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江西转向:全民创业打造草根经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15:08 21世纪经济报道

  草根经济——按照浙江省委秘书长、原温州市委书记李强的比喻,有点类似地瓜——好处是生命力旺盛,扩张力大,善于“走出去”,“反哺能力”强,最终受益地下茎果。

  江西在改变传统农业大省、实现工业兴省的路径上,开始走的是带有外源型经济的广东路径,现在则提出实现全民创业,考虑走发展草根经济,富民强省的浙江之路。

  今年1月18日,江西省委举行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的战略口号。7月,江西省委、省政府首先提出全民创业的新发展战略,制订了《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江西50多个省直属部门出台了相关支持、服务全民创业的具体措施。

  江西省省长助理熊盛文接受本报专访时指出,江西目前的突出问题是当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提高了,但是人民生活水平却提高不快。江西省以前提出了外向型经济、大开放的战略,现在看来更要与本土创业,即与草根经济结合,实现富民兴赣。

  初尝广东、苏南模式甜头

  “江西正在选择双轮启动的方式。不仅要依靠外源性增长,更要依赖全民创业带来的内源性增长,因为只有通过内源型经济的发展,才能把外源经济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尹继东向记者说。

  江西自2001年开始的第一次转型——初学广东、苏南模式——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由封闭式经济向大力引进外来资金的外源型经济的转变,已经尝到甜头。

  江西省决策咨询委主任钟尧然指出,江西的二次转型走浙江模式,提出全民创业,并不意味着江西否定广东模式。事实上,江西要实现工业化,仍然需要借鉴苏南引进外资的发展模式。苏南引进外资的发展模式,以苏州为代表,表现为引进外资的绝对数量很大。2004年,苏州新增注册外资147亿美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列第一。

  江西在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大省。2001年,农业占GDP的比重为23%,超出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工业则发展不足,占GDP的比重只有36%,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江西省的人均GDP水平排名并不理想。2000年,江西人均生产总值4851元,相当于全国199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854元的水平,只及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的68.5%,在中部6省中处于末位。

  因此,2001年孟建柱担任江西省委书记后,开始组织调研。最终江西省决策层认为,要实现快速发展,江西必须实行开放战略,引进外来资金,大力发展工业。2001年,江西省树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加快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步伐。

  从2002年开始,江西省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02、2003、2004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10.5%、13.0%、13.2%,其中2004年的增速创11年来新高。同时利用外资迅猛,2003年全省利用外资达23.31亿美元,增幅居全国第二位;2004年达20.52亿美元,在全国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21位前移至第8位,增长26.6%。

  2004年反映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39.7%、50.3%,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的4个、14.1个百分点。江西统计局的报告认为,“(2004年江西)省外向型经济实现全面增长”。

  “富民兴赣”

  但是广东和苏南模式对于江西而言,并非贴身设计的完美方案。首先,江西存在引进资金的漏出效应。

  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算了一笔账,近年来江西每年引进上千亿元资金,而同时又有近1000亿元的储蓄资金外流。目前全国引进的实际外来资金处于下降状态。今年上半年全国实际引进外资285.63亿美元,同比下降3.18%。江西尽管引进外资增长较快,但是由于实际储蓄外流与引进相抵,实际的资金利用率并不高。

  其次,江西省相关部门的调研发现,以苏州为代表的单纯引进外资方式不利于江西发展。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两头在外(原材料和资金在外,市场在外)的外源式发展模式,也不完全适合江西。江西的普通百姓并没有切身感受到江西经济的快速增长。2002年-2004年,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不稳定的特征。2001-2004年,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4.8%、9%、9.5%,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4%、5.3%、14.8%。

  或许这正是江西转而借鉴浙江,发展草根经济的重要原因。江西省决策咨询委主任钟尧然表示,早在2003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江西,提出“富民兴赣”的口号,已经暗含了富民为先,借鉴浙江模式的发展思路。

  目前江西省居民的收入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打工经济。江西目前每年跨省的务工人员大约500万,占转移劳动力的比重在64%以上,是全国最高的。相比之下,浙江地区自发创业的比例则高得多:温州市有200万人在外办企业,其中跨出国门的有50多万人。

  然而,江西居民创业并非不可能。江西的瓷都景德镇、药都樟树等地的工商文明,都反映了江西人的创业精神。而江西资溪县农民已经将面包店开到全国乃至国外1000多个城市了。

  江西省省长黄智权说,“把群众作为创业主体,推动全民创业,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推动一个地区加速崛起的最根本动力。”

  江西省决策部门的调研发现,广东是依赖外资的外源型经济典型。江苏在20世界90年代后期走的也是这个路子,苏州是例证。山东则走依赖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以及韩国、日本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浙江从80年代开始就是通过百姓创业、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推进经济发展。

  苏州过去走 “只长骨头,不长肉”的发展模式,2004年上半年,苏州GDP总量超过深圳,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四。2003年末,苏州人均GDP,超过上海。但苏州居民的人均收入,在

长三角16个大中城市只排第七。

  江西省省长助理熊盛文告诉本报记者,江西需要既考虑引进外来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又发展全民创业,这样才能实现“两轮驱动”的经济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侯永志则表示,应该将全民创业的口号落到实处,研究好内涵,加强引导。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