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舞动思想的杠杆 大会战胜利促进东巴凤走科学道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07:26 新桂网

  新桂网-广西日报记者周仕兴公路·思路“开门见山山清水秀,在家赚钱钱途无量。”东兰县巴拉村女青年黄小燕家门楣上,贴着一副崭新的对联。午饭后,黄小燕坐在门前,娴熟地刺起绣来。她边刺边哼着山歌,快乐的音符在手指和针线间穿梭。黄小燕是东巴凤数千名“在家里打工”的青年之一。两年前,村里通了公路,乘着班车,大胆的黄小燕第一次进城,到广东“闯世界”。后来,她和老板达成协议,把原材料带回来,与村民一道“在家里打工”:每月准时让班车把刺好的绣带去,便可到邮局领“工资”。现在,邻村的女青年利用
茶余饭后在家刺绣,每月便可挣六七百元。其他群众或种桑养蚕,或自由经商,昔日满面尘灰的“庄稼人”,成了手不粘泥的“养蚕户”、“小老板”。“路不通,所以闭塞;闭塞,必然落后!”谈起大会战带来的直接效益,东兰县委书记廖昌军说:“有路就有新观念!”公路犹如思路。公路畅通,思路也就宽阔了。大会战不仅仅给东巴凤修了几条公路,更是创造了一个发展的新支点,东巴凤人在轰轰烈烈的战役中,挥舞起科学发展的杠杆,再次撬动这红土地。凤山县长峒乡,原居住在金沟洞屯的杨柳燕有一个梦:离开场,住上楼房。这梦想,一梦就是30多年。除了经济的限制,更有丈夫观念的守旧。2003年,大会战的号角吹响,杨柳燕坐不住了。她费尽心思,“打通”了丈夫的“思路”,夫妇俩携子女一起,到工地做工,同时,承包几百亩油茶林。苦心劳作一年多,掘到了“第一桶金”。有了资金,梦想便触手可及。去年10月,他们掀翻了破旧的泥墙瓦房,沿着只能落脚的羊肠石阶,举家迁到公路边,建起了3层小楼。“如果没有公路,我们肯定还蜗居在山里!”杨柳燕略显皱纹的脸上,绽放出满腔青春的欢乐。住进新房,这一家并没有躺在温床上歇息,而是在思考长远的发展之计。她们把原有的坡地都退耕还林,还承包了200多亩八角林,两个儿子都到沿海“淘金”,年收入可达五六万元。毋庸置疑,是这场告慰先烈、强县富民的大会战,使杨柳燕家一朝梦圆!似曾相识“燕”归来。今日东巴凤,处处都是黄小燕、杨柳燕。今日东巴凤,不管从群众到领导,都树立起了科学的发展观,在积极探寻一条适合自身长久发展的道路。过去,由于路不通,招商引资对远居深山的东巴凤来说,无异于“痴人说梦”。然而,随着大会战的胜利,一个个“梦”正向老区人民阔步走来。观念一变天地宽。近两年来,三县的发展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招商引资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04年至今,三县共签订项目323个,总投资339692万元。如今,河丰药业、花神缫丝等落户东兰,宏宇木业、润达制药等进入凤山,培元神酒厂、建邦公司等长驻巴马,它们带来了巨资,更带来了先进的理念,为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据统计,2004年,东巴凤三县GDP分别达69349万元、79210万元、48279万元,分别比会战前增长41.68%、26.6%、49.52%。

  水贵·水柜

  原先,东巴凤缺水!在这里,滴水贵如油!“送礼要送自来水!”前几年,当某

保健品广告家喻户晓的时候,东巴凤群众中也流行着一句具有本地特色的“送礼广告”。凤山县不少领导就送过这样的“礼”。县委书记韦善国说,2002年以前,他每次下乡,都是“车马出动,水桶随行”——吉普车的后排位置,铁定要“坐”着几桶水,作为送给当地干群的“见面礼”。当年东巴凤,翻山越岭去挑水,是村民每天必修的“晨练课”。他们恨不能将一盆水当几盆用:先洗菜,然后洗脸,再洗脚,最后还给牲畜喝。在一些地方,牲畜难以忍受饥渴,只好被活活“渴死”。饮水难,成了困扰东巴凤人民生活,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千年之痛”。“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东巴凤人的骨子里,始终流淌着一股不服输的豪气。他们竭力冲出思想的樊篱,想尽办法解决饮水难题。历史的标尺刻在1996年。凤山县中亭乡顶沙屯,村民曾贵芳“发明”了广西第一个“地头水柜”。这个后来被称为“导弹发射基地”的水柜,立即如放卫星一般,冲出这个小小石山,走向广西!曾贵芳捧着水欢呼,顶沙人喝着水欢呼!然而,欢喜过后是忧愁。建一个地头水柜,对东巴凤许多普通家庭来说,并非易事。2003年,大会战如一阵春雷,响彻东巴凤—一场千载难逢的及时雨,滋润了龟裂的土地:党委、政府大力出资,与群众“合建”水柜。现在的东巴凤,早已被凿得遍地是“洞”——大会战加扶贫攻坚时所建的水柜,共达63733个,密密麻麻、星罗棋布,把大石山点缀成一幅彩色壮锦。有了“就在地头的水池”,东巴凤农业告别了“等天靠天、丰歉不稳”的历史,实现了变一年一熟为一年多熟,变干旱地区为“鱼米之乡”的耕作变革。据统计,有地头水柜灌溉的田地,粮食平均亩产量要比种植旱地作物高出2倍以上。同时,地头水柜还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透过四季常“留”的“自留水”,东巴凤人看到了希望。一个山绿鸟栖、水秀鱼跃的东巴凤,正向世人展示着她亮丽的色彩。东巴凤人赞叹:地头水柜是集丰收、致富和生态为一体的“多功能柜”。

  沼气·朝气

  “猪粪遍地,垃圾堆积,苍蝇成群,臭气熏天。”巴马练乡村同贺屯队长黄猛,以这16个字,描述3年前的同贺屯。7月10日,记者来到这里,只见楼房鳞次栉比,路面洁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这分明是一座可以触摸的小城!追寻变化的根源,屋后那一排沼气池,便是不可替代的“无名功臣”。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同贺屯和其他村屯并无两样,通俗说,就是“脏、乱、差”。一些“见过世面”的同贺人思考:“

城市规划”这个时髦词,可否也用于“农村规划”?同贺人敢想敢做。几年后,他们在原先混乱无序的地基上,建起了一栋栋规划整齐、设计漂亮的小洋楼。然而,环境卫生并没有得到根治。“脏、乱、差”又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沼气池建设,“一池五改”,即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设生态家园。大会战开始后,关于沼气池的宣传让同贺人眼睛一亮。“统一规划,分户管理!”同贺人善于创新。“沼气池建设不能走老模式!”技术员李康费尽心思,发明出一种椭圆型“盖中盖”式沼气池,可以自动排渣,外观漂亮而精致。同贺人在屋后统一建起了23个沼气池群。验收时,被专家称为“全国少见的艺术品”。随着大会战的告捷,东巴凤已建成沼气池88658个,入户率达69.66%,覆盖37个乡镇8万多农户近40万人。而两年前,许多村民没想到,小小沼气池,发挥的效用如此巨大。“方便家用,只是其一。”巴马县委书记徐贵掰着手指,数列出它带来的一系列“连锁效应”:“五改”必将带来环境卫生的改变;维持沼气池运转,必然促使村民养猪,增加了收入;不用砍柴烧火,既减少了村民的劳动量,又改进了生态环境……乱砍滥伐,是东巴凤千年难治的“顽疾”。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的大石山区,在刀斧的挥舞下,石漠化越来越严重。封山育林叫了多少年,仍为一场空谈。然而,自从沼气池进家入户后,效果很快便立竿见影——曾经光秃秃的石山,如今已焕发出盎然的生机。东兰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4.9%,凤山也达到了40%。“开门见山山清水秀”,是对今日东巴凤最确切的阐释。作为大会战项目,退耕还林在促进东巴凤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也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的调整。前年,东兰县三石镇村民韦运存把仅有的6亩地全退了。政府在8年内,每亩补贴300斤粮食,解决了吃饭之忧。现在,韦运存一边护理喜树,一边养蚕、养猪,逐年递增的收入,让他惊喜不已。退耕还林以优化农村产业为载体,大力引进深加工企业,三县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而农户,始终是每一条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家园”,在东巴凤得到了深刻实践。“沼气充满朝气,生态带来福气。”《农村沼气池宣传单》上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作者:周仕兴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