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留成整治投资环境 海南行政洗心革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 16:07 中国经营报 | |||||||||
2005年09月16日 19:14 作者:王晶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一份出自海南省商务厅的文件——《关于加强投资环境建设30条措施》(简称《措施》)正在这个南方海岛上迅速传达。而此前不久,一个新部门——“投资环境监督中心”也在海南省监察厅挂牌。
海南省的投资环境一度恶名在外,而卫留成领导的省府班子这一次要痛下猛药,根治行政痼疾。 另一方面,由卫省长亲自率队引进海岛的“十项工程”也已逐一上马。一个能为这些工程提供高效服务的软环境的建设迫在眉睫。 “福耀教训” 有政府人员告诉记者这么一个例子:几年前,由于看好海南的石英砂资源,福建的上市公司福耀集团投入4000万元在文昌作试探性投资。但没想到投资之后层层受阻,“文昌市在投资以前承诺的很多条件无法兑现”。 在受到一番“傲慢待遇”之后,福耀甚至做出了扔掉上千万前期投资撤离文昌的决定。 这位人士对记者分析,所谓“无法兑现投资前承诺的条件”,很大程度上与机关作风不实、办事效率低下有着密切关系。一些机关人员对自己和部门没有利益的事情总是能拖则拖、能推则推,企业花了钱但又办不成事,最糟糕的是不能按时给国外的客商供货。 所幸的是福耀在决定撤出时致信省政府,卫留成及时获得信息,在其亲自协调下,已决定撤退的福耀最终还是留在了海南。 “福耀教训”触动了卫留成,他此后一再表示,“机关病”是投资环境的大敌,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痛下决心彻底予以根治。 其实,在去年12月,卫留成就已经在会议上严批“机关病”。 “一个表扬六名援藏干部的文件,有关部门2002年4月就提出来了,经过两年半时间,到2004年11月才旅行到了我那里。笑话不笑话?”当时卫留成在全省行政监察工作座谈会上,一连举出三个事例,痛斥政府机关和国家公务员中的不良作风,并表示这些作风“严重影响了海南的发展”。 而在当时,卫留成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督促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合法、合理行政,公正、高效、便民问题作为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执行。 今年8月,“投资环境监督中心”在海南省监察厅挂牌,政府和企业都把其看做是卫留成借此机会整治机关人员作风的重要举措。监察厅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从8月至今,中心“多次被卫省长过问,他们感觉压力很大”。但因为至今还没有接到企业的投诉个案,所以如何操作尚需探索。 痛治痼疾 2004年底卫留成亲自率队参加香港的“海洽会”并引来一批战略合作者后,“改善投资环境”就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并被纳入到卫留成对海南2005年的战略布局来。 可以回顾的是,1月1日,卫留成先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5年将成为海南省的“投资环境建设年”。当月19日,海南省全面推行“行政首长问责制”,问责的对象为省政府所属部门和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行政首长。6月,一份《关于加强投资环境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出台,随后,商务厅等各部门配合文件也相应发布。 海南省政府的有关人士对记者说,《决定》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17年以来,第一次以省委名义出台的关于投资环境建设的文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据了解,《决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者合法权益”、“政策优惠”及“基础建设”等五大方面,其中,“解决行政效能问题”特别受到关注,这也是海南投资环境被企业投诉最多的一环。 海南“留客” “投资环境监督中心”已开始运行,除此之外,各种具体措施也在配合《决定》相继出台。例如省商务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投资环境建设30条措施》,还有省工商局出台“五十项优惠措施”。此外,地方的各个“行政服务中心”也在建设中。这些规定的大体内容,基本包括了“如何给投资者提供便利”及“行政人员如何问责”两大方面。 可见,上任将近两年的卫留成,在从企业家到省长的身份转换中,已对政府作风有着深刻的体会。无论是“投资环境建设年”的定调,还是《决定》和“投资环境监督中心”的出台,都是这些深刻体会迸发出来的结晶。 卫留成在上任半年后曾对媒体开玩笑道:“原来不知道当省长是干什么,现在知道了,就是开会!讲话!可是谁来落实,怎样落实?这样的政风不改,民心必失!” 记得李嘉诚曾表示,“要我到海南投资,不如做做慈善事业”。企业家们都坦言已经害怕了海南的这种投资环境。如今卫留成连下多剂猛药,企业家们的信心能否挽回,也许不久将会有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