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反通缩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 16:18 中国经营报

    作者:高辉清 来源:中国经营报

  也许只是巧合,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多大影响,但却将中国物价送进了“冰川时代”。从1997年以来,物价指数就像一颗被捕获了的小行星,再也没有离开过“零增长”这条轨道运行。

  我们看到,8年来,其中就有3年的物价水平是负增长。即使是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巅峰之年的2004年,物价升幅也只有微弱的3.9%(月度升幅最高也只有5.3%)。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上,这种现象从没有出现过。这也就难怪,8月份物价数据甫一出炉,忧虑通缩之声立刻就由弱变强了。

  CPI 11月将走高

  8月份CPI总水平虽然从1.8%跌至1.3%,并创下了23个月以来的新低,但这却是“纯属误会”的一次技术性下跌。国家统计局的报告说得明明白白:“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2%。”所谓“月环比”者,即“当月与上月相比”也。换句话说,8月份我国的物价水平比7月份还有所上升。

  实际上,8月份我国物价同比(即本月与上年同月相比)增幅的下跌是必然的。原因很简单:去年第三季度的

物价上升太快了。在去年基数的影响之下,不仅是8月份,也许还有9、10月份,我国的物价水平都会在较低水平上运行,从而构筑出今年物价运行曲线的谷底;进入11月以后,同样是在基数的作用之下,物价指数将重新走入上升轨道。我们预计,全年物价涨幅仍将在1.5%之上。

  政策力度要加大

  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忘记防范“通缩”。因为全年的物价总体水平走低,而且依然没有摆脱被“零增长”所牵引的宿命,稍不小心,又将从“零点稍上”跌至“零点稍下”,从而继续历经已经八年之久的反通缩“拉锯战”。

  对此,我们需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通缩的根源主要潜伏于投资和消费的严重失衡上。由于历史上分配政策和农村政策等失误,导致贫富差距加大,三农问题积重难返。大部分财富流向少部分有钱人手中,但他们有钱却不消费,而以农民为代表的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想消费却没有钱,以至于居民的消费能力远远落后于巨大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从而使物价具有了“天然的”下跌本能。

  我国政府目前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刺激消费,但力度远远不够。举个例子,如果《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在全国人大顺利通过,并在明年初得以实施的话,则可以在2006年带来200多亿元的额外消费。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大,但与整个居民消费规模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前者只有后者的1/300。因而,此项减税政策在投资与消费失衡问题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只能视同于“杯水车薪”。

  简而言之,投资与消费之间的严重失衡现象持续多久,我们的反通缩“拉锯战”就要持续多久。

  作者为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战略规划处处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