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建设者的绿色情怀——青藏铁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纪实之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 10:40 国家环保总局网站 | |||||||||
青藏铁路公司党委书记、总指挥长黄弟福告诉记者,建设之初,他们靠法制、制度要求大家爱护高原的一草一木,使参建员工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先后5次组织环保、水保知识专项培训,培训面涵盖全线所有施工标段的技术、管理人员。人们把自己与高原融为一体,用心感悟草木之情。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数万筑路大军,在几年的施工中,把保护环境当成自觉行动。因为他们切身感受了这里脆弱的环境,更珍惜美好的环境。环境保护的理念已经融进每个人的心里,变成了一种文化,变成了自觉行动。
在莽莽昆仑山下,巍巍唐古拉山山顶,广袤的西藏北部高原,在青藏铁路沿线的每一个施工区采访时,“珍惜高原生态,修建环保铁路”、“爱护高原每一寸土地”、“高原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等大幅标语随处可见,一直从格尔木延伸到了拉萨,成为雪域高原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特别让记者感动的是看到由江苏籍民工自己创作的一条标语:“家住长江尾来到长江头,保护长江源保护家乡水”。这些标语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建设工人: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同样重要,要把千里青藏铁路线建设成文明环保线。 在多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宿舍区及施工便道都用防护网和彩旗标明活动范围,工地负责人告诉大家,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人车不得越界,这项规定是极为严格的。黄弟福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司机开车时不小心将车驶出界外,轧了一块草皮,其所在项目部立即召开现场会,青年指挥长侯仰红主动承担管理责任,自罚3000元,违规司机罚款5000元。仅此一个项目部在两年中,就兑现各种环保奖励15万元,罚款20万元。 在可可西里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件事:每年6月,分布在各地的雌性藏羚羊要集结在一起,经过长途跋涉前往可可西里卓乃湖、太阳湖等地产仔,一个月后又带新生的小藏羚羊经过漫漫长路返回原栖息地。由于铁路施工,一个星期前就集结到正在施工的青藏铁路以东、五道渠东北一带的1000多只雌性藏羚羊,焦急而胆怯地徘徊,不敢通过工地向西迁徙。在此施工的铁十二局、十四局得知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当即决定暂停施工,为藏羚羊迁徙让道。使雌性藏羚羊顺利通过青藏铁路建设工地,前往可可西里卓乃湖一带完成一年一度延续种群的使命。 错那湖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黑颈鹤、棕头鸥、斑头雁的重要栖息地,同时也是怒江的发源地,是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青藏铁路建设环境保护的重点敏感地带。在错那湖东岸采访时我们看到,这里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施工条件极为恶劣。但是,为了保护湖区生态环境,中铁十九局专门制定了《错那湖区域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和《湿地区域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环保恢复推进方案》等规章制度。在施工中,中铁十九局制定了详细的沿湖路段专项生态保护施工方案;沿湖设立大量自然保护区区界标示牌;为保护错那湖的环境,中铁十九局在没有施工预算的情况下,牺牲单位利益,在临湖一侧20公里长的路基坡脚设置了沙袋或片石临时拦挡措施,有效防止施工弃碴进入湖中,同时疏导湖边坡体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便道及路基基地植被与表土均采取了异地移植和保存,并定期洒水保养,目前已移植草皮达9万平方米;采用拉线或围栏的方式限定施工活动范围,施工期环保措施有效防止了对错那湖及湖畔湿地造成污染。 在新建的拉萨火车站采访中记者看到,在周边单调的荒坡上有一片十分抢眼的绿色——一片树林,中铁建工集团的负责人帮我解开了这个谜。原来在该集团的施工现场内有当地村民开垦出来的900余亩耕地,在青藏高原上开发出这样大面积的熟土是极其宝贵的;另外在施工现场内还有两万多棵已经长成的树木,按照常规这些树木将在施工中被砍伐,土壤要择地弃置,但是,工程指挥部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这些藏族同胞世代创造的绿色成果,经过缜密的考察论证,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施工方案:将车站附近荒坡上的粉沙土与施工现场内的腐殖土进行置换,再将现场内的树木分批移栽到置换过土壤的荒坡上,这样既保证了熟土的回收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粉尘污染,又保护了宝贵的树木,为当地居民在荒坡上建起了一处公园式的绿化区。工程指挥部为此投入了6000多个工作日,2000多台(班)大型机械设备,总投资折合人民币158万元。为了建造高原一流车站,中铁建工集团认为这些付出是值得的。新闻来源:中国环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