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觉者长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 01:10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陶春宇 实习记者 李 洁 重庆报道
“长安”出世 历史上,长安有过短暂的造车经历。上个世纪50年代末,长安曾经仿制美式吉普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批吉普车——长江牌46型越野吉普车,一共生产了1390辆。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家军品质量整顿,长安造车被叫停,北京吉普厂接收了长江牌46型越野吉普车的全部资料和部分技术人员。 20世纪80年代,随着军转民的需要,长安为了养活上万名职工,曾经尝试过做钻头、缝纫机等设备,但是由于这些民用品的产值太小,当时的厂长田基兆决定还是要生产汽车。 由于有当年造吉普的经验,长安决定先仿制造车难度最小的微车,决定引进日本铃木公司的技术。 为了在引进技术时不被对方认为是外行而太被动,长安决定先把样车造出来。据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邹军回忆:“当年,没有学汽车专业的机械工程师,也没有专用工装设备,技术人员带着从样车拆下来的零配件,坐火车到全国各地找配套商求着他们给长安生产零配件。”零配件买来后,长安在普通车床上,于1983年造出两辆车,起名长安SC1010。 前来谈判的日方代表看到这两辆车后,对长安刮目相看,中方也因此增加了不少谈判筹码。 1984年,长安与铃木签署了第一份技术贸易合作协议,开始生产“长安”牌系列微车。 在生产微车的过程中,长安多次尝试自主开发。1987年,长安在微车的单排座货车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双排座微型货车。这是长安在汽车产品上的第一次自主开发,并取得了成功。 巧借西风 在联合开发过程中,长安曾经选送了10多名技术人员到日本铃木公司总部学习。现在长安轿车项目的总监刘永涛就是那时成长起来的。 1998年,长安与铃木联合开发出一款6331面包车,命名为“长安之星”。据邹军介绍,当时长安之星的空调系统的开发和冷却系统的开发,都是长安自主完成的,长安之星成为长安人能够自主控制的“自己的车”。 长安之星从1998年下半年投产以来,产量在两三年内达到了10万辆。至今,长安之星系列累计投放市场100多万辆。 由于可以自主控制,加上规模出效益,长安在中国微车市场中虽然只占1/3的份额,但连续几年获得整个微型车行业利润的80%多。 当时,长安之星的国产化率只有40%左右。长安集团董事长尹家绪不得不提出紧急办法,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签订了责任书:所有的配套要在2000年12月31日前实现100%的国产化,如果哪个部门完不成任务,相关责任人自动辞职。邹军称,被逼无奈的选择,使长安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100%的国产化,再次锻炼了研发队伍。 与外方多年的合作,也使长安意识到,尽管中国的汽车企业可以在制造方面与国外竞争对手竞争,但在产品设计开发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很大。20世纪90年代末期,长安决定与国外的开发设计公司进行合作,在汽车的设计方面培育自主开发能力。 通过两年的学习与实践,长安于2001年实现了同意大利IDEA公司的合作,2003年9月23日,长安在意大利都灵建立了第一个海外开发分院和代表处,它的建立拉开了长安汽车和欧洲汽车工业全面合作的序幕。尹家绪称,这是中国汽车企业第一个在海外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研究院,以此为基地,可以招聘国外的技术人员,可以主持开发和技术发包,与更多国外设计公司进行合作。 在与欧洲设计公司合作的初期,长安先后派出上百人次的技术人员参与到项目的开发中,通过全程参与,这批设计人员逐步了解到产品的开发流程和管理流程。 在开发的陆风风尚MPV车过程中,长安的技术人员又通过与外方共同工作,边看边干,一方面不断地深入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操作,逐渐承担越来越多的开发工作量,几乎超过了50%,长安终于达到了“以我为主”的目的。 在国内很多汽车企业搞开发,无非就是为了获得新车型。但长安的目的,不仅是要得到产品,更要建立自己的开发流程,确立长安自己的规范和设计标准。 CM8上市一年后,长安的技术人员通过总结CM8开发过程的得失,写就了黑皮书,基本确立了自身本土化的流程规范体系。五年自主开发的不懈探索,终于让长安体验到了尊严和自豪。 尹家绪称,“5年前,我们还担心走出去能不能够成功,现在我可以说,目前,我们的自主开发已经不但有了产权,并且真正有‘知识’,不会受到任何关于知识产权的起诉或陷入知识产权的纠纷。” 尹家绪为长安今后的自主开发设定的目标是建立产品开发平台,尽快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全面改进发动机性能,快速推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发动机,在2007年汽车/发动机产品开发达到S4/P4级水平(最高为6级水平),到2010年实现自主进行车身设计,实现用速度抗击规模,确保长安汽车在世界汽车行业中能占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