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9月4日专电(记者石志勇)针对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广告中宣称自己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现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忠敏日前在西安指出,“ISO9000”认证作为一种自愿性认证,不是对产品质量的绝对保证,不宜被用于企业商业宣传。
我国于90年代初期引入“ISO9000”标准,最先引入的是技术监督系统和出入境检
验检疫系统,以后在全国发展了许多分支机构。近年又出现了许多社会认证机构,这些机构是中介组织,良莠不齐,运作比较混乱。鉴于这种情况,2001年4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标准执行的监督和所有认证机构的资格认定,对一些随意发证、收钱发证的现象进行了处理,现在整体环境有所改善。
王忠敏说,现在有些企业在不是很明白认证意义的情况下,利用“ISO9000”搞一些商业宣传,这是不合适的,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产品质量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如果生产管理不严格就会产生质量波动。与此同时,产品质量的认定标准也在随市场的变化和认证标准的修订而变化,不是一认证就一劳永逸的。认证只是对产品质量以前状况的评价,是过去式。更为重要的是,“ISO9000”是一种自愿性认证,而不是政府强制性认证,评价质量的高低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应该看到,“ISO9000”认证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直接做的,而是委托各个层面做的,因此认证的结果是否准确合理值得商榷。现在有些机构给钱就评价,使认证变成一种交易行为,影响了其公正性。
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18名理事之一,王忠敏表示国际标准化组织现在也不赞成用“ISO9000”标准做商业的广告宣传,因为它只是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是对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一种认可,至于产品质量好坏还要通过检验、检查等一系列手段来保证。现在一些企业在宣传中喜欢打“ISO9000”这张牌,消费者对此应有清醒认识,理性消费,避免受到误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