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动力:建文化强省促中原崛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 09:4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包 容 郑州报道 “在当今社会如果不能迅速确立自己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捍卫自己的战略利益。”这是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经常说的一句话。 而在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未像现在这样被提上如此重要的地位。
2005年7月中旬,河南省委、省政府首次召开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专门会议。会议决定,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河南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2005年8月初,河南首次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9月9日《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也正式出台。 根据有关规划,河南省将建立文化产业新格局。即以郑州为中心,以郑、汴、洛、新、焦、濮、三、商、济沿黄文化产业带为轴,以豫北和豫南文化产业区为两翼,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区块为支撑,构建“一带两翼”的区域文化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具有中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特色的沿黄文化长廊。 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河南,如何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历史性跨越?建设文化强省与中原崛起相互间的关系是什么?文化产业又怎么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曾亲自在多家媒体撰写长文描述河南悠久历史文化、论述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意义的河南省委副书记王全书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 《21世纪》:河南为何在这个阶段提出要建文化强省,它对于河南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王全书: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抓住本世纪头20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先进文化,实现由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南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其GDP连续5年居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第6位,2004年更是位居全国第5位,在整个中西部地区则居第一位。河南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今年经济总量则有望突破1000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第五个总量突破10000亿人民币大关的省份。这为河南发展中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反过来说,文化经济本身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崭新形态,文化产业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 对河南来说,就文化产业而言,今后5~15年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是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将文化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国家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投入的比重必然愈来愈高;二是市场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旺。研究表明,人民的生活需求已经进入追求精神消费的阶段,文化消费方兴未艾。三是围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央将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发挥中部比较优势的政策,这对于文化优势明显的河南,也是一大机遇。 《21世纪》:建设文化强省,河南有什么优势? 王全书:把中原文化置于黄河文明的背景下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南既有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一定实力的现代文化;既有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又有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对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炎黄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中原地区是世界上较早进入人类社会文明的地区之一。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3世纪金代灭亡的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轩辕黄帝的故里在河南,河洛文化的主脉在河南。河南是全国的文物大省,地上文物保有量全国第二,地下文物保有量全国第一。 全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其四(洛阳、开封、安阳、郑州)。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享誉国内外;安阳殷墟也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现代的文化资源也具有相当的实力。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等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河南还有富有鲜明特色的戏曲文化。河南豫剧是中国除京剧以外的第一大剧种。 当然,河南传统文化产业实力相对较强,但河南在以“内容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方面相对薄弱,尤其在动漫、网络游戏等前沿领域,尚处于空白状态,这方面的发展空间巨大。 “文化强省将助推中原崛起” 《21世纪》:河南建设文化强省与河南提出的中原崛起,相互间是什么关系? 王全书:中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也将成为河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刚刚闭幕的河南省委七届九次全会明确把“文化繁荣”和“农业先进、工业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作为中原崛起的六大目标之一。 中原崛起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崛起,不仅要使河南的主要经济指标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而且要使河南的文化指标也要在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处于领先位次。 客观地看,河南作为发展中省份,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把河南建成经济强省并非易事,我们的目标是缩小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但在文化建设上,河南拥有相当数量具有经济意义的世界级、国家级文化资源,拥有近亿人口的消费大市场,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我们完全有条件、有可能扬“长”补“短”,在文化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通过文化的率先崛起,为整个中原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目前,越来越多的省份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新阶段取得领先优势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纷纷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必须充分发掘文化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后发优势,使文化成为河南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从而推动河南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以体制改革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21世纪》:8月初至今,河南陆续出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和建设文化强省的规划纲要。其中提出一些明确目标,比如,要培育年收入20亿元以上的文化企业集团,文化从业人员今后5年要多增80万。到2010年,河南全省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应达到4%左右。到2020年,占GDP的比重要达到7%左右。您对河南下一步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怎么看?具体有哪些措施? 王全书:文化体制改革绝非易事,它涉及思想观念、领导体制、结构布局、利益调整等诸多敏感而复杂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要把握好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区分两种类型,即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培育形成一批文化事业主体,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形成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二是从机制上,要有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的改革。在宏观层面上,要建立党委领导有力、政府管理有效、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的体制;在微观上,要着力于调整文化企业单位的产权关系,打造适应市场、满足需求的发展主体。 另外,还要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法规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法律保障。所以,我们这一次省里专门出台了《意见》和《纲要》,对政策专门做了规定,基本上涵盖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当然,政策只是方向性的,真正发挥作用,还必须制定具体的、细化的配套政策。现在省里的相关部门,都在抓紧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 我们现在已经把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体制改革纳入省直各职能部门、各市委、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到正在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和到2020年的中长期规划中去了。在资金投入上,把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也纳入了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同时,也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把文化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范围,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迅速壮大我省文化产业,为中原崛起提供文化支撑。 总之,河南要以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来顺应文化经济一体化这一世界性的潮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多头并举,乘势而上,全面谋划中原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