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 > 正文
 

雪佛龙董事长低调访华 形象不佳恐将影响合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 14:31 新华网

  8月25日,雪佛龙董事长将开始他在“优尼科事件”后的首次北京之行。由于不计后果的收购很可能成为雪佛龙的新包袱,雪佛龙董事长要想避免被董事会解雇的结局,最终还得寄希望于中国市场

  据《国际先驱导报》独家获悉,8月25日,雪佛龙公司董事长兼CEO戴维-奥赖利(David O'Reilly)将开始他的北京之行。刚刚在中海油竞购优尼科事件中大肆“妖魔化中国”的雪
佛龙这么快就跑到中国,除了试图消除并购中的不光彩行为给中国留下的不良印像外,还想为新购得的优尼科在亚太地区的资源寻找市场,以期继续在中国获取更多实惠。

  不光彩的政治勾当

  在与中海油竞购优尼科的这场商业竞购中,雪佛龙使出浑身解数,以至不惜毁掉商誉来打政治牌,策动美国40余位国会议员向布什总统递交公开信,以国家安全和

能源安全名义,要求美国政府对于中海油的并购计划进行严格审查。致使世界各主流媒体对这种大失君子风度的行为议论纷纷。

  而据英国《金融时报》揭露,在美国国会中打击中海油的三位主要干将,近年来都不断从雪佛龙收取政治献金。在41位上书政府严查中海油的美国众议员中,在过去的三届选举中有22人获得雪佛龙的政治捐款。

  雪佛龙还多次拒绝了中海油的合作收购建议,执意要玩政治牌。据《华尔街日报》所报道:“一些参议员写信谴责中海油;一些众议员抗议中海油竞购;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召开听证会就中国的意图发出警告……”他们不仅提出阻碍中海油收购的议案,甚至通过阻碍中海油竞购的法律修正案,在国会中把中海油的商业活动描述成为中国政府对美国的战略图谋。雪佛龙声称:“在竞购优尼科的事情上,雪佛龙与中海油进行的决非商业竞争,是与中国政府在竞争”。它甚至将自己装扮成一个受到中国政府伤害的“无辜孩子”。雪佛龙通过鼓噪“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民间煽动反华情绪,将自身置于焦点之中,俨然成为一个抵御中国攻占美国石油资源的“英雄”,靠廉价的政治手段来达到阻止中海油竞购商业目的。

  来中国找市场

  在美国那边,雪佛龙煽动发华情绪,在中国这边,兼并了德士古的雪佛龙却拥有巨大的商业利益。早在1982年,雪佛龙就在中国沿海勘探开发石油,仅在渤海涉及勘探面积达3068平方公里,中国政府从来没有说雪佛龙会危害中国的国家安全。而雪佛龙的主要合作伙伴就是那个被他们形容为一个由“共产党政权”控股,对美国怀有“战略企谋”的中海油。雪佛龙公司还在中国华南地区大量批发销售液化石油气,开设加油站,其“加德士”润滑油在中国的份额近几年增长迅速。

  雪佛龙急于并购优尼科的主要原因是它的石油储备资源严重不足,资源储备直接制约石油公司的未来生产能力和发展潜力,储备的多少,也直接决定了投资者的信心。目前世界市场石油资源升值空间巨大,而天然气资源升值空间有限,其主要原因是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系统极为复杂。让雪佛龙感到担心的是,其油气资源比例不合理,天然气资源难以落实市场。这就使得雪佛龙不得不把扩大石油储备的希望寄托国际兼并。优尼科的资源中,天然气比例更高,正是这些因市场难以落实的亚太天然气资源,最终导致该公司成为国际兼并者的猎物。

  雪佛龙收购了优尼科在亚太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加上自己在澳大利亚等地的天然气资源急待寻找出路。当初戴维-奥赖利曾向该公司的投资者许诺得罪了中国人,他们可以将这些资源销售给日本人、韩国人。但是,天然气在亚太地区不同于石油,是一个卖方市场。日韩正在进行经济转型,由于环境保护、“京都议定书”和市场升级等问题,开始逐步脱离重化工业道路,大量的高能耗企业正在向中国迁移,对于天然气的需求不仅难以增加,而且还可能出现萎缩。印度、越南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形成也许还需要若干时日,远水不解近渴。而将这些天然气运回美国更不现实。所以,对优尼科不计后果的收购将成为雪佛龙的一个新包袱,戴维-奥赖利如果要想避免被董事会解雇的结局,最终还是不得不寄希望于中国市场。

  形象不佳恐将影响合作

  雪佛龙副董事长彼得-罗伯逊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中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即便雪佛龙收购成功也不会将亚洲资产出售给中海油。然而,尽管中国在沿海地区规划了10个液化天然气站,但是市场需求大、价格承受能力强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最好的市场资源都控制在中海油手里,这是一个可以迅速进行资源整合的市场。

  不但如此,自从中海油发出竞购优尼科要约后,它的价值不仅被全世界投资者认识,也被亚太地区的天然气资源供应商“重新发现”,对于天然气资源丰富的亚太地区,中海油已经成了待价而沽的香饽饽。尽管雪佛龙靠“肮脏游戏”获得竞购优尼科的胜利,但今天的合作条件就不会向中海油当初发出联合并购建议时一样优惠。更不要想“只向中国市场卖气,不让中国企业控制资源”的好事。

  对于雪佛龙这样一个商业道德与众不同的企业,且它的背后有一群权利在握且又不顾事实真相的政客,与之合作将充满“政治风险”。今后,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区的合作伙伴,在与雪佛龙的商业往来中应该慎之又慎。(特约撰稿 韩晓平 国际先驱导报)

  相关报道:

  戴维-奥赖利来华刻意低调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63,7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