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改革仍需叫醒服务 深圳新使命难题待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 02:21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章正义 蒋飞 发自深圳

  昨天(25日),历时两天的“改革创新与经济特区新使命理论研讨会”在深圳圆满结束。来自全国五大特区及上海、北京、广州的专家学者,对中国改革攻坚阶段经济特区的新使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认为,经济特区在新时期仍然可以起到试验田和示范作用,但是如何推动特区在特殊政策逐渐淡化后依靠自主创新冲破改革瓶颈,依然是需要破解的课题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在会上打了一个比方:中国的改革仍然需要“叫醒服务”。他认为,深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够重新提供一些点燃理想、创造想象的“叫醒服务”,这也是一种不断超越的精神。同时深圳自身也应提升城市品牌,注重城市软环境的建设,提升城市的想象力和吸引力。

  “只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实现,特区便有其存在的示范意义,再继续对特区‘特’与‘不特’这一问题无休止的争论已毫无意义。我们工作的重点,应该转到如何发挥特区的先导作用解决改革深层问题上来。”深圳社科院院长乐正表示。

  专家们认为,深圳特区为其他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继续充当改革的“试验田”、提供改革的“叫醒服务”意义重大,但是为达成此目的,深圳作为特区而不仅仅是广东的一个特大型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找回自身的改革动力。“深圳在改革开放早年激发出蓬勃的改革热情和大胆的创新精神,但是这些好的东西却没有继承下来,一些创新的东西却被自己丢掉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中如此评价说。

  针对上述问题,乐正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思考和破解:首先是改革的动力问题。深圳经过25年已经发展成为经济繁荣的大城市,但是继续大步改革却面临巨大的风险成本,这使得深圳面临改革动力枯竭的危险,这已是某个城市所特有的问题。今后改革的动力是来自于中央的授权,抑或是来自香港的示范带动,还是来自于深圳从下而上的自主创新,值得进一步思考。

  其次是未来特区的新使命问题,即特区今后如何“特”,如何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所作为。深圳改革的自主创新主要体现在建设“和谐深圳”,和“效益深圳”两大方面。在构建

和谐社会方面,深圳现已率先垂范,一个成熟的和谐社会指标评价体系即将推出。“深圳对和谐指数的构建是一个好的方向,但应将相关指数进一步细化,进行更多微观的研究。”秦朔说。

  “和谐深圳”具体难点之一是深圳的城中村问题。深圳的城中村在深圳特区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人口达到数百万。城中村在解决了大量外来人口的生活和就业问题的同时,也给城市综合治理带来难题。王振中表示,城中村问题牵涉到几百万人口的生存、就业和补偿,解决该问题需要极大的慎重,不能简单地采取将其铲除的政策。

  乐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中村的存在从根本上而言是人口结构的问题,而决定人口结构的主要因素则是产业结构。他表示,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是对深圳特区政府的一大考验,要求政府从控制转向引导,从引导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做起,逐渐改善人口结构和福利,从而使

生活质量低的城中村逐渐消亡。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