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四大悬念考验中欧亲密关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01:01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徐翼

  早在此次北京中欧峰会开幕前,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索拉纳就对此次峰会提出了期望,希望这次对话应该是历次峰会中最坦率、最开放的对话,因此也是最有用的对话。希望9月5日签署的双边合作协议将表明,中欧之间的具体合作水平日益上升。

  而中欧峰会的结果也如索拉纳所期待的那样,在建立长期稳定而全面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方面,中欧领导人更加趋于理性和务实。

  共同利益夯实双方关系基础

  一直以来,在欧洲学术界和一些政治家的眼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常常利用中欧关系“出牌”,这种不负责任的臆断干扰了人们对中欧关系发展的判断。事实上,中欧虽分处两大陆,但是历史与文化发展过程的相近,使得双方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经历两次

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在逐步实现统一的政治体制、市场、货币并发展成立欧洲联盟后,不仅已经成为欧洲地区的主导力量,而且在全球事务中也体现着越来越突出的整体优势和声音。而中国作为亚洲大陆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告别了落后的过去、实现经

  济腾飞后,在维护地区和全球稳定以及经济繁荣方面的作用也日益重要。所以从全球角度说,中欧当前都是在世界上重要性日益上升的力量。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欧互不构成威胁,由于在许多国际重大政治问题上都持有相近或一致的看法,因此双方需要相互借重和支持。在主张推动国际政治关系多极化,共同遏制单边主义上升的趋势、打击恐怖主义、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双方也有着共同的利益。这一切,都成为中欧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要政治基础。

  如果说,过去的中欧关系尚停留在一般性的政治层面上的话,那么,随着1998年以来每年一度的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的开展和中欧伙伴关系的确立,特别是2003年确定建立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欧政治和经贸关系得到了全面深入和务实的发展。

  在国际政治上,中欧的立场更多地趋同,这从反对美国出兵

伊拉克、联合国改革等重大问题的表态上可以找到答案。而双方的经贸合作也随着政治关系的深入而快速发展。目前,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去年达到将近2000亿美元,双方不可能无视这种密切合作所带来的巨大利益。

  刚刚结束的中欧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发表了《第八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声明宣布,中欧正式启动双边新框架协定会谈工作。这一新框架协定将取代1985年双方签署的《欧共体与中国贸易经济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潜能,将合作扩大到贸易、投资、资本流、服务业、能源、运输、建筑、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等更广泛领域。

  影响未来发展的几大问题

  但是,正由于中欧关系发展越来越紧密,因此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复杂问题横亘在面前考验着这种关系。

  首先是悬而未决的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欧盟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不仅是中国所关注的,也是中国的切身利益所在。中欧双方对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判定存在分歧,表面看来是中国目前尚难以完全满足欧盟开列的所谓标准,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政治层面。只有欧盟表现出政治上的诚意,这种体现在技术层面上的具体问题才能够最终化解。目前,欧盟轮值主席国由经济结构成熟、倡导自由经济模式的英国担任,它会否削弱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给予中国临时性或是部分市场经济地位,这种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

  其次是尽早解除对华武器禁运问题。禁止对华军售是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问题,是一种政治歧视,早已不合时宜,禁令一天不解除,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目标无从谈起,全面伙伴关系也就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但是,随着美国在伊拉克战争的结束,美欧传统的盟友关系得到了恢复,在美国的压力下,欧盟去年有所松动的立场再次趋紧,在解除对华军售上欧盟要看美国的脸色行事。尽管此次中欧北京峰会也表明,双方今后将对此保持沟通与磋商,但北京峰会没有把这个问题作为主要议题来磋商,无疑道出了未来解禁的不确定。

  第三是由

纺织品纠纷拓延开来的其他贸易龃龉。纺织品争端凸显的是原有贸易格局被打破后,新的格局形成过程中的矛盾。可以预见,中欧贸易摩擦将是一个长期影响双边关系的问题。随着中国在汽车、钢铁制造业的发展,纺织品纠纷将转变成汽车大战、钢铁大战,欧盟国家如果不完成自身的经济结构调整,中欧贸易战就将长期存在。

  四是重视欧盟内部的不同声音。欧盟虽然扩大至25国,但奉行共同的外交和经济政策仍任重道远,年初欧盟几国公决宪法草案就是一个明证。由于内部存在利害冲突,而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仍须一致通过,每个成员国都有否决权,这无疑使欧盟的对外行动能力有所削弱。因此,法德轴心和欧盟小国我们必须一样重视。不可否认,未来在事涉中国的提案如西藏问题、人权问题等,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