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重振:一手抓中俄管线 一手抓大庆潜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 12:5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李曾唐 北京报道 “这两天特别忙,我们正在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副董事长亚历山大·麦德维德夫来访前的准备。”9月14日,中石油总裁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上述人士透露,亚历山大将于下周首次访华,其间将与中方企业界高层就俄能源出口
“俄方表示将更加重视出口业务的发展,向中国提供更多的附加值高的能源产品。” 此次亚历山大的来访恰好发生在普京总统对泰纳线走向的明确表态之后,给外界传达出一个强烈信号——未来中俄天然气管道的规划将有进展。 而9月7日普京总统更是明确表态,俄罗斯跨境石油管线的泰纳线将先通向中国,之后再到达俄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 管道博弈接近尾声 “普京总统的表态是在中俄双方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谋求积极合作背景下,经过中方政府、企业的不懈努力取得的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历经数年的博弈,中日间在俄远东石油管道走向上的竞争已进入尾声。” 中国社科院李福川博士说。 据李福川介绍,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各油田前景储量约为30亿吨,目前的探明储量为5.6亿吨;而俄萨哈林岛油气资源也非常丰富,“国际权威的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数据表明,仅开发程度较高的北萨哈林盆地的石油远景储量就达4010百万桶,主要以石油为主,而其他待开发区域主要以天然气资源为主。” 事实上,在中俄两国政府共同营造的良好政治氛围下,近几个月来中俄两国企业界的合作已开始明显提速。 7月1日,中石化领导人与俄石油公司Rosneft签署了《一号议定书》。在《一号议定书》中,中石化与Rosneft商定共同出资成立一家石油公司,负责在萨哈林3号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 与此同时,中石油集团也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其总经理陈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两家公司进行全面长期合作的协议,双方合作的内容宽泛,涉及石油贸易、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勘探开发以及科技信息交流等。下一步两家公司将就具体合作内容进行广泛协商。 大庆的新目标 在积极拓展俄罗斯业务的同时,如何实现东北油田稳产也是我国石油企业的重要任务。目前,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油气开发的主要是中石油。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就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油气供应基地,不但有辽河油田、吉林油田等一批石油石化企业,大庆油田更是创造了连续27年保持产油5000万吨/年的世界奇迹,多年来撑起了我国石油工业半壁江山。 但随着这些油田逐步进入衰退期,这些油田开始减产:2003年大庆油田产油量第一次降到4800万吨,随后其产量以每年100万-200万吨的速率下滑。 国土资源部岳来群博士认为:“目前东北地区的油田都处在衰退期,这是不能改变的。然而以往一些边缘地带、地质复杂地带,还是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 2004年年初,中石油提出“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目标,组织各方技术力量,积极挖掘东北地区资源潜力,仅松辽盆地北部,预测石油资源量就有86亿吨,目前已探明的有56亿吨,还有30亿吨有待探明。同时,大庆外围盆地还有近14亿吨的石油资源有待发现,剩余资源潜力较大。而在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中,目前只采出18亿吨,还有近38亿吨的剩余储量。 有了这样的资源基础,中石油已提出今年确保实现年产油气当量5000万吨(即石油与天然气的总产量)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