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2005至2009年我国国内粮食需求分析与预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 09:57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李晓美

  由于我国粮食市场形势在2003年出现许多新的变化,此前的有关我国粮食市场供求趋势的预测几乎都需要重新调整。

  近日,记者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取得联系,专家们认为:粮食市场长期预测的出发点
应当放在需求方面。对于中国来说,粮食生产、进出口以及国家的政策调整都是根据需求量的变化而展开的。

  国内粮食需求增势趋缓

  我国国内粮食需求量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呈缓慢刚性增长。从1976年至1986年间,平均每年国内消费增长约4.39%,从1986年至1996年间,平均每年国内消费增长约2.7%。近7年国内消费增长明显低于前20年,最高的1999年增长率为1.36%。最低的2001年增长只有0.39%,平均为0.906%。

  口粮消费趋减饲料消费增加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我国近10年来,国内消费中的口粮消费趋减,饲料用粮消费趋增。自1996年以来,口粮消费由增转降,近几年由2000年的5208亿斤降至2003年的5085亿斤。饲料消费由1996年的2164亿斤增至2003年的2385亿斤。口粮消费趋减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人的体力劳动减少,人均消费的粮食减少,这与机械、电力的发展相一致。二是肉、禽、蛋、奶及果、菜、糖、油消费增加,代替了相当数量的直接粮食消费,这与国内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相一致。

  粮食消费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趋同

  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至1990年的8年间,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48%。根据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全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07%。毫无疑问,未来我国必须继续实行最严格的人口控制制度,这不仅是粮食问题所制约,更是国家土地及其他资源(包括水、煤、石油等)和生态环境所制约的。人口增长率有望进一步降低。根据2004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度统计公报数据,2003年我国人口增加了774万人,增长率降至0.601%。预计2004年以后,国家人口增长率将控制在0.7%之内。但是,不能忽视未统计在册人口的数量。

  在人口增加的同时,粮食消费的绝对数量是增加的,但增长率已趋于降低,而人口增长率下降的速度更快,这一点值得重视。因此,可以考虑将未来我国粮食消费增长率的上限设在人口增长率与目前的消费增长率之间。

  以年均增长0.9%预测我国未来粮食消费量

  因为近几年粮食消费的增长率已经与人口增长率趋同,本应以人口增长率(0.601%)和近几年的消费增长率的平均数(0.98%)来计算未来粮食需求量,考虑到应留有余地,将粮食需求量设想得稍微高一些。另外,预计2005年我国粮食出口将减少,导致总需求量减少。因此,如果考虑到进出口因素,2005年实际需求量还存在一定变数。但是按国家统计局的消费需求数字计算,2002年我国口粮消费为5499亿斤,人均口粮消费为423斤/年,明显偏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史数据,近十几年全国人均粮食消费处于下降趋势,对过高估计的人均口粮消费数字应当调整。因此在2004年国内消费量中调减了200亿斤。

  调减消费水平的主要依据

  专业人士杨卫路认为,以往一些专家的预测,对我国粮食需求量的估计均偏高,这样对

宏观调控其实是不利的。对需求预测值偏高的主观原因,可能与对粮食短缺的恐惧有关,保险系数加码再加码,成为通常的做法。长期如此,会引起其他一些问题。调减的根据如下。

  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乡人均粮食消费在10年时间内持续缓慢下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量在1982年为144.6公斤,10年内下降了22.89%。2002年又进一步降至78.5公斤,10年内又下降了29.6%。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在1982年至1992年间减少并不明显,1992年人均消费为250.5公斤,2002年降至236.5公斤,10年内减少了5.59%。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减少的趋势应当肯定。根据国家统计局另一份报告分析,2002年我国粮食国内消费中口粮为5499亿斤,饲料用粮为2972亿斤,口粮与饲料用粮的比例为65%和35%。根据国家统计局另一份报告分析,2002年农村人均口粮消费为473斤,城镇为157斤。加权平均为376斤。比国家统计局第一份报告人均口粮消费少47斤。

  第二,粮食消费水平降低,主要是口粮消费减少,而饲料消费并未减少。畜牧业的发展和肉禽蛋奶产量的增加证明了这一点。部分粮食的转化是口粮消费减少的直接原因之一。其中养牛和养羊业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粮食,因此,畜牧业发展必然消耗同比例粮食的说法并不十分准确。我国玉米大量出口的同时,没有影响到畜牧业发展势头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近几年我国水果蔬菜生产发展较快,市场上除粮食外,可替代食品增加数量难以估量。如山药、芋头、木薯、南瓜等富含淀粉类食品都不在粮食统计范围,但都对粮食消费产生影响。

  第四,国家经济的发展,电力、机械的大量使用,大量减少了劳动者劳动强度,对粮食的直接消费产生一定影响。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