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借道香港桥头堡 内地券商走出去起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 13:33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张兆宜 深圳报道

  中国券商终于迈出了到海外谋求发展的步伐,而香港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内地券商“走出去”的桥头堡。

  标志着券商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的是,招商证券收购招商证券(香港
)有限公司的申请获得了中国证监会批准,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创建以来经监管机关批准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第一例。

  “收购招商证券香港公司争取在9月底前完成。”招商证券国际业务部的徐蓓9月6日对记者说,“目前正在等待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资金出境审批和香港证监会的收购方资质核查。”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证监会随后也批准了中信证券在香港设立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港元,同时海通证券也正在积极筹建香港分公司。此举意味着创新试点类券商将在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方面先行一步。

  对于内地券商“走出去”,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亦已公开表示:鼓励证券公司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调整组织结构、创新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允许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在境外设立、收购、参股证券类机构,为其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

  “先行者”招商证券

  作为内地券商境外分支机构首获批准的证券公司,招商证券无疑将在地域、业务、产品等多方面得到延伸。

  招商证券前身是1991年7月创立的招商银行证券业务部,目前业务规模和综合实力均进入国内十强,是我国证券交易所第一批会员、第一批经核准的综合类券商、第一批主承销商以及第一批具有自营、网上交易和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券商,2004年12月,招商证券获得创新试点券商资格。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为57.04亿元,净资产为16.96亿元,净资本为13.60亿元,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6.61亿元,净利润4279万元。

  此次收购是招商证券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步骤。对此,招商证券总裁杨唶踌躇满志地表示,收购招商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建立跨区域、跨市场的业务平台,是招商证券顺应国内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趋势、逐步跻身国际市场的重要举措。

  她认为,香港市场是一个高度国际化、规范化的市场。“收购完成后,招商证券将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业务与产品开发、服务创新等方面实施国际对接,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打造跨区域、跨市场的理财平台,更好地提升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谋求公司更大的发展。”

  招商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前身是招商局金融集团2000年收购友联银行实施资产剥离后保留的证券业务部分,2004年更名为招商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公司还下设招商期货(香港)有限公司、招商代理人(香港)有限公司。公司现有香港联交所交易牌照3个,香港期交所交易牌照1个,具有代理买卖、保证金融资、财务顾问、上市推荐、资产管理、自营等全面的证券业务资格。

  近年来,招商证券(香港)公司经纪业务交易量在香港500多家券商中排名进入前70位,并先后担任了华丰纺织、新意科技等企业在港上市的主承销商以及中国人寿、中国财险等公司在港上市的联合主承销商、副主承销商等,与汇丰、瑞银、美林等国际大行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招商证券(香港)公司的综合实力在香港本地券商中排在第二梯队,效益不错,我们收购时是赢利的。”招商证券国际业务部的徐蓓称。

  事实上,招商证券此次收购严格意义上是属于招商局集团内部的资源整合。之前,招商证券(香港)公司的董事长就由招商证券的一位副总裁出任,现在的收购只不过是由“兄弟”变成了“父子”,双方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明确。

  而国内证券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有利于推动证券公司的改革与创新,加快证券公司的自身发展,也有利于改善证券公司的内在素质,提高其营运质量和运作效率,提升其综合竞争力。从而通过项目运作尽快地熟悉海外市场运作规则,向国际惯例靠拢,为今后全面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竞争培养和储备人才。

  徐蓓表示,由于没有先例,招商证券此次收购在审批和办理手续上颇费了一番周折。

  但具有样本意义的是,招商证券此次收购的“先行者”角色,无疑将为后来者提供了借鉴。

  建立香港桥头堡

  招商证券通过本次收购成为第一家获得证监会批准设立境外分支机构的内地证券公司,而这除了体现了证监会扶持优质券商做大做强的政策意图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让此前处在灰色地带的内地证券公司在香港的分支机构,获得名正言顺的身份。

  目前,已有10多家内地证券公司在香港设立分公司或者国际业务部,其中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南方证券、广东证券、光大证券、中银国际等已在香港设立分公司,而国信证券、湘财证券等券商则开设了相关的国际业务部门,借此与香港券商开展业务合作。

  但在香港的这些内地分设机构中,只有申银万国香港公司和国泰君安香港公司得到批准设立的,而在他们之后,管理部门就再也没有批准证券公司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虽然相关部门没有明确表示分支机构是非法的,但由于香港市场已经与国际接轨,这些身份没有得到确认的内地券商在许多业务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开展业务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一位已经在香港设立分公司的证券公司分析师表示。

  而另一方面,较早涉足香港市场的内地证券机构国泰君安就已经尝到了甜头。1993年7月,君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在港成立,1999年合并重组并更名为国泰君安(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我们在香港已经拿到了全牌照,去年的利润就有近3亿元。”国泰君安市场部副总裁连凯向记者表示。

  根据尚福林的表述,国内证券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向海外市场,应当以香港地区为进军海外市场的首选地,逐步在其他海外市场设立、收购、参股证券类经营机构,从而实现海外市场布局设点,培育和发展海外客户资源,建立海外客户基础,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而国内证券公司在走出国门、迈向海外的方式选择上,主要有设立分支机构、合资合营以及并购等三种可行模式。

  由于香港是混业经营,在港收购和设立分支机构将使得内地券商在地域、业务、产品等多方面得到延伸,实现资源共享。但在现阶段,由于受政策限制,内地投资者买卖港股的经纪业务,以及跨市场的IPO承销业务仍将是内地券商的禁区。

  虽然当前国内证券市场长期低迷,而券商的海外业务却能够带来不少收益,但由于境内券商实力有限,短期内可能“走出去”到香港开展业务的内地证券公司,除了已在港但没有身份的几家券商外,其余已经寥寥可数。“香港特别现实,内地券商要在那里发展,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尤其要有较高的员工素质和客户基础。”招商证券国际业务部的徐蓓认为。

  实际上,改革、创新是目前证券公司继续发展的唯一选择,而“走出去”也已经成为内地券商重新塑造自己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不可回避的选择。“要获得大发展,就必须‘走出去’。”国泰君安市场部副总裁连凯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