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武汉市副市长袁善腊:引资引智发挥大工业优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02:15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王思睿发自武汉

  “武汉需要更多500强”来证明这个城市的吸引力与经济活力。2005年,武汉市副市长袁善腊至欧洲考察期间,会见世界500强之一的瑞典宜家集团市场部负责人,表达欢迎宜家尽早到武汉开店的愿望。

  今年8月28日,《福布斯》中文版发布“2005年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武汉位列第23位,排名大幅上升。本报记者在“中部商机(武汉)国际高峰论坛”期间,就此专访了武汉市副市长袁善腊。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武汉的招商引资工作针对哪些方面?

  袁善腊:重点之一是增强产业牵引功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武汉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重点培育钢铁、汽车、石油化工、高新技术四大支柱产业和一批优势产业,推进武钢二冷轧、二硅钢,东风雪铁龙、东风本田扩产改造,80万吨乙烯、新一代移动通讯等项目建设,大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希望把武汉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现代制造业中心。

  重点之二是坚持“引资”与“引智”并举,增强经济活力和提升对外开放窗口功能,加快形成更高层次、领域的开放格局。我们希望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现在武汉的制造业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钢铁方面与西门子的合作,汽车方面与本田、日产、标致的合作,发电方面和西门子、阿尔斯通的合作。光电产业和NEC、阿尔卡特的合作。可以说,武汉的制造业已吸引了相应领域的世界一流公司,而且这样的合作、合资不是引入资金便万事大吉,在引进投资的过程中更看重引进技术、消化技术。

  《第一财经日报》:在引进国内外资金的过程中,武汉与中西部其他城市存在竞争的压力吗?如何应付这样的压力?

  袁善腊:有竞争很正常,我们尊重投资者的选择。不过我们和成都、重庆的招商引资所着重的产业不同,即使竞争也是错位竞争,如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进入成都、重庆,前面已提及的制造领域很多就落户到武汉了。

  但是以武汉的优势所在,相信更多的招商引资应该是和其他城市的互动:武汉具有大市场优势,它是内陆最大的流通中心和货物集散地,周边可辐射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四川5省近4亿人口。武汉有全国最大的国债现货交易中心;这里的金属交易市场在全国同业市场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物资市场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物资贸易中心。

  我们还有大工业优势。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行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几乎各类投资项目都可以在武汉找到相应或相关的合作伙伴。伴随着“光谷”的开发建设及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将为国内外机电客商提供难得的机遇。

  我们有科技优势。武汉的两院院士43名,拥有35所普通高校,736个科研设计单位,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三。武汉东湖地区是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在通讯、生物工程、激光、微电子技术和新型材料等五大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第一财经日报》:以往在不少外地投资者的印象中,武汉给他们留下对待外来投资“懒懒散散”的印象,现在武汉在改善引资环境方面作了哪些努力?

  袁善腊:我自己感觉武汉投资环境已有很大变化。目前在武汉投资的企业有4500多家,这些企业的大多数反映“经济效益不错,赚到钱了”。在法治建设、优惠政策之外,改善引资环境的好方法应该是政府为投资者创造投资空间和机会。今后我们还会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进入武汉。商业方面,武汉实施大市场战略,形成以全国性、区域性市场为龙头,初级市场为基础的市场网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