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予冬 北京报道
“中国的计划是在2010年前使海洋石油的开采规模达到2003年的两倍。”中海油一位人士表示,2003年中国海洋石油产量为3336万吨,“预计今后五年我国将有1200亿元的投资用于海洋石油开发。”
普遍的观点认为,如果中国未来15年经济增长维持在7%左右,原油需求将至少以每年4%左右的速度增长。在此背景下,更多地从海洋开发石油,已成为中国石油发展的新战略之一。
中国近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根据勘探预测,在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石油资源量达到275.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达到10.6万亿立方米,而目前原油的发现率仅为9.2%,因此中国近海海域极具勘探开发潜力。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核心是立足国内,加大勘探力度,而由于过去中国海上石油开发的力度相对较低,今后在这方面肯定会有大发展。”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董秀成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则称:中国国内石油产量在未来将更多地依赖于海上开采,“海洋石油大开发的时代已经来临”。
渤海开发趋向成熟
中海油集团是中国海洋石油开发的主要力量。
在今年中海油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海油股份(0883.HK)的半年报中称:2005年上半年,中海油股份公司在中国近海共取得4个油气新发现,其中3个为自营发现,并成功完成了4个油气田的评价。此外,两个新油田旅大4-2、旅大10-1也已顺利投产。
中海油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海油原油产量至少可增加两成。”
而在中海油提供给媒体的一份资料中则进一步透露:2005年将是中国海油产量增长的关键一年。从2005年至2006年,中海油将有16个开发项目陆续投产。2005年全年,中海油将有9个新油田投产,是历史上单年计划投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年份。
上述中海油人士表示,中海油2005年的勘探投资大约为20亿元人民币,“在近海的勘探部署将主要着眼于新领域和深水区块的储量前景,本年度储量替代率将有望达到150%。”
中国目前最大的海上油田位于渤海,渤海油田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海上油田之一,目前共有16座油、气田、位居中国前6位的海上油田均在渤海。
相关资料显示,2004年渤海海域油气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立方米,这标志着渤海油田已经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
按照中海油的发展战略,渤海海域将在2010年实现年产2500万-3000万立方米油气当量的生产规模,届时将新建平台40座,整个渤海海域将有30多个生产油气田,约80座生产平台,渤海油田亦将成为中国的第二大油田。
南海: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相对于开发已趋成熟的渤海海域,南海则是更具开发后劲的海域。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海洋油气资源区之一,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经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吨-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1/3,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目前,越南、菲律宾等周边国家每年从南海开采的石油在5000万吨以上,相当于我国大庆油田的年产量。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我国石油公司进入南海海域的时间较短,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我国领土内的这个巨大的宝贵的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石油界的重要课题。
中海油发布的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3月14日,中国、菲律宾和越南的石油公司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签署了《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
2005年8月26日,中海油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服”,2883.HK)开始越、菲两国联合进行南海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这标志着中、菲、越三国在南海争议海区的共同开发合作已实现突破性进展。
“南海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石油进口通道和重要的能源蕴藏地,现在国家制定的与邻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策略是现实和有效的。”韩晓平表示,“中国目前应对能源危机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强与东南亚产油国的合作,这不但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也有利于取得周边国家的信任,同时也对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给体系有很大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