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报总编辑副总编谈财经媒体发展聊天实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 16:16 新浪财经 | |||||||||
9月27日下午15:00-16:00,《财富时报》总编辑杨博,副总编韩福恒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网友畅谈中国财经媒体的办报理念。图为《财富时报》总编辑杨博。(来源:新浪财经
9月27日下午15:00-16:00,《财富时报》总编辑杨博,副总编韩福恒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网友畅谈中国财经媒体的办报理念。图为《财富时报》副总编韩福恒。(来源:新浪财经) 9月27日下午15:00-16:00,《财富时报》总编辑杨博,副总编韩福恒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网友畅谈中国财经媒体的办报理念。 精彩观点:
杨博:中国社会现在目前是刚刚进入这个市场经济的状态,可以说社会的人群变化,现在是非常快,尤其是经济对人群引起的变化更深入更长远一些,比如说这个人群三五年以后会有一个变化,我们的静态的定位,今天看到的人群三五年以后就不存在了,从这样的角度说,我们是跟着读者需求特征的变化随时调整我们的定位。 韩福恒:我觉得文娱和经济并不是对立的,财经的东西也并不是高深的东西。怎么样把财经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我们就强调它的可读性,让财经平民化,刚才也谈到说,现在财经没有市场,不是说没有市场,而是我们发现市场不够。 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到了《财富时报》执行总编辑杨博与《财富时报》副总编韩福恒做客新浪,与网友探讨中国财经媒体的办报理念,先请杨总和韩总做一下自我介绍。 杨博: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财富时报》的执行总编辑杨博,《财富时报》改版以后,对市场的反映也是比较激烈的,今天在新浪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进行交流,希望大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韩福恒: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财富时报》的副总编韩福恒。 主持人:《财富时报》是一份商业报纸,最近它的变化也比较大,先请两位谈一下它的定位现在与第一财经日报,或者是21世纪,或者是经济观察报有什么区别,内容、形式上有什么特色呢? 杨博:《财富时报》目前的状态跟现在市场化走的比较靠前的报纸,应该说区别是很大的,我们从理念上总结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大家都在强调市场细分,我们是采取模糊市场细分的这样的一个态度,其次就是读者定位,目前大家讲针对性或者是静态的读者定位,我们是动态的,从表达方式上大多数追求专业化的表达方式,我们追求是平民化的,或者叫文学化的表达方式,从这三个方面,对现有的财经媒体就算是一种背叛行为。 主持人:我们有网友问,《财富时报》专题策划做得不错,但是评论性文章不是太多,我们专题策划和评论的侧重是什么样的? 杨博:我们是这样的,《财富时报》首先是希望我们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的真实性,提供的事件的真相,我们不太主张把过多的记者的思想注入到我们的新闻采编当中。所以从总体来说,我们会更加要求记者能够采集更多的信息。然后尽量要约束他们基于自己思想的评论。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一个对于读者动态的定位,您能详细给我们的网友解释一下吗? 杨博:中国社会现在目前是刚刚进入这个市场经济的状态,可以说社会的人群变化,现在是非常快,尤其是经济对人群引起的变化更深入更长远一些,比如说这个人群三五年以后会有一个变化,我们的静态的定位,今天看到的人群三五年以后就不存在了,从这样的角度说,我们是跟着读者需求特征的变化随时调整我们的定位。 主持人:以前当每日经济新闻刚创刊的时候,当时21世纪经济报的发行人,说现在中国不具有财经日报存活的条件,因为现在的整个广告已经饱和了,已经养不活一个日报了,它的广告量是非常小的,您怎么看待如今的财经日报的存活条件,以及它的市场? 杨博:首先我们说21世纪这个同志的观点,我认为他是比较片面的,现在不是财经媒体的广告市场上饱和的,首先我认为财经媒体的问题是财经媒体自己的商业价值没有被挖掘出来,一个简单的现象是现在我们的财经报纸,目前还没有一份单期发行量超过50万的报纸,50万以下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财经信息十分旺盛的状态下,我认为作为财经报纸的商业价值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所以市场不是饱和,而是这个市场还有待开发。 主持人:相对于其他媒体而言,我们在自己的内容上有什么新的特色,据我所知,《财富时报》在杨总去了以后,也对它的内容做了很大的变革,使它产生了一些新的风格? 杨博:从内容上来说,我们首先说时政新闻,已经进入了《财富时报》常规的框架,这也不是一个新的东西。我们认为做一份财富类的报纸,我们首先要对财富做一个简单的定义,财富到底是一个经济概念,还是一个生活概念,那么我们主张财富是一个生活化的概念,生活就是可能跟人类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都进入我们的报道范围,当然作为对财富的报道毕竟有一定的特殊性,从我们来说,我们在满足我们的核心定制叫成就财富梦想这样的基本的基础上,我们首先给大众提供有用的和实用的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希望我们给大家提供的就是生活方面更全面的东西,包括对于生活的信心,对于生活的理念这样的东西。也希望我们的读者能够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这个生存环境就和时政行为有关系。从表面上来看,我们最大的变化,内容的结构上是把时政新闻纳入常规采编的框架。 主持人:对于时政新闻的关注,我们有没有考虑到对公司新闻的侧重,因为媒体对公司的新闻影响是公司比较关注的,而它宏观的内容往往关注的微观性个体对它关注不会太多。 杨博:从结构上来说,目前时政新闻和产经新闻是没有冲突的,我们专门有一个部分是产经新闻,关门关注公司市场这类的内容。 韩福恒:还有一个财经新闻就是上市公司的新闻。 主持人:我们怎样保证比其他的媒体更有力的采取自己的信息源呢? 杨博:从信息源的角度来讲,大体报纸上来源都是差不多的,大部分还是在信息处理上,我想信息对每一个媒体来说都是这么多来源,都是这么多出口,现在的核心问题,我们将什么传达给读者,问题的本质在这儿,从这个角度来说,对读者需求的理解,可能比信息源更重要一些。 杨博:我们把实用性和功能性的新闻传达给读者,希望信息对读者有用,作为经济类的媒体来说,我们不希望把经济信息当做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或者说经济学的知识传达给大家,我们是把财富当做一种生活传达给大家。 网友:《财富时报》对于记者的要求是怎样的? 杨博:首先要求我们的记者要懂社会,其次再懂财经。 主持人:贵报的记者现在是以前有过从业经验的多,没有过的多呢? 杨博:肯定是有过从业经验得多。 韩福恒:我们的记者要有两年以上的从业经验。 主持人:编辑这一块的构成呢? 杨博:讲到人员构成,我全面地来讲一下。首先我们说现在要做好一份财经类的报纸,从传统的角度来说,首先是经济学的专业知识,我们很反对这个说法,毕竟经济类的报纸是报纸,而不是经济学的载体,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从高层间的组合上,首先是要求高层人员对社会的综合认识能力,我们会把经济学的基础放在第二位,应该是把哲学和社会学的认识能力放在第一位。 然后从我们的中层,从编辑这样一个层面来说,我们是主张专业化,就是说他对财经媒体的从业经历会比较长,比较了解财经信息的真伪,能够鉴别这个信息的真假,从这样的角度来说,我们的中层是强调经济学的专业,我们的高层是强调哲学与社会学的能力。 网友:我是《财富时报》的读者,我读过几期《财富时报》,感觉跟传统的财经媒体不是相同,其中娱乐成分很浓,这样的定位会不会偏离财经媒体的主流阅读人群? 杨博:首先我们要面对一个基本的现实就是传统财经媒体的阅读人群到底是不是财经媒体就是唯一的或者是永远都会服务的这样一个主要的人群。那么传统的财经媒体,我们应该是这样说,市场化的财经媒体,包括21世纪,中国经济报等等这些做的很好的媒体,他的读者人群我们都称之为精英人群,或者是高端人群有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样的概念本身划分就是非常有问题。 现在比如说精英人群,有钱的,很有钱的算不算精英人群,其实不算,有钱的人可能没有思想。没有钱的算不算,他们没有钱就不是财经媒体关注的对象,有思想的那一群,大学的教授,博士、硕士这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应该说通常被称之为精英人群,同样不是财经媒体关注的对象,从这样来讲,精英人群的划分本身是有问题的。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生活在经济生活一线的人有多少人具有经济学的背景,大部分是没有的。读经济学的本科可以算是相对专业的经济人群,大量的做企业很成功的人,90%以上是没有经济学背景的。如果我们背离了传统财经媒体的服务对象,这个一点没有什么可怕的。 韩福恒:我觉得刚才说的娱乐和财经,我觉得是可以统一的,就像前一段时间,超女,湖南卫视办的,不就是一个文娱的东西,经过湖南卫视策划这个活动,然后蒙牛销售据说是上涨了4倍,湖南卫视就短信收入就几百万,广告收入也很可观,所以我觉得文娱和经济并不是对立的,财经的东西也并不是高深的东西。怎么样把财经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我们就强调它的可读性,让财经平民化,刚才也谈到说,现在财经没有市场,不是说没有市场,而是我们发现市场不够。 从中国现在的经济这20年来发展突飞猛进,我们面临很大的发展机遇,如果说财经媒体的竞争激烈,如果竞争再激烈也没有美国和英国激烈,像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和英国的金融时报生存的依然很好,所以我们就应该抓住我们市场,应该说我们开拓市场不够,不能说我们没有市场。 杨博: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突出了娱乐的成分,其实有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是严肃的,有一部分人觉得我们这个东西不太严肃,是不是大家看不懂的东西就是严肃的东西,读起来很困难的东西就是严肃的问题,我认为这都是有问题的。信息的真实性传达过去就可以了,娱乐的成分,比方说我们可能使用了文学的语言来表达财经的信息,我想从传播的角度来说,最核心的人物把信息传递过去让读者能够接受,这是传播的本质。 主持人:您提到了财经的媒体用文学的方式表达。 网友:我对财经媒体文娱化很感兴趣,想知道怎样做? 杨博:不管是财经还是其他的首先要有人才有新闻,我们给所有的采编注入人的因素,或者说发现人的因素,有故事,有细节,有人物,我想这样的东西就是文学化的东西。而不仅仅是逻辑。 主持人:用一种故事来表达。 杨博:有细节的,有人物的这样来表达,尽量让我们的文字变得更美一点,不要搞那种主谓宾,定状补乱放,现在的专业人士老这么做,老百姓看不懂。 韩福恒:我们提倡专业性但是可读性又强。 主持人:想问一下杨总,您认为目前中国有成功的财经报纸吗?成功的财经报纸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呢? 杨博:严格来说,中国市场没有特别成功的财经类报纸,特别简单的一个道理,这么大的市场,没有一份财经类的报纸单期发行量突破了50万份,从人均阅报率来算,财经所有的媒体、报人应该感到很羞愧的,这个时代我们对财经报纸要求非常多,人人都想获得财富,人人都想改变命运,从发行量来说我们没有突破50万的瓶颈,总体说来说不能算是成功的。从广告上来说,没有单版价格突破30万,我说完全的成功是没有的,即便说成功也是局部的成功,20万份发行量左右的财经报纸,尤其在中国的社会我想非常的脆弱。100万和20万的商业价值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有这样一个市场的基础,但是我想大家都做得不够。 一份优秀的财经报纸,现在在中国市场是挺有意思的,一份优秀的财经报纸应该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21世纪,中国经济报,经济观察报和精品购物指南,类似于像三联生活周刊这样的报纸,他们的中和,这样的东西其实就是华尔街日报,中国需要这样的东西,我们把华尔街日报分割开来了,而且界限非常的清晰。 主持人:一般说来网友对财经新闻的关注不如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您怎么看? 杨博:我们对财经新闻的界定,从华尔街日报来说,一切报道都是经济报道,经济报道就是一切报道,已经强调这个,华尔街日报作为财经媒体,他已经把自己的报道范围扩大到跟人谋生相关的各个领域,是这样的一个状态,问题是我们做的是什么财经新闻,就是劳动人民都看不懂的财经新闻,他们当然不会看。如果我们说是专家在办报,就是伪专家在办报,如果是经营在办报我认为就是伪经营在办报,我们自己把财经没有变化一种信息来沟通,而是当做一种学问来做摆设,这也是很客观的情况。 虽然说从娱乐的角度来说,大家关注娱乐新闻的理由是很简单的,因为有一定的娱乐性,问题是我们对财富尤其是对财经类信息的关注应该有更多的实用性和功利性,问题是现在的读者从哪里去找到所需要和看得懂的财经新闻呢?基本上是没有。基于这种现状,我想大家看到财经新闻都望而却步。 网友:贵报对金融板块有什么做法或者说想法? 韩福恒:金融板块是财经报纸的核心,按传统财经来分,一个是金融、产经。金融新闻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们一共有四个板,关于金融、上市公司、银行都是我们重点关注对象,大家可以看我们的报纸,我们每周四出版,我们的网址是WWW.21FT.COM,可以看我们的网络板,我们的发行全国发行,在各个报摊,尤其是北京各个报摊都能看到,如果大家现在买不到报纸可以上我们的网站上浏览,看看我们对金融的阐释。 网友:大多数报纸都有一个假象敌,比如21把经观,或者说第一财经日报和每日经济新闻,我们《财富时报》的假象敌是谁? 杨博:首先我觉得现在在中国市场财经报纸我们没有假象敌人,如果我们假设把目前这种发行量在20万左右徘徊的报纸当成我们的假象敌人,对我们团队的战斗力是有影响的。今后中国有一份发行量突破50万的报纸,既是我们假象又是真实的敌人,现在目前我们的假象敌人应该是我们自己。 网友:现在报纸竞争很激烈,您能预测中国市场上最后剩下什么媒体,比如说第一财经日报和每日经济新闻刚出来的时候,有人说这两份报纸只能活一家,您能预测一下吗? 杨博:首先说中国财经媒体竞争非常激烈,这种说法是非常大的错误,无论从读者市场,人均阅报率也非常低,从市场上来说我们占有的非常低,从广告价格商业非常低,如果说竞争激烈是很表面也浮浅的看法,这个市场完全没有饱和的状态,还是处于开发期,现在就是说中国市场到底会留下一份或者说一种什么样的财经报纸,就是能够跟这个时代一起成长的主流财经报纸,现在目前在市场化的报纸,我们都是经营在办报,一个核心的特征就是将财经报纸边缘化,你读者人群很少,就不可能叫主流媒体,一个主流媒体首先要有最够的数量,其次有足够的成长性,中国未来最优秀的财经媒体首先是发行量在100万份以上的财经报纸。 主持人:现在市场上新出的一些财经类日报,经营了一年以后,盈利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改变,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 杨博:我想是这样,现在目前从经营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广告商还是广告组都是非常精明的,对一份商业报纸有自己的考察标准,用一年的时间希望一份财经报纸出现突飞猛进这是不现实的。 第二个我们大部分讲运作,这个运作里面,不能存在自欺欺人的现象,有读者才有商业价值,你的读者市场做不起来,肯定经营上就不可能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从投资者来说不可能有侥幸的心理,你说我四两拨千斤那是不可能的,这违反了报纸的规律。 网友:我是一个民营企业,这份报纸对我有什么帮助? 杨博:我想我们的报纸,首先我们的功能要成就财富和梦想,对经营家来说可以提供微观的信息也可以提供经营的技巧,他如果日常能够阅读的话,不管是获取信息还是提高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还是发现新的思想和方法我想都会有好处。 网友:在财经领域,好象往往有真假难辩的事情发生,一些经济信息,是不是记者要具备一个分辨真伪的能力呢? 杨博:作为记者来说,他有这个责任去分辨真假的能力,当然记者要面对一个客观的现实,记者不是执法人员,他缺乏很多的权利,从我们来说,我们要求记者要尽量的去辨别真伪。但是绝对的做到辨别真伪,对于记者来说是也难度的。当然从我们来说希望把看到的真实的东西传递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判断,我们主张是这样。 网友:平面媒体广告收入在下滑,这对报纸的经营会有影响,尤其是财经媒体,您认为该如何消除这个影响,使报纸的经营收入不降反升呢? 杨博:在中国市场,谈到财经,其他媒体的出现会影响财经媒体的商业价值,我想还没有到那个时候,因为财经报纸基本的商业价值还没有被开发出来,我们尤其做财经媒体的这样一个运营者,或者是管理者,第一个要考虑我们这个时代到底需要一份什么样的财经报纸,首先办出一份相应的报纸来,不是这个时代不再需要商业报纸了,而是我们今天的市场没有一份优秀的商业报纸。就像我们说文学、诗歌这个时代不需要,我的观点正好相反,这个时代非常需要,但是这个时代有没有真正的文学家和真正的诗人。 主持人:平面媒体的广告收入下滑,导致了一个直线的影响就是记者收入的下降,因为我知道,今年好象有两家媒体记者收入下降三分之一,这种现象,我们在《财富时报》我们记者的待遇怎么样呢? 杨博:从总体上我们待遇是中等偏上,现在对于国内财经记者的收入偏高这个现象我认为也不是特别正常,因为我们很多的记者也都养成了一种所谓激进意识,弄一分报纸出来,在全国的发行量不过20万左右就觉得是名牌,是大腕,低于1500的工资就干不了了,这样的记者本身也是有问题的。我们记者的收入要跟我们自己创造的财经媒体的价值是成正比的,华尔街日报全球的影响力那么大,他收入高很正常,我们这些记者,我们创造了价值,然后再来谈待遇,这个会更好一点。 网友:全国除了极少数媒体之外,其他的纸媒几乎都在烧钱,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杨博:这个说法我想至少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到底有多少财经媒体在烧钱,烧钱这个概念就是大把的钱往里扔,财经媒体是缺钱,整个财经媒体是市场投入不够,所以烧钱这个概念本身就有问题,烧钱可能有另外一个概念,哪怕是100万是乱花,那又是烧是胡烧,大部分的人要么懂财经不懂报纸,或者是懂报纸不懂财经,或者是懂报纸懂财经但是不懂社会,无论是哪一样缺少了,这样的情况下你做的任何情况都是费钱,不叫烧钱,烧钱应该是有状态的。 韩福恒:比起都市报的投入来看,财经类报纸根本不像烧钱的,都市报的投入都是几千万上亿,他们的门槛相当高,他们才是烧钱。财经报纸是比较理性的。 杨博:整个中国的传媒业资金投入是严重不足。 网友:您作为财经类媒体,您看重的是信息资讯,还是理想、理念? 杨博:如果一点要说看重什么,我想两个东西都看重,但是我想是信息先行,我的理想或者说理念都是在信息传输的过程当中来实现的,行而上的所谓理想和理念通过报纸来传播是不合适的。 网友:请教一下,财经媒体的定位问题,大多数的财经日报确实没有都市报它们更加为大众所接受,那么对于财经媒体怎么改变? 杨博:我想这里面有一个其实可能是应该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现在是这样,我们所有的财经报纸人都在讲一个词叫定位,大家对这个定位已经说了很多年了,但是我们在忽略两个起码的事实,第一个起码的事实就是我们生活在经济一线大部分的人群他们是不具备起码的经济学的基础,这是一个现状。另外一个现状就是经济人群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人群,非常复杂,从年龄上来说,从60岁到18岁,从知识结构上来说,从博士、硕士、教授、专家一直到斗大字不识的人,他们无论从阶层、收入和年龄上都是跨度非常大,人群非常复杂的。传统的任何一种定位都没有办法尽量服务大多数,现在首先是你到底服务多大的人群。 举个例子说,北京晚报服务北京整个市民,北京有1千万人口服务就更。我们服务四有人群,有钱有这个有那个,到最后结果我们服务很小的一部分,本身定位就服务很小的一部分,当然大众不接受它,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读者群体,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看待,应该是寻找哲学和方法论,在结构非常复杂的群体里面找出他们的共性。 网友:一个媒体能够有持续的生命力必须能够创造价值,您怎么看待报纸创造价值? 杨博:当然每个报纸如果没有价值,生存的可能性不大,从《财富时报》来说,我们首先来说,我们就是为大家成就财富梦想诞生的这样一个东西,如果对这一点它的功能性我们做不到,它的生命力也会受到挑战。 主持人:《财富时报》从山东搬到北京,那么我想问一下,经济类报纸总部大多设在北京和广州,上海和其他大城市为什么成不了财经类报纸的中心呢?请杨总解释一下? 杨博:其实是这样,其他的一般的省会城市要办一份财经报纸,肯定是有局限的,因为财经的新闻是跨区域性的,无论是什么股市,市场环境的整体变化,都是全局性的,不可能这个对山东有影响,对北京就没有影响。财经报纸的地方新闻是没有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财经报纸肯定要选择信息中心,至于上海为什么不能办这个报纸,当然从上海本身传媒的发展来说,上海本来要落后一点,上海从观点上要保守一点,不利于前一个阶段,财经媒体这样一种开放思维的发展。但是今后未来上海是不是就不能办财经报纸呢?不一定,也许最优秀的财经媒体今后会在上海。 网友:媒体市场化以后,可能被市场牵着走,利益和公正之间是否可以平衡,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杨博:我想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一份优秀的报纸,首先是一份挣钱的报纸,如果它不能挣钱就说明他没有读者,没有读者的报纸肯定不是好报纸,如果一份报纸可以持久的挣钱,肯定是持久的拥有读者,就能保证持久的公正。 网友:请问您对于当前报道的经济热点问题是否能做到不受企业方面的压力或者与其他一些因素,比较公正的? 杨博:我们作为在中国市场上成长起来的传媒人,对公这个词是这样的,足够公正,绝对的公正我们是做不到的,但是受企业的压力,我想我们通常是没有的,我们不会说因为企业拿着20万块钱,于是我们就放弃了这个不会。当然从大的环境,文化、政治、经济角度来讲,我们肯定会考虑整个新闻管理的角度,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保证足够的公正。 网友:您怎么看待,中国当下财经媒体的公正性,他们报道的公正性呢? 杨博:从财经媒体整体的状况来看,我想我们的公正性是欠缺的。这个欠缺不是说某篇文章说的东西,说得不对,或者说说得是假的,我说是从整体上来看,我们要做新闻,财经新闻在我们国家肯定是政治、经济新闻,政治也是经济,真正影响到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种种因素是很多的,最真实的因素可能是财经报纸的这些记者是无法去挖掘和观察得到,或者是挖掘或者是观察到了也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描述的状态,作为一个新闻从客观上本质上来讲,我们是不够客观的。但是这个客观性或许是有新闻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后我们才能实现。 网友:一个报社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否介绍一下你们报社的团队? 杨博:刚才我简单已经提到了,首先我们对高层人员的要求,我们是要求以哲学和社会学的基础,对社会有综合的认识能力,我们主管采编的常务副总编1990年从北大历史系毕业,然后在财经电视台当了8年的财经记者,为什么选择他来负责采编,首先他有人文思想,有北大的底蕴,另外他在电视台有人文关怀的能力,我们的副总编韩老师,主管记者、采编的,也是北大信息学系毕业的。然后有民商法的研究生,是京华时报的财经主任编辑,这样的一些同志选择他们来做我们的主编,就是考虑他们除了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社会认识能力,从我们几个人,当然我自己最出众是从购物导报来的,第一次市场化我进入了,北京市的广告公司有60%的董事长都是和我们一起成长起来的,我们在经营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都非常惊清楚,我们都不是传媒精英,我们对报纸的要求,传媒精英做不了,目前的《财富时报》首先反对这种做法,对我们来说,我们在这个高层组合上面,有自己一个相对独特的东西,高层组合我们把财经能力放在第二位,这样的一个情况。 我们同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在所设立的领域比较广,每个人大概有200多万字的著作在发表,我们对整个社会人群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是首先要求我们懂这个时代,是这样一个团队,当我们的中层更多的是讲新闻采编的一个背景,我们的记者也比较讲这个背景,从总体上来说,这个团队被大家认为是非精英团队,但是我刚才强调我们的精英都在干什么,我们的精英在干的是没有一份报纸真实发行量突破30万,这是我们精英干的,他们干的事情大家都看不明白。我们精英是在服务极少数一部分人,我们这个团队就是让财经媒体主流化,主流化的概念就是我们要发现更广大的读者人群它的市场需求,要寻找满足他们更多需求的手段,然后我们让财经媒体主流化,首先从发行量我们要突破50万,这对中国财经报纸来说是一个瓶颈,我希望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 网友:您对于现在社会上很多数据的不真实性,贵报怎么评估?比如说发行量或者是其他的数据都不太真实。 杨博:在这一点上,在报纸经营过程中,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自欺欺人,一份报纸,我本身发行20万,我非得说它是40万,最终是欺骗了自己。从广告客户这个角度来说,你能够欺骗一次,不能欺骗两次,那么现在只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内和对外没有区别,从我们来说,没有读者,这个报纸就没有生存下去的意义。 韩福恒:因为中国为什么发行量是个迷呢,在国外有一个报刊发行管理局,中国这一块还比较欠缺,这跟外力的约束力不够也有关系。 网友:我觉得媒体的风格是次要的,请问《财富时报》在商界中在社会中作为媒体都承载了什么? 杨博:我想其实我们通常会让媒体去承载很多的东西,比如说我们有一些媒体就说我们是要承担知识分子的责任,我们要表达知识分子的立场,类似这样的一些东西。我想对《财富时报》来说,我想我们首先是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人群,他们的财富梦想服务,我们希望为他们的财富社会提供帮助,通过服务主流人群的成长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助力,不能说是动力,这个理想和理念肯定是有的。 网友:您认为当今的媒体能不能充分的做到信息公开呢?比如说现在好多博客的内容都在揭露媒体的黑暗面您怎么看? 杨博:我想黑暗面对今天这个社会,用在媒体上是有点过分了,媒体的黑暗面其实不是很多,媒体能够藏得住多少黑暗,发行量不能算是黑暗面,然后其他的东西,媒体本身没有黑暗面,媒体天天是观察黑暗面,应该是这样说。 主持人:我听有人说过,《财富时报》的操作方式是职业经理人负责制,您认为媒体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您认为您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媒体职业经理人吗? 杨博:我想所谓职业经理人,尤其是媒体职业经理人这种说法本身是因为我们从政治学办报那个时候开始提的这样一个概念,现在我们国家从传媒的产权上来说都是属于国家的,从人群上来说都是从各个报社出来的,当时都是政治家办报,现在在市场环境要求媒体的管理者,既要懂市场,又要懂采编,又要懂政治,又要懂资本,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优秀的传媒职业经理人我想最核心还是先要懂社会,懂这个时代才能作一份在这个时代受大家欢迎的东西,懂市场要有盈利模式,有盈利能力,要有亲和力,有管理能力能够团结人才。 懂传播,把什么东西传播出去产生价值,有资本运作的能力,充分利用资本的力量,当然还有一些政府协调能力,还有一些政治的敏感性这都是必然要有的。现在我有这样一个基本的观点,现在的传媒精英就是文章写得好名记,编辑编的好的名编都是技术人员,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传媒职业经理人不一定是名编或者是名记应该是综合的东西。 从现在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尤其是中国传媒的媒体状况,我们目前是这样定义的,中国传媒市场化前进一小步,中国传媒利润就会提高一大步,中国的传媒变成传媒就可以,整体还很低,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网友:现在很多人说,媒体过于浮躁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杨博:首先这个问题不是媒体在浮躁,包括媒体生存的环境,整个这个世界都很浮躁,现在是媒体浮躁是通过什么浮躁的,是通过信息来浮躁的,信息是哪里产生的,是社会产生的,是社会的浮躁才造成了它的浮躁,原来的真理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传播,现在是通过什么来传播,媒体始终只是一个传播的总体,至于信息本身,我的记者在浮躁,那么我的社会环境在浮躁,我的信息来源在浮躁,媒体必然是浮躁的,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只能造就浮躁的媒体。 网友:《财富时报》发行量什么时候能做到50量,发行地以哪些城市为主? 杨博:目前的发行网点已经遍布了全国所有的大中城市,我想从10月份开始,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在楼底下买到《财富时报》了。应该是这个状态。我们目前是有这样的基本规划,当然还在努力,我们想用三年的时间把发行量做到50万,这是一个大家听起来比较艰巨的任务,但是我想现在就是被传媒精英们,提出很多意见和看法的《财富时报》,我想正是因为大家对它有看法,所以它才有可能突破50万的发行瓶颈。 网友:你们正在登一个创业类小说,叫西游记续编,我们一般的财经报纸都是追求一种真实性,我们为什么登这个创业类的小说呢? 杨博:我想是这样,尤其对中国来说,是非常特殊的时代,是创业的时代,每个人通过创业都可以改变他的命运,创业这个概念跟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一样,贫穷不再世袭,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发生跟自己的祖辈有很大的变化,从这个角度看,不能站在任何一个角度看,应该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这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提出一个创业模式。 主持人:对于一份报纸来说,以新闻类为主的报纸来说,刊登小说咱们是第一家? 杨博:也不是第一家,国外的媒体像华尔街日报也有这个东西,我们希望把这个时代,创业人们的酸甜苦辣集中在一起,他们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集中在一起,希望能够起到共勉的作用。我们过去的时代,从文学上会找到一些跟这个时代靠的很近的形象,我们这个时代创业者的形象跟大家很贴近,当然这个小说写的不是很好,我们希望有更好的小说能够把这个时代创业者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心血,他们的未来全部在这个小说中体现出来,跟整个这个时代起到共勉的作用。 韩福恒:我们的理念就是创造梦想,小说这只是一种表达方式,都是在传达我们《财富时报》的理念。 网友:经营一份报纸与经营一家企业有什么共性? 杨博:共性都是利益最大化,节约成本,开源节流,多挣钱,从经营上来说就是这样,从人员管理上来说,有效率的问题,也有激励的问题,也有人员潜能开发的问题,共性是比较简单的。 主持人:特性呢? 杨博:那就不一样了。首先说做一份报纸,它应该说是介于产业和文化之间这样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首先从生产环境上来说,我们记者生产的是文章,记者一般来说,你让他写好文章,要有独立的思想,肯定就有个性,有个性就跟具体事相冲突,记者的管理就比普通工人的管理,或者说普通职员的管理有特殊性,任何的不管是政治经济的都对报纸的影响非常大,在这一点上肯定有区别。 主持人:杨总也是到《财富时报》时间不久。 网友:请问杨总,《财富时报》如何能完成首次改革,对于年轻化团队怎么去管理? 杨博:我想首先就是从《财富时报》来说,这个变革,财富的过去跟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从采编上来说,过去的《财富时报》没有留下任何的读者积累,没有留下任何的人才积累和市场积累,我们是从零开始,跟过去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从现在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是给《财富时报》完成一次变革,而是给中国的财经报纸完成一次变革,应该是这个状态。 从理念上来说,我们刚才说了,我们已经从三个方面背叛了现在财经媒体的应该叫采编体系,尤其是财经报纸,读者细分,我们大胆旗帜鲜明要放弃静态的读者定位,也是放弃,专业的表达方式,我们要旗帜鲜明的放弃,这都是我们所做的努力,我们不是给一个小群体做的报纸,我们是给这个时代做的一份主流的报纸,我们这个时代主流的人群就是财富人群,阅读我们报纸的这样的一个人群,他的数量是应该是广大,范围也应该是更广大一些。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从我们的基础上就是开始跟其他的媒体有很大的区别。至于管理就是一个新的团队如何管理这样的问题,我想可能每个集体的方式都不太一样,从我们来说,纪律很严明,思想很放松,每个记者的胆子都比我们大,每个编辑的胆子都比我们大,我们不希望自己的编辑和记者不敢说话,做他人不敢做,写他人不敢写,说他人不敢说,我们希望是这个东西,我们都在讲一个东西,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东西是真实,最可怕的也是真实,我们希望从采编上首先做到真实。 网友:在以后的发展中贵报会根据不同的地域实行不懂的营销方式吗?还是会按照总体执行? 杨博:应该是总体的方式。 主持人:您认为对于一个报社来说,采编人才和经营人才谁更重要,两者完全独立开来吗? 杨博:我们是经营和采编是完全分开的,在这一点上,不主张记者去拉广告,这是肯定的,至于谁重要,都重要。是同样的重要。 韩福恒:我觉得应该是一个报社的两部分,两轮驱动,我觉得这个更好,如果任何一方面偏颇发展都是不正常的。 主持人:《财富时报》的名字就是《财富时报》,那么您怎么看待财富,财富两个字应该如何诠释呢? 杨博:我想对于财富这个概念,其实由于我们这个时代就是一个财富的时代,这个概念既不完全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也不完全是一个生活的概念,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想很多人都可能从不同的方面来回答,首先有几个点作为一个报人,尤其是追求像《财富时报》这样一个价值和理念的这样一个团队。我们对财富有这样几个要点的一个想法。 第一个首先说经济的年代是反对贫穷的,我们是主张大家要去追求财富,这是旗帜鲜明的,其次快乐是追求财富的最高原则,如果财富不能给生活带来快乐,这样的财富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这样认为。那么《财富时报》进步的意义,首先是在于贫穷不再世袭,人人都会通过追求财富来改变命运,财富只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追求财富的过程,我们对大家有一个基本的劝告,千万不要有了钱没有了自己。因为现在我们这个社会的富翁都是有了钱自己都找不着自己了,大部分是这样。 韩福恒:像古人说的,富贵不能淫。 网友:21世纪是品牌化的年代,我们传媒也需要品牌化,《财富时报》怎样完成自己的品牌化呢? 杨博:对报纸,尤其是对于《财富时报》来说,我们的品牌其实只有一个核心就是我们的读者,我们的读者稳定在50万以上,那个时候,我想我们的品牌就自然会形成。任何其他东西都是自欺欺人的,所以我们的积累就是50万读者的积累,然后变成100万读者的积累,然后延续下去,这就是我们品牌积累的全过程。 主持人:今天的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杨总以及韩总抽出时间用非常专业的观点来帮助我们分析整个传媒业的财经媒体的现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