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区委书记谭维演讲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 10:53 新浪科技 | |||||||||
新浪财经讯 9月24日,海淀2005统筹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在稻香湖景酒店拉开帷幕。来自海淀区域内的党政军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卫生、新闻媒体、旅游饭店、文化文艺和企业单位等系统的118个倡导单位136位高层领导云集于此,共商海淀区资源统筹发展大计。据悉,建立这样的区域性联席制度在北京市各区县尚属首次。市领导参加会议。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谭维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美好时节,我们聚集一堂,共商服务首都发展、共建和谐海淀大计,这是海淀历史上的一大盛事。首先,我谨代表中共海淀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和300万海淀人民,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的到来标识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海淀是北京市的十八个区县之一,是伟大祖国首都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区域。这是一片充分神奇和魅力的沃土,我们为工作.创业和生活在这里而倍感骄傲和自豪!这里上风上水、依山傍水、青山秀水、藏风得水,为我们营造出舒适的宜居天地。这里历史丰厚,人文绵长,汇聚天下胜景,编织古今风流,为我们构建出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 这里教育发达,科研领先。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为代表的高等学府80所,科研院所213家,是全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最为集中的区域,是莘莘学子向往的殿堂。这里还拥有全国党、政、军、工、青、统的最高培训机构,是培养党和国家、军队高级领导干部的摇篮。 这里人才荟萃,精英辈出。在海淀工作生活的两院院士多达418名,占全国1/3,辖区内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40万人,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近20万人,全区40%以上的常驻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是全国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 这里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制高点。中关村科技园区在这里诞生,引领着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破浪前进,一大批自主创新术成果在这里孕育,演绎着科技转化为财富的现代神话。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从这里启航,在世界知识经济浪潮中叱咤风云! 多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驻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海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稳定为第一责任,推动改革创新和“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4年生产总之突破千亿大关,占全市的1/4,人均GDP按户籍人口统计达到7000美元。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步入富裕型小康。还定相继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国家卫生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妇女儿童工作先进区县,全国团建先进县市、全国双拥模范城、首都文明区等荣誉称号,生态建设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形象,振奋了全区人民。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四套班子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海淀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与我们同舟共济、共谋发展的广大驻区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使命,需要我们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有力的举措,担当起服务首都发展、共建和谐海淀的重任。 服务首都发展、共建和谐海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北京市进一步明确了“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实施“新北京、新奥运”和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战略构想。海淀作为北京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在实现首都功能、服务首都发展上义不容辞。完成好这一使命,需要我们树立“大海淀、大服务、大统筹、大发展”的理念,将各部门、各单位的发展纳入区域整体发展的大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海淀的每一片土地都充满创业的激情,让每一个区域单位都能发挥独特的优势,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服务首都发展,共建和谐海淀是履行“四个服务”的重要途径。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承担着“为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重要职责。作为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肩负着“四个服务”的重任。海淀中央、市属重量级单位众多,是落实“四个服务”的直接窗口和前沿阵地。要求我们必须把服务首都和服务全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宽广的胸怀境界,高举服务的旗帜,构筑服务的合力,营造服务的氛围,拓展服务的功能,为首都和全国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服务保证。 服务首都发展、共建和谐海淀是建设现代化新海淀的必由之路。求发展、求合作、求和谐一直是海淀人民的光荣传统。经过几代海淀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跨越,正在从事小康向现代化的历史性新跨越,建设“富裕型、知识型、服务型、生态型”的新海淀。海淀具有丰厚的资源优势,这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基础和财富,但资源的活力还没有充分迸发出来。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统筹区域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发挥整体优势,促进联动互赢,实现资源功能最优化和效能最大化,提升海淀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真正把海淀建成我们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为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服务首都发展、共建和谐海淀既是大思路、也是大手笔,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携手共进。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导: 第一,加强联系沟通。要以多种方式加强区域内各种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畅通各单位之间的联系渠道,共同开发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区委区政府将以建立民愿表达机制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方意见建议征集反馈制度,进一步拓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问政渠道,进一步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在沟通方面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使驻区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驻区单位,多为区里的工作建言献策,多提宝贵意见,通过彼此之间的不间断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增进了解,增进友谊,让海淀的和谐之花更加绚丽多彩。 第二,推进统筹协调。要在服务首都、服务全国的大框架下,统筹协调涉及全区性的重要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海淀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确保出色完成中央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确保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大局出发,从维护区域的整体形象出发,加强磋商、通力合作的积极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国家利益、区域单位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保护和实现。 第三,开拓合作领域。要充分发挥区域各单位的有适合合作的积极性,坚持平等自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合作渠道。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发展潜力,拓展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内涵,创新合作模式,促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旅游等各方面的合作。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发展集群经济、推进区域产业协作和战略合作联盟,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水平;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共同构建以“知识创造和流动”为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和覆盖面,建设全国教育现代化水平最高、学习分为最浓的“学习型海淀”;拓展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优势,努力营造聚才、引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打造海淀人才高低;促进区域文化体育资源共享,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提升海淀文化魅力和文化品质;利用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客源市场巨大的优势,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再造,互动发展。 第四,完善保障机制。要在启动统筹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克服不同所属、不同层级、不同所有制所带来的束缚和限制,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商讨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共同推进互利合作的重大事宜。通过举办发展论坛、签署合作协议、轮流承办活动等形式,构筑互补互动的发展新格局,为促进区域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努力把各单位的自身利益与海淀的共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各单位的自身发展与服务首都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共荣。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的会议,是海淀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高兴地看到,“共存,共责、共建、共赢”的理念,正在被区域内越来越多的单位所接受和认同;区域单位之间互补互动,共生共荣的平台,正在搭建、开花和结果;沟通、协调与合作这一海淀大地的旋律,正在展现出部分勃勃生机。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发扬“海纳百川、淀积千里、服务奉献、争创一流”的海淀精神,为首都的繁荣稳定、为海淀的美好未来,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共同努力,海淀——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定会走向进步、走向和谐、走向卓越、走向辉煌!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