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自由贸易渐行渐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 11:39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郭威

  在贸易保护主义的阻击下,中美纺织品前四轮磋商无果而终。

  这再一次印证了欧美奉行自由贸易的双重标准。

  “‘真正’意义的自由贸易从来不存在,也永远不会出现。在国际社会上,谁实力强,谁就可以享受较多的自由”,商务部研究员梅育新博士认为。

  强势的欧美一边竭力让自己尽可能多地享受自由贸易带来的利润,一边唯恐中国从中分一杯羹。

  美国青睐贸易保护

  近年来,对全球一向推行自由贸易的美国在国内却频频举起保护主义的大棒。

  “为了在国外推行自由贸易,美国就必须在国内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华尔街日报》曾经尖锐的指出:“我们必须以毁坏自由贸易来挽救自由贸易,或者挽救别的什么东西。”

  挽救什么?

  君不见发展中国家大量低廉而不逊色的劳动力,正在给发达国家制造越来越大贸易逆差,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制造业工人的失业。

  面对国内民众的怨声载道和反对派的攻击,当局不得不祭出“中国威胁论”来转移视线,而贸易保护也就应运而生。

  “贸易保护主义目前有所抬头不是偶然的,它具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背景”,美国众议员恩格里斯认为,“政治因素的影响非常强大,因为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使人们普遍有一种挫折感,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许多人感到有些贸易伙伴一直在占美国贸易政策的便宜,这方面最典型的例证就是中国。”

  可见,贸易保护主义捍卫的不仅是美国的经济利益,而更多的是政治利益。

  而美国政府出面阻挠中海油并购尤尼科,更是给贸易保护扣上了国家安全的高帽。

  拉拢发展中国家

  近年来,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不乏一些发展中国家。

  欧美正试图以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为由联手发展中国家遏制中国。

  以纺织品为例,为拉发展中国家上船,欧美把纺织品配额取消定义为“有史以来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一次财富转移”。

  根据美国为了推行其非洲战略而制定实施的《非洲增长与机遇提速法案》(以下简称《法案》),48个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享受单边贸易优惠待遇,可以在《法案》有效期内向美国免税出口4650种商品(以后增加至6450种商品)。而其中受益最大的是纺织品和服装,其中5类可免关税、免配额。

  “欧美希望利用本国纺织服装市场份额吸引其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事务中追随自己。毕竟即使是养鸡也需要手里有一把米,而开放本国低层次制造业市场比直接财政援助好,纺织服装工业又正是进入门槛最低的制造业”,梅育新分析认为,“如果放手让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驰骋国际市场,美欧肯定要担心他们没有成本更低的筹码吸引其它发展中国家” 。

  与此同时,欧美没有忘记大力渲染“中国威胁论”。

  2003年底,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推出一份报告称,“中国威胁世界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强调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利益冲突。

  报告推断从拉美、非洲、欧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将成为中国纺织品的“牺牲品”。借此制造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纺织品竞争力的“恐惧感”。

  而欧盟也宣称中国纺织品出口会影响包括环地中海国家在内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业。

  自由贸易的旗帜

  在欧美一系列的“努力”下,结果正如他们所料,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针对中国,频繁地运用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等手段来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

  商务部数据显示,2003年,全球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了49起反倾销调查,其中24起是由印度、土耳其等7个亚非国家发起的。

  2004年3月,土耳其、墨西哥和美国等国的纺织品行业组织签署了《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世贸组织继续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实行配额管理。迄今,已有45个国家的90多个专业组织在《伊斯坦布尔宣言》上签名,其中非洲国家就占了1/3,发展中国家占了一半以上。

  有49国参与的“公平纺织品贸易国际同盟”称中国是靠货币强硬不升值、补贴贷款给其纺织企业来低价控制世界市场,这种做法不是公平竞争。”

  全球一体化的核心思想是自由贸易。早在1933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写到:“同很多英国人一样,我从小被教育要尊重贸易自由,要知道那不仅是一个受过教育的、理智的人不会怀疑的经济理论,而且可以说是道德守则的一部分。”

  而几十年后的今天,自由贸易却在欧美的双重标准下渐行渐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