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溯婉通讯员钟雁明发自广州
从2005年7月20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降税计划开始实施。降税计划启动后,广东企业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并未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出现较快增长的局面,进出口增速甚至还出现略降的不利局面。
据海关统计,2005年8月,广东与东盟之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3.7%,与前7月增长13.8%相比,增速略降0.1个百分点。其中广东对东盟出口10.3亿美元,增长18.2%,增速为自今年4月以来最低。
今年8月广东对东盟出口增速回落,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如孔雀石绿残留事件的影响,台风的影响等等,导致部分水产品和瓜果蔬菜出口大幅下降。
广州海关有关负责人认为,广东企业缺乏主动适应新降税措施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据了解,广东企业未申请原产地证书以享受优惠待遇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是该项政策新出台不久,许多企业不知道申请原产地证书能够获得关税优惠,以前类似相关资料都是由进口商、中间商办理的,由于此举对他们利益影响不大,大都没有得到及时提醒;其次,很多企业认为,出口东盟产品数额不是很大,优惠的幅度有限,获得的实惠较少而没有过多关注;另外,一些企业认为申请原产地证书手续繁琐,而不愿主动申请,从而导致目前相关证书申请业务遭到冷遇。
虽然广东对东盟出口总体增速有所回落,但部分广东商家却通过东盟这个市场应对种种贸易壁垒。就在欧盟和美国对我国纺织服装频频设限的时候,广东对东盟的出口却一枝独秀,8月广东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对东盟出口4154万美元,大幅增长1倍;服装及衣着附件对东盟出口9669.8万美元,增长65.7%;8月对东盟出口茶叶为185吨,大幅增长1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