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九成受访者看好海外油田收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00:40 东方早报

  调查缘起

  8月2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已通过其全资公司中油国际出价41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而在2005年1月,我国第三大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考虑对美国同业对手优尼科公司发出逾185亿美元收购要约。这起交易标志着中国企业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宗海外收购。如果结合这些收购的大背景———近年来我
国开始闹“油荒”,而国际市场的油价又节节攀升,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内的石油、石化公司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外,同时专家也认为石油企业“走出去”是必然。为此,早报财经第一调查上周联合上海新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通过www.searchina.net.cn对全国市民展开了一次调查。

  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614名网民参与了此次网络调查,其中男性占65.5%,女性占34.5%。受访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29岁和30岁-39岁,各占比例60.8%、24.5%。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的月收入集中在1001元到4000元之间,其中有31%的受访者月收入在1001元-2000元之间,17.3%的受访者月收入在2001元-3000元之间,而月收入在3001元到4000元之间的受访者也有10%。此外,本科和大专学历的受访网民分别占34.4%和42.3%。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受访者看好本次中石油对哈石油的收购,并且认为对国外石油企业的收购可以暂时减缓我国的石油需求。对于我国石油企业未来“走出去”的目标,半数市民表示有信心,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是最被受访者所看好的地方。

  近九成市民看好海外收购

  对于刚刚收购了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中石油,87.8%的受访者表示公司此举是明智的,持反对意见的只占到了总人数的12.2%。并且有58.7%的人认为在收购之后,将来中哈双方的公司发展都会比现在要更好地进行运作,也有28.8%和8.3%的受访者分别认为中方会发展更好和哈方会发展更好,同时只有4.2%的人不看好任何一方。虽然这次的石油企业并购是一个跨国收购,但是25.8%的人觉得和国内企业间并购没有很大的区别,还有51.3%的人觉得有点特殊,仅有22.9%的受访者表示这样的跨国收购是很特殊的收购,要特别谨慎对待。

  另外,不久之前收购了优尼科的中海油在海外有三个战略选取区,在这三个战略选取区内,64.2%的受访者认为以哈萨克斯坦项目为基础的中亚和俄罗斯战略区最有发展前途,但是也有26.4%和9.4%的受访者认为,以苏丹项目为基础的北非战略区和以委内瑞拉项目为基础的南美战略区最有发展前途。

  油价调节需要市场与宏观调控双管齐下

  几个月以来,世界

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
国际油价
连续走高,直接导致我国成品油价格被动上调。8月24日零时,北京各个加油站再次上调了汽油和柴油价格,这已经是年内第三次调价。面对居高的油价,42.3%的受访者认为,对海外石油企业的收购并不能够使得国内的
石油价格
有所下降,比起认为会使得石油价格下降的(20.1%)高出22.2个百分点,还有37.6%的人觉得还很难说。有48.2%的人表示国内的石油价格部分应该需要通过靠市场调节,另一部分则靠宏观调控来定,比起表示完全靠市场调节的人数(26.6%)和全部由政府宏观调控(25.2%)的分别高出21.6和23个百分点。

  在已经成为石油进口大国后,如何应对持续上涨的国际油价?36.1%和28.1%的市民认为,要尽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制度和继续推行石油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也有24%和11.8%的市民认为,建立能源的多元化格局,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度和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建立石油期货市场是关键所在。

  由此,对于石油这一比较特殊的商品,半数的市民认为,除了市场的调节机制之外,政府的宏观调控也是调节价格的重要方法之一;并且建立储备制度等方法也是针对上涨的国际油价应该采取的。

  收购国外石油公司可暂缓国内供应紧张

  中国在2040年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期,以重工业为主经济结构难以发生根本改变,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石化将加速发展,这两个行业正是用油最多的行业。高速发展的中国,空前地感受着能源饥渴。海关总署8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石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飙升40.7%。从去年开始,中国已成为世界石油第二大进口国和消费国。

  在大多数人看来,跨国收购虽然治标不能治本,要真正地解除能源危机还是要通过其他的方法。但是依然有超过9成的人看好类似的收购行为,其中70.8%的人觉得,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开始收购国外石油公司可以暂时减缓“油荒”问题,还有19.4%的人甚至认为,可以完全解决石油短缺问题,只有9.8%的人认为不能解决问题。同时为了保证我国的能源供应,23.6%的市民认为,应该积极寻找海外的石油资源;33.9%的人认为,需要加快国内石油勘探和开采进度,提高石油采炼水平,也有42.5%的人觉得要寻找可以替代石油的能源产品。

  92%的受访者对“走出去”有信心

  调查进一步显示,43%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的石油企业应该尽早实行海外战略,也有44.8%的受访者赞同海外战略,但是还是要谨慎。12.2%的人觉得这很难判断。

  92%的受访者对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有信心,其中36.4%的人表示信心很大,55.6%的人认为有信心,但是只是一般,另外还有8%的人认为对此没有什么信心。

  由此看出,市民对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基本上还是抱着看好的态度。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最被受访者看好

  有专家已经注意到中国企业海外油气田多在印尼、苏丹、哈萨克斯坦等敏感地区,他们认为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因为能源工业的极端重要性,地缘政治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调查显示,37.5%的受访者赞同专家的观点,也有19.7%的人觉得虽然不要太注意,但是还是小心为好,还有42.8%的人觉得还是顺着产业的发展比较好,不要对其进行人为干预。

  有55.4%的受访者认为,即使石油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在有些地方可能会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还是应该走出去,38.3%的人认为应该先要观望一下再“走出去”,只有6.3%的人觉得还是不要冒险的好。在调查中还发现,分别有55.3%和55.2%的市民觉得“邻居”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比较适合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另外还有46.2%、37.5%、22.6%的受访者认为中东、苏丹、古巴是最适合的地方,也有10.4%的人觉得其他的地方可能更加适合中国石油企业发展。

  总的说来,受访者普遍都觉得即使会有风险,还是应该要“走出去”。对石油需求越来越大的中国,“走出去”战略是必然的选项,分析人士认为,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需要,中国三大石油公司通过“走出去”把在海外市场上获得的份额油运回国内,才能从实质上为国家未来石油短缺减压。(感谢上海新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提供数据)

  作者:早报记者 封欣 实习生 钱振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