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香港金融专才尤喜来深执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14:06 深圳商报

  香港金融专才尤喜来深执业

  深圳已经成为港资金融机构进入内地市场的“桥头堡”

  【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 刘虹辰) 2004年6月,深圳市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1+8”协议,加强在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一年多来,深港在金融方面的合作形成了互惠
互利、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目前,深圳已经成为港资金融机构进入内地市场的“桥头堡”。

  深圳港资银行数量全国居首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金融业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规划建设金融中心区,金融集聚效应日益显现,这些都为加强深港两地金融合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好环境引来“金凤凰”,深圳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港资金融机构。目前,深圳是全国港资银行最多的城市。截至今年6月末,深圳共有20家港资银行营业网点,其资产总额达52.81亿美元,占这座城市全部外资银行的51.77%。深圳的港资保险也占据外资保险的半壁江山。截至今年6月末,在深保险机构港资或港资参股的达到6家。

  香港专才在深担任要职

  港资金融机构入深,也吸引着香港金融人才纷纷来深执业。自2002年至今年6月末,来深参加各类保险从业资格考试的香港居民共计为4445人,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资格的有990人。据了解,许多香港保险优秀人才在深各大保险机构担任重要管理职务。截至今年6月末,在深圳保险公司法人机构担任总经理助理以上高级管理职务的有19人;在保险地区总部担任总经理助理以上高级管理职务的有5人。

  深港金融业探索共同繁荣

  “1+8”协议签署一年多以来,深港两地金融业交流频繁。2005年7月4日,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林天福先生率领由香港20多家金融机构代表组成的高级代表团访深,出席深港金融业交流圆桌会议。早在一年前,2004年6月17日至19日,副市长陈应春率有关部门组成的金融分团,先后访问了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联合交易所、中银香港等,与香港同行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等问题。一年多来,类似的金融业交流相当频繁。

  据悉,在深圳各金融监管机关的配合下,市政府已提出了深港金融合作实施方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抓紧落实,并取得初步成效。

  专家认为,随着CEPA的全面实施,加之深港两地通关能力的提高和人员往来更加自由,尤其是深圳和香港“1+8”协议的签署,深港之间的金融合作将取得更多、更令人瞩目的成就。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