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县区无缘中国十强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10:59 华商网-华商晨报 | |||||||||
2005中国十强县最新排名日前出炉,评选标准为各县区综合实力指标 9月17日,2005中国最发达县域经济论坛在浙江省绍兴县开幕,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论坛上公布了中国十强县的最新排名,而沈阳乃至辽宁各县都无缘此次最新十强。 十强县成发展排头兵
邱晓华表示,最富的百强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十强县在去年以全国0.1%的国土面积和0.7%的人口,创造出了3.6%的GDP。 这十强县的经济发展都极具特点,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巨大,为其他县提供了500万个就业岗位;发展水平超过大部分地级市,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部分指标直追世界先进水平;经济活力强,发展势头强劲;投资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是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地区;地区发展全面、均衡、协调。 榜内未见沈阳县区名 尽管邱晓华表示,十强县已经成为县域经济乃至中国经济的排头兵,“全国走一步,十强县走两步”。但记者在这份最新名单中无法看到,沈阳乃至辽宁各县的影子。 为此,省统计部门一相关负责人昨表示,在去年的中国百强县排行中,我省曾有海城、长海两个县进榜,“虽然沈阳的新民、康平、法库、铁法、苏家屯等县区也进行了上报,但最终还是没能竞争过其他省份的县区。” 对于沈阳县区发展与南方县区的差距,该官员指出,“不管是去年的百强县还是今年的十强县,国家统计局所依照的都是县区综合实力指标,并不是一个县区的GDP总量发展很高、增长快就能排进强县榜,一个地区的发展潜力、投资环境等因素都非常重要,从这个角度上考虑,沈阳的县区落后于南方沿海地带主要取决于综合实力的弱势。” 2005年中国十强县排名 江苏省昆山市、广东顺德区、江苏江阴市、江苏张家港市、江苏常熟市、广东南海区、浙江萧山区、江苏武进区、浙江绍兴县、江苏太仓市 十强县分析 沈阳县区差哪呢 就沈阳各县区与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差距,辽宁省信息中心专家刘云鹏从具体数据方面给出了分析,做出中肯评价后,他还就沈阳县域经济的具体发展给出了建议。 目前沈阳共有8个县(市)区属于县域范畴,分别是东陵区、于洪区、辽中县、新民市(县级市)、苏家屯区、新城子区、康平县和法库县。 从数据对比中,可以清晰看出沈阳市县域经济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 从整体实力上看,无论在GDP总量方面还是财政收入方面都有巨大差距。沈阳市最发达的县区于洪区的GDP大约只占到十强县平均水平的1/5,财政收入更是只有1/20。 从人均指标上看,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其中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三方面同样差距显著,各项指标中的最高水平均低于十强县的平均水平,特别是人均财政收入。 从增长变化上看,沈阳市各县区经济在国家和辽宁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的确取得长足进步,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特别是财政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还存在基数小、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因此县域经济的整体水平相对落后。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郭蕾刘艳玲采写 十强县建议 赶超十强沈阳咋办 对于沈阳县域经济的未来发展,沈阳市发改委农村经济处官员表示,沈阳市很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去年还出台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统计部门的报告称,沈阳县域经济不仅与南方地区存在差距,与省内的大连相比也相对落后。其中弱势表现在经济运行质量差、经济类产品产量较少、劳动产出率低、非农经济比重偏低等方面。尤其是沈阳县域经济保持高水平增速的同时,却未能带来相应的效益。为此,统计专家指出,除要发展地区民营经济、重点发展龙头项目外,各县区应该搞好园区建设。 省信息中心专家刘云鹏 看到了差距是起点,努力追赶甚至超越是目标,而其中的重点是思路。 一是坚持走“一主三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道路,特别是通过“三化”从县域经济量的壮大到最后质的改变;二是找准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县域经济。要准确地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以特色产业为主导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产业链条向周边地区延伸;第三就是加快各项制度改革,创新农村保障体系。 于洪区政府工作人员 截止到去年,于洪区城镇人口比重大约为50%,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40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虽然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但与南方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差距很大。 这不仅取决于单个某县经济的发展水平,更多影响因素是来自于一个县所在的城市群,乃至整个地区的综合经济水平。 东陵区政府工作人员 差距来自于各个综合因素,但是一个县区的市场经济灵活程度在很多细节上制约了整体实力的提升。 例如,在南方地区的很多县区土地政策就相对灵活一些,这样客商在投资时设计好了投资项目就可以让项目落地,而东北地区在这些方面就不够灵活,一些投资者在做好前期投资准备后往往因为没有可用土地而失去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