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发改委官员称中国不会在油价高企时进行战略储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03:14 每日经济新闻

  金士星 蔡卫国 每日经济新闻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昨日称,中国政府不会在国际油价高企的情况下进口石油进行战略储备。专家指出,这一表态应有助于小幅平抑国际原油价格,但长期看,中国的需求还是会被投机资金利用以拉高油价。

  张国宝当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正在实施石油战略储备计划,但当前国际油价高企,如果还到国际市场采购石油的话,肯定会冒很大风险。“中国将研究通过其他办法逐渐增加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他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张国宝的表态,应有助于小幅平抑国际

原油价格。”市场人士也指出,这样的表态短期内会对已经显出疲态的油价构成进一步的打击。

  牛梨说,增加石油储备的“其他办法”只有两种,要么是转向成品油的战略库存;要么就是使用自产原油。而目前转向成品油的储备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现在我国的成品油供应尚显紧张;但国家原油战略储备肯定得做,所以应该是以我国自产的原油为主。

  一位证券公司能源分析师则初步估算了我国原油战略储备的规模。他说,按照公开资料估算,镇海储油基地共有50余油罐,其中一期工程16个油罐,每个油罐10万立方米容积,按每立方米0.8吨计,首期储油128万吨,考虑到每吨原油约合7.3桶。也就是说,镇海一期工程的储量为930多万桶,以目前国内日均进口250万桶原油的量计算,可供使用3-4天。在镇海基地全部建成后,容量应为目前的3倍,应可以最多满足10-15天的进口需求。“若国家公布的其他三个储油基地规模与镇海相当,那么我国原油储备基地应可储备40-60天的原油进口量。”他说。

  一位能源观察人士指出,对于已经保持数年原油净进口的中国来说,要建立满足30天需求的石油储备,不依靠从国际市场采购显然是十分困难的。他表示,中国无论通过何种途径建立石油储备,都会对原油产生实实在在的需求,即使在原油价格下跌后建立储备,中国庞大的需求还是会被投机资金利用以拉高油价。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在上周六公布的截至9月6日的NYMEX

原油期货分类持仓报告显示,基金当周虽然减持了原油头寸,但还持有24094张净多单,显示投机资金依然看多原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石油战略储备相关网页共约63,8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