅解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我认为,根本原因是当地政府部门不重视。同样是在西部贫困地区,为什么有的省、市、自治区工作开展得不错呢?关键在于态度问题,而不是经济困难问题。
《21世纪》:对于西部地区的助学贷款工作,教育部下一步将如何进行督促?
张保庆:年底前教育部将与财政部组成联合调查组,一个省一个省去商量,到底有多大困难;如果真有克服不了的地方,教育部与财政部将进行协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建立风险补偿基金
《21世纪》:除了政府的推动,更为重要的是银行要有积极性,现在的情况是“高校热,银行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张保庆:国家助学贷款其实是一项特殊的贷款,无论是高校还是银行,都要带着感情办好这件事,这是前提。
国家助学贷款不同于一般商业贷款,一般商业贷款完全是商业行为,由商业银行掌握主动权,愿意贷就贷,不愿意贷就不贷。而国家助学贷款是政府倡导、由高校与银行共同完成的一种信用贷款行为。银行中标后,不是想贷就贷,而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按照信誉完成贷款。
《21世纪》:你提到银行中标,这其中还有一个招标的过程么?
张保庆:按照调整后的操作机制,是采取招标制,比如一个省所有的高校做一个标,愿者上钩,哪个银行愿意就来投标。中标之后,银行要与省财政部门签订协议,此外,学校与银行还要再签订一个协议。完成上述协议之后,再开始发放贷款。
由于银行是按照招标的形式来中标,因而助学贷款工作不是强派的,所以中标后必须按照标书的要求,按照签订的协议执行贷款工作。银行方面担心造成呆账、坏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签定协议的银行不履行职责,教育部会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共同想办法,采取惩罚措施。
《21世纪》:但现在的商业银行毕竟是一个市场主体,它必须按照市场规则来运行。在助学贷款中,银行面对的风险如何承担?
张保庆:政府和高校已经拿出资金共同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主要目的是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实际上也是给商业银行的一种补贴。风险基金是财政和高校各承担50%,部属院校是中央财政承担50%,地方院校是地方财政承担50%。
由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各要出50%,他们也会对学校助学贷款的风险率格外重视,而且要帮助银行来减低风险,这样的话也会减少自己的补偿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加大了财政的责任和学校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