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该如何应对国际诉讼 中美知识产权专家献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 10:33 解放日报 | |||||||||
解放日报讯 (记者 章迪思)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知识产权纠纷随之而来。由市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和华东政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联合主办的研讨会于昨天落幕,与会专家通过实例,为中国企业成功应对诉讼出谋划策。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案例】一年前,某中国公司参与竞争一家美国公司的电子产品订单。美国公司要求所有竞争企业先在两周内提供法律意见书,由美国律师事务所证明公司产品不侵犯知识产权,才考虑给予订单。中国公司认为“多此一举”,没有给予重视,不愿意多花钱。结果美方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不仅不给订单,还提出上诉。 【点评】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前,就应注意搜集信息,了解同类竞争对手拥有哪些专利,分析已有专利,并进行改进型设计,从而避开他人专利的纠纷。这些做法的成本和风险都比较低,却能保障企业经济利益,并避免不必要的专利纠纷。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案例】中国华为公司曾遭美国思科公司指控侵犯知识产权。华为除积极应诉外,还对原告开展细致研究,结果发现对方在行使知识产权时有垄断行为,违反了美国的反垄断法。此举改变了思科公司的诉讼策略,双方最终庭外和解。 【点评】在侵权纠纷已发生时,退出市场不是唯一解决办法。如果自己拥有另一项专利,或发现对方有“软肋”,就可以和原告方谈判,实现互惠互利。 临渊羡鱼 不如结网 【案例】中兴通讯的专利资源分配呈“三七开”:70%投放在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通信技术上,30%投放在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升级上。在经过全面分析、综合权衡后,中兴才最终确定每项专利的申请方式,以减少专利申请的随机性和资源浪费。对已经申请的专利,中兴根据市场变化,适当进行取舍。2004年,中兴手机在巴西获得超过1亿美元的出口订单,成为迄今为止国产手机出口的第一大单。 【点评】买专利不如自己申请专利,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少惹麻烦”的根本出路。有条件的公司应逐步建立知识产权综合管理目录,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常规管理;同时注意申请“小窍门”,如在申请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先申请保护范围最广、和自己产品最相关的“精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