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大象跳舞:一个农业大省的工业化脚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7日 09:45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杨磊 郑州报道

  2004年12月12日,原任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从这一天起调任辽宁省委书记,这位一直认为工业化最终将改变中国的官员,将去掌舵一个工业大省。

  这也是原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到任河南省委书记的第一天,这位中国人民大
学新闻系毕业的文化官员,这一次,面对的是一个历史上曾经无比辉煌、拥有极强文化辐射力的庞大省份。

  在这一天的上午,河南科技大学举行了一场人才招聘会。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一位副省级官员悄然来到现场。几天后,他将所看到和了解到的情况,形成了一份调研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指出,人才外流和引才不力正在成为困扰河南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省里的人事变动并没有影响一个名叫《梨园春》的节目在这天晚上8点黄金档的正常播出,这个“谁都可以登台唱豫剧”的群众性娱乐节目总决赛在这一年的除夕夜登场,它惟一的对手就是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在第二年的夏天,有人说它就是河南的“超级女声”。

  在这天天色彻底黯淡下来的时候,河南省气象台发布了雪灾橙色预警信号,2004年最大的一场雪翩然而至,它导致了京珠高速一度封闭。

  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只不过是平常的一天。但在观察者眼中,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即便是天气和娱乐节目,都在成为转型河南中的构成元素——这个庞大的省份在接受环境变化的同时,也正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发展。

  这个变化,在2005年表现得愈发明显。

  转型路径

  这场大雪阻碍了河南官方研究机构的一个农业学者从驻马店返回郑州的路途。

  如果全部按预定行程动身的话,应该会有更多的学者被堵在路上。他们正在进行一项持续数月的工作,并将在2004年12月13日形成一个集体意见,提供给政府机构做参考。这项工作的非正式名字叫“农业税减免对河南产粮区的影响”,对于这个被堵在路上的学者而言,这是他在2004年接受的最重要工作之一。

  他所理解的重要性在河南官方同样能够成立。

  根据河南省农业厅统计数据,河南全省耕地面积为792.6万公顷,居全国第三位。2004年,该省粮食总产达到4260万吨(列全国第1位)。其中,小麦产量2480.9万吨(列全国第1位)。

  在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一组更加庞大的人口统计:河南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1.1%,农村劳动力4700万人。

  这符合外界对河南的一贯判断,这是一个拥有接近一亿人口的农业大省。

  事实上,这更多地被视为河南的宿命,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河南的不能承受之重。根据有关数据,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GDP以每年9.8%的增幅递增,使河南综合实力跃居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位。然而,河南作为国家重要的农产区,浓重的“农”字色彩,让河南在地域经济发展上要想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将比其他地方面临更大的困难。

  这个数据在河南省省长李成玉的理解中,则反映出了一个更加严重的现实:拥有中国7.5%人口的河南,其经济总量只占全国的7.2%。

  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是,这个经济贡献不大的农业产业却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土地资源和将近60%的人口资源。

  如果再加上与农业紧密相关的食品加工和相关产业,农业在河南架构的分量显而易见。但是,单一的农本经济结构不可能支撑一个省份的持续发展,农业大省转型的命运将不可避免。

  徐光春同样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经过调研发现,作为中国第一产粮大省,河南7000多万的农民为全中国提供着近1/10的粮食。2004年,河南全省粮食总产达到了4260万吨,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在这个历史之最背后,却有着一个冷静而理智的声音:因为国家的惠农政策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而呈现出的丰收局面,并不能最终为河南农民带来长效的创收途径。

  徐光春给出的政策安排是,河南全省比全国提前一年免除农业税,此外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而现代化的实施成果不能回避的是要化解农村富余劳动力,今年5月初,徐光春写出了来河南以后的第一个调研报告《充分认识发展劳务经济的战略意义——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文中明确提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对加快河南经济发展、实现中原崛起具有战略意义,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和紧迫感,把发展劳务经济放到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去把握,放到战略地位上来谋划和推动”。

  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永苏说,这一行政的重点是从传统之抽象原则到脚踏实地,从重农政策到留意商业,在被动的形势上争取主动。

  在观察者眼中,徐的政策体系较为完善:政策上加强对农民倾斜,让从事农业的人获得更多实惠,促进社会和谐;从经济上强调农业的现代化,拉长农业产业链,为农业提供合理的工业化发展路径;而从社会稳定角度,鼓励富余劳力外流,最终形成分流农村人口的效果。

  这无疑是一个完美的格局:目前,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2800万人左右,外出务工人员突破1400万人,每年劳务收入回归河南达613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左右。

  在观察人士看来,这个政策取向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为河南全省经济转型提供了一种可能路径:新的财富可以从商业、农产物、酿造、工矿和内陆商业中取得,而劳务输出亦可获利。

  而这种战略上的明晰化最终为河南的转型之路规划出一个明确的路径:转移农村人口,形成中原城市群,最终迈进工业化强省轨道。

  中原崛起目标

  在大雪即将光临河南的2004年12月12日这天上任之前,徐光春没有去过河南。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徐光春承认,过去对河南的了解,是若明若暗的,在印象里,河南很穷,甚至温饱都解决不了。

  他随后掌握的数据让他意外,“河南的生产总值达到了8800多亿。人均达到1000美元,在全国排第五位。”

  这样的数据对比让徐光春形成了一个观点,“如果能把河南人民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的话,河南将会成为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一个省份。”

  他和李克强都同时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农业大省的经济增长不能从农业中寻找动力,实现增长的惟一路径是工业化。

  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对于一个农业大省而言,工业化的载体是什么?

  于是,从2003年开始被广泛提起的“中原崛起”战略注定将会承担这个角色。

  按照规划,中原崛起将最终完成三个目标:再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经济发展水平要达到全国当时的平均水平。其次要在全省基本实现工业化。目前河南城市人口有2500万,但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近75%、农业劳动力占63%以上,而农业劳动生产率仅是工业、现代服务业的1/10。最终河南的发展要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

  按照计划,河南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非农业劳动力要占到60%以上,城市人口占50%以上,使河南真正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

  这个规划,在《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形成了纲领性文件。按照河南官员的理解,这个纲领最终有望成为河南工业化转型的指导性文件。

  河南给出的路线是,确定中原城市群的产业引领作用以及市场条件下的产业自我分工能力,在加强产业融合度的前提下,实现人口往城市的集中,最终实现中原城市群的产业带和资源调配作用。

  按照规划,中原城市群是指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密集区。全区由9个省辖市组成,土地面积为5.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5.3%,2004年末总人口为391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2%。2004年中原城市群人均GDP为1263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3倍。

  在河南省发改委助理巡视员裴志扬看来,中原城市群有充分的资源和条件,成为中原崛起以及河南工业化的载体。

  而在中原城市带的产业规划上,目前河南确定的能源化工、食品加工、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大多分布在这些城市。

  “政府要做的是在这些城市的产业规划上提供指导,最终使它们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河南省长李成玉承认,在目前的推进过程中,政府必须要强势贯彻整体战略,“不能有稍微一点犹豫。”

  而徐光春则意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在政策和资源倾斜配置的情况下,中原城市群在河南的集群优势彰显,但在一个崛起带的形成过程中,会不会形成河南产粮地区的塌陷。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河南工业化崛起过程中,必须做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

  而这必然涉及到农村人口转移和农业现代化问题。

  根据河南省发改委数据,2004年底,河南省城镇化率为28.9%,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计,到2020年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每年需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要在100万人以上。

  而城市的容量问题已经成为河南急需面对的节点:2004年中,郑州市悄然叫停了已经实施两年的户口放开制度,理由是人口无限制进入,郑州市的教育和卫生资源难以承受。

  但按照省政府的规划,郑州最终将要成为一个拥有500万人口的城市。这也就意味着郑州未来的户口制度、教育和卫生资源仍然要面临严重挑战。其他几个城市也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而更大的问题来自农村。这是河南的宿命——河南这个背负着7000万农民的大粮仓,试图寻找中原崛起最理想的破题点,探索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延展产业链。那就是,让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中原城市群乃至省外,原产粮大县不再布局大的工业项目,而是安排与农产品相关的加工业。

  从产业规划的角度看,河南工业化转型之路堪称完满,可是正如学者们所理解的,这就意味着必须要动用一种合理的政策工具使工业化转型成为全省共识。

  徐光春给出的解决之道是建设文化大省,以唤起河南固有的光荣和梦想。

  文化背后的逻辑

  在完成工作交接的那个雪夜,徐光春应该没有时间去留意电视上正在热播的“梨园春”,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对河南的文化积淀报以持续的关注。

  或许这跟他在过去三十多年间一直从事宣传工作有关。作为新闻科班出身的官员,他比他的同事们更能直接地感受到文化对一个区域的直接影响。

  就任之后,徐光春有机会更加直观地了解河南文化,以及这种文化跟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他得出的结论是,有些传统的东西束缚着河南人的思维,“比较明显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小打小闹,做不大。第二个,就是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不出远门,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自认为自己这个地方最好。”他认为,这些思维束缚了河南经济的发展。

  这个观点在2001年5月的时候,曾经以另外一种形式在河南产生波澜。

  这一年,《南风窗》杂志社驻河南记者石破用超过20页的版面,向读者讲述了河南商人群体的没落——在这个名为《为什么偏偏是河南商人》的文章中,石破对河南微观经济做出了定义:这是一个有商业历史但没有现代商业模式的区域,这是一个有商人但没有商业思想的区域。他甚至对此做出诠释,河南商人以经营杂货铺的理念来经营现代商业。

  这种观点,事实上也就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来外界对河南的一个直观判断。

  正如外界所难以理解的,从来没有一个省份像河南一样被如此的群体性鄙视——河南省政协的一位官员曾经在私下场合说,他多年来一直被困扰的问题是,一个河南人的成功往往被归结为个体的成功,而一个河南人的劣迹则往往被铭刻为河南人的群体性劣迹。

  而这种群体性鄙视往往会被放大至商业环境层面。妖魔化河南已成为全国性的集体无意识行为,河南的形象正在承受巨大的压力,由此,也带来了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问题。

  但在河南省内,似乎并没有人注意到河南在外界的整体形象问题。河南省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学者说,过去有段时间内,河南形象确实比较差,但“最近两年,有了明显好转”。

  他们的观点非常一致,因为河南经济的长期落后,所以形象才会如此不好。

  按照这种逻辑,河南的形象和河南的经济形势紧密相关——如果要想彻底扭转河南的形象,那就必须把河南的经济搞上去。这正在成为河南官方的共识。

  在河南决策层内,有种意见认为,一个或者多个“优秀河南人”的出现对改善河南形象,并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对河南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借助这种形势,发挥出河南的文化优势,从而彻底改变河南的外部形象。

  到了2005年8月,河南正式决定要变“文化大省为文化强省”。在这个决策中,河南省委正式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列入全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和能源、食品加工等产业并列。

  徐光春说,文化产业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深刻理解文化建设的事业性和产业性的双重属性。

  学者从中读出了另外的逻辑:河南在建设工业化大省进程中,在经济层面上,文化产业将会被用来当作支柱产业发展,而在社会层面上,文化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

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相连。

  外界认为,这或许才是徐光春的真正思路——“我们现在强调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要全面地协调地发展,而且这四个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的,相互制约的。当然我到河南工作,首先关注的还是经济问题。首先要把河南经济发展起来,腰杆硬起来,这是我的第一位的任务。同时也要注意,加强河南的人文建设,加强河南的社会发展,通过我们河南自身的和谐社会的建设,来逐步改变外部一些人对河南的误解”。

  至此,徐光春的执政思路得以完整体现: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利用中原城市群建设实现工业化路径,带动农业现代化,而在这个环节中,文化建设将充当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强化文化优势,将之贯彻到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最终完成河南工业化转型。

  这是他的关键时刻。徐光春在多个场合说,策略制定后,剩下的工作就是——行动。而出现在12月12日人才招聘会现场的那位官员已经注意到,省长李成玉在多个场合强调,人才不足正在阻碍河南文化大省和工业强省规划的实施,必须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8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