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美纺织品第四轮磋商 > 正文
 

中美中欧纺织品谈判开始冲刺 疲劳战结果难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02:52 第一财经日报

  中美第四轮磋商明于北京举行,中欧新一轮谈判已进入尾声

  本报记者 李溯婉 惠正一 发自广州上海

  中美双方将于明天在北京进行为期两天的纺织品第四轮磋商。商务部一位官员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双方都非常希望能在这次谈判中达成协议,但
双方在纺织品配额问题上依然存在分歧,能否谈成依然是未知数。与此同时,中国和欧盟关于纺织品贸易的新一轮谈判也已进入尾声。中美、中欧纺织品谈判进入了冲剌阶段。

   中美都希望此轮能达成协议

  该官员称,在第三轮谈判中,中美各自都亮出达成协议的底牌,但由于利益不一,所开出的条件相差太远。这次能否谈成,要看双方在上一轮的基础上是否往共同可以接受的条件上靠近了一步,如果这次各自的目标比较接近,达成协议的希望还是比较大。关于第三次轮磋商所涉及的内容,该官员拒绝透露。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第三轮谈判结束后发表声明说,由于中美在

纺织品部分原则问题上仍存在实质性分歧,双方同意继续就这一问题进行磋商,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创造双边纺织品贸易稳定发展的环境。

  同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在其网站上发表书面声明,称美中双方正努力朝着一个能给纺织品市场带来更多确定性的、广泛的纺织品解决方案迈进。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表示,中美纺织品第四轮磋商能否达成协议难以判断,但这次谈判的级别估计会提高,应该是副部长级别的谈判。商务部官员不否认这种看法,他认为中美双方对这次谈判重视程度会提高。

  周世俭称,双方对纺织品设限的基准期的意见不一是谈判过程中的一个争端,美方一直要以2004年1月1日到2004年12月31日作为“过去一年”的基准期,但是由于过去一年纺织品贸易尚处在配额限制下,中方坚持要求的基准期是从2004年4月1日到2005年3月31日。

    中欧谈判进入尾声

  截止到昨天,中国和欧盟关于纺织品贸易的谈判已经进入到第四天。到目前为止,谈判双方都对谈判内容讳莫如深。外电记者也只从欧盟发言人嘴中套出寥寥数句外交辞令:谈判进程是“具有建设性的”、“坦诚的”、“依然在正轨中”。这些显然不足以让众多商家企业消费者等等满意,然而目前大家依然只能在悬念中等待。同样在等待的,是数千万积压在欧盟关口中国制造的纺织品。

  据路透社报道称,周五中国与欧盟双方的谈判一直进行到深夜,周六又立马接着谈。法新社报道则称欧盟发言人曾表示双方很快就能达成协议,然而谈判又延续到第四天,也就是周日。每次大家都期待,“今天”该是最后一天,但不幸的是“明天”很快又到来。

  世界银行学者、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处长程永如表示:“欧盟委员会前一段时间忽略了消费者和贸易商的声音。”程永如认为,前一段时间来自这方面的声音较产业声音弱,但是目前有加强的趋势,因此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值得持续关注,“特别是来自英国和德国两个国家”。

  与此同时,欧盟企业似乎有些按捺不住了。据德国《世界报》报道,鉴于欧盟和中国间存在的不确定性,德国纺织品公司计划将它们在中国的生产转移至其他亚洲国家。德国Gerry Weber服装集团首席执行官韦伯(Gerhard Weber)表示,公司打算将生产转移至没有配额限制的其他亚洲国家。其他德国纺织品企业,包括Metro AG、Tchibo Holding AG和Hugo Boss AG也有类似计划。

  关于来自德国纺织品公司的这一最新计划,程永如认为,中国在劳动力、

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还是具有一定优势,因此,欧盟企业不会那么快就采取实际行动。

  记者观察 受害的不只是中国纺企

  中美、中欧在8月份频频就纺织品问题举行磋商。

  从表面情况看来,形势对中国的纺织品生产商不利,中国政府为此承受很大的压力与美国、欧盟展开了一系列的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中美政府就设限的基准期及增长幅度等方面尚未能达成一致的协议;而中欧谈判过程中,双方在增加今年的配额数量还是借用明年的配额上意见不一。不过美国及欧盟政府可能比中国政府更着急,所承受的压力绝对不小于中国政府,它们不仅要面对中国政府,给出一个符合世贸规则的答案,而且还要协调本国国内进口商、零售商和生产商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欧美不仅是违反自由贸易的规则,破坏了市场规律,在很大程度了也损害了本国进口商和零售商的利益,遭到了本国进口商和零售商强烈的反对。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4,7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