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赴美要学会院外游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0日 17:0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刘钊 北京报道 这注定是一次备受瞩目的会面。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9月13日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时,在纽约和美国总统布什会晤,并针对两国关系以及双边贸易等话题展开交流。
“对中美元首的此次会晤我们非常关注,只有中美两国关系不断改善,两国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美国商会(简称美商会)主席卫兴华(Emory Williams)先生表示,过去一年以来,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令双方的企业都损失了许多商业机会。近日,就中美元首会晤、两国贸易摩擦以及美国企业在华的投资方向等问题,卫兴华和美商会会长马诚礼(Charles M. Martin)先生接受了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采访。 如何看待“争端” 记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和布什总统在纽约会晤,您认为此行将对中美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卫兴华:对中美元首的此次会晤我们非常关注,只有中美两国关系不断改善,两国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虽然一次高层间的会晤不足以解决中美之间的所有问题,但是,胡主席赴美将给美国人民一个了解他本人和了解中国的机会,其中所传达的中国对美国的友好信息,在象征层面上更加重要。而且,这种沟通的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记者:经贸合作在中美关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您怎么看待争端不断的中美经贸关系? 卫兴华:中美之间的经贸往来总体来说一直是健康和持续增长的,不过争端和分歧总是更能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关注。 2004年,中美贸易额为2314亿美元,中国紧随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还是美国产品越来越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去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达340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81%,中国已成为美国迄今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 但不幸的是,新闻媒体在去年和今年大肆强调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22.4%,但是自中国的进口增长得更快,达29%。其实认真分析这些充满政治色彩的数字,就会发现逆差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亚洲其他国家的顺差转到了中国。事实上,亚洲在美国全球贸易逆差中所占的比例从1994年的65%下降到了2004年的44%,同期中国的比重则从20%增长到24%。虽然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数值惊人,但是只占美国全球贸易逆差的四分之一,同时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欧佩克国家和欧盟之间的贸易逆差的增幅也非常大。 客观地说,中美这两个贸易关系如此紧密的国家,必然会发生一些贸易上的摩擦。关键是双方要建立一种磋商机制,致力解决这些问题。比如中美商贸联委会,就使两国间的很多具体问题得以对话和磋商。总之,持续性的对话将是解决摩擦的最好方法。 记者:中美第四轮纺织品磋商并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美商会的会员企业是否受到影响,他们的态度如何? 马诚礼:我们的会员企业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因为会员中很少有从事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的,在中美之间从事这种贸易的企业多为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企业。不过,像沃尔玛这样的企业还是受到了部分影响。所以,他们非常关注中美关于纺织品的谈判进展。 记者:那像沃尔玛这样的企业对谈判起到什么作用?他们希望出现什么结果? 马诚礼:据我了解,沃尔玛在美国一直尽其所能游说各方决策机构,它们当然希望美国不要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设置过多限制。 68%在华企业盈利理想 记者:过去一年,美国企业在华发展状况如何? 卫兴华:今年的年度会员企业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利润良好,而且它们相信中国的商业环境会继续改善。86%的商会会员公司称收益提高,68%的会员公司称其经营盈利或盈利很高。不过,这两个数字都比过去两年要低。 记者:那就是说,今年收益或盈利提高的企业减少了。这与中美贸易摩擦有关吗? 卫兴华:我认为这与中美之间的政治关系没有什么联系。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正在提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加上去年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些来自市场本身的原因,才是今年调查中称自己收益提高的企业数量减少的主要因素。 记者:美国企业在华发展中遇到哪些问题? 卫兴华:我们每年都向会员企业询问这方面的问题。今年出现新情况,调查数据显示,企业的首要商业挑战是管理层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高质量、低成本的劳动力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保持对外国投资者持久魅力的关键。目前,大多数公司认为,吸引和留住管理人员越来越困难,发生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对此类人才迅速增长的需求。但是,美商会认为中国应当更加注意培养人才,特别是使人才具备在当今的国际商业环境中所需要的技术。 其他的挑战主要还是来自中国商业环境的透明度问题,包括官僚作风、法规不明确、缺乏透明度、法规解释不一致、腐败、合同条款困难和地方保护主义等。 此外,对很多美国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仍然是在中国进行商业活动的最大障碍之一。而对中国消费者以批发或零售的方式分销产品,始终是很多美国公司的首要目标之一。 尤尼科事件是个“例外” 记者:美国企业在华投资的领域和地区有什么新动向? 卫兴华:值得注意的是,与制造业相比,美国企业对华科研的投资增长正在放缓。这可能是部分行业的公司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乐观的一种反应。 我们今年发布的《2005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的调查显示,商会的4000多家会员单位中,90%以上的会员仍表示,对其未来5年的在华业务发展感到乐观,80%以上的会员认为会继续扩大在华投资,60%以上的会员表示会将业务扩大到中国的二级城市,45%以上的表示会将业务扩大到中国的三级城市。 而且,随着中国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开发,这些地区对消费和服务需求的增长,将会吸引美国企业的投资向这些地方转移。其中,农业和食品加工、重工业和轻工业以及医药领域,都是美国企业主要的投资方向。 记者:去年和今年,有不少中国企业的身影出现在对美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中。其中无论成败,中国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某些美国政治势力的“特殊对待”。您怎么看待中海油并购尤尼科事件中的美国政府的立场? 马诚礼:对此事,从一开始美商会和我本人就作出过声明,合并对中美双方的商业利益是有好处的。但是从最终的结果看,尤尼科事件是个“例外”。对美国国会来说,他们的决定几乎不包含任何商业因素,他们只是对此事感到突然,完全没做好准备,他们的考虑方向完全是从政治上出发的。 所以,此事并不代表美国商业界对中国企业有所歧视,商业界还是欢迎中国企业更多地参与到世界贸易中,这样可以为双方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不过,今后中国企业再进行这方面并购时,必须把“院外游说”当作一项重要的功课来准备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