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河南:十一五规划探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07:16 第一财经日报

  中部崛起:河南寻求制高点

  深处内陆的河南人凭着愚公移山的苦干精神,发誓要做中部崛起的新高地。面临你追我赶的“十一五”,河南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开放。所以河南省一位副省长才有这样的急切话语:“开放度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

  本报记者 施平 发自郑州

  “政府竞争力指标应该列入规划。”“省域经济不能像宏观经济那样专注大而全的规划。”上述两句话分别是河南省统计局的一位官员和郑州大学经济学院刘伟教授对记者说的。这表明在研究河南省“十一五”发展思路和规划编制中,河南的声音更趋于理性和科学。

  作为经济学者,刘伟认为,省域经济重点是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因此制定河南省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不一定所有指标都要和全国相比。河南财经学院的樊明教授则说:“预测与规划应区分开来。”在他看来,制定新规划政府应考虑自己能采取哪些措施促进经济发展,而不仅仅是确定GDP增长目标。

  相信政府

竞争力指标应该列入新规划的那位河南省统计局官员认为,上海与苏州工业园争着吸引
世界500强
,撒手锏就是以高效政府来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河南省在“十一五”期间,要想办法减少市场竞争主体的交易成本,使企业快速发展。

  2005年7月27日,河南省常务副省长王明义对

商务部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问题,请求商务部给予支持:

  一是搭建和扩大河南的出口贸易平台;二是在郑州建立汽车组装基地;三是电解铝出口加工贸易的问题(河南电解铝产量居于全国首位);四是帮助河南发展国家劳务经济,在对外劳务输出方面给予帮助;五是扩大农产品出口,河南粮食产量一直保持全国第一。

  与商务部的紧密联系,可以看作河南“由自求平衡转向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乃至全球范围内平衡”的一种努力。

  一直以来,外向型经济发展并非河南的强项。2004年,河南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0.73%,外向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9个百分点,利用外资的规模还抵不过有的省一个地级市。

  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坦言“开放型经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软肋,我省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差别也主要体现在这里”。河南省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总量仅相当于广东的55%、山东的56.9%、江苏的57.2%和浙江的78.4%,人均指标差距更大。据悉,与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山东省相比,河南省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只有安钢集团、双汇集团、平煤集团等极个别的企业,而山东销售收入上百亿的企业达到了10家。因此,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在8月召开的省管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说:“培养一批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对于实现中原崛起意义特别重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