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县域金融空心化:一个中部地区的范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 03:41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冉学东 特约记者 黄新生 发自北京

  2005年年初,驻马店市新蔡县涧头乡小李庄村养猪专业户倪中友打算扩大养殖规模,计划把生猪存栏300头逐步发展到1000头。

  他知道向商业银行借贷难度较大,于是先向亲朋好友借了5万元,但是这点资金根本不
够。

  无奈之下他先后向当地农行县支行营业所和农信社申请贷款10万元,但先后被拒绝。其理由一是农行县支行营业所对农户不贷款,同时贷款权上收,基层没有贷款权;二是为防范风险农信社对农户都是小额贷款,其金额一般不超过5000元;三是他属于个体户,既没有资产作抵押,又缺少有实力的个人和企业为其作担保。

  因此倪中友只能用这5万元资金来扩大生产,但是这无疑影响了他的计划。

  倪中友具有多年的养殖经验和一定的技术,本人又能吃苦耐劳,在农村被誉为能人。他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其本村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养殖专业户,他通过自筹资金3万元、农信社小额贷款3000元、扶贫贷款4000元,发展到现在,他的年销售收入已达3万多元,盈利1万多元。

  县域金融空心化

  一位当地金融监管机构的人士说,这种情况在整个驻马店太普遍了,这是中西部地区部分县域金融空心化的一个表现。

  “近几年,驻马店市县域国有商业银行支行各项贷款增加几乎为零,这是造成县域金融空心化的一个直接原因。”驻马店市银监分局的一位人士表示,再加上

邮政储蓄的吸储,这些直接造成了整个驻马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

  “这种情况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说。

  驻马店市银监分局的一份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6月末,县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261.8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县域支行各项存款为185.9亿元,占县域存款的71%;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151.7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县域支行各项贷款仅占县域贷款的20%。由此可以看出,县域国有商业银行支行信贷资金离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远。

  驻马店市银监分局的人士表示,资金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血液,县域银行资金的大量外流,给农村经济发展造成贫血,给农民创造财富带来制约,袭扰了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正常资金循环。

  “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驻马店市的贷款只有二三十个亿,还不如温州地区一个小型的农村信用社。”他说。

  调查显示,近几年来,驻马店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资金匮乏,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在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县域国有商业银行支行存、贷款的增长速度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即存款持续增长,而投入到县域经济建设的信贷资金却微乎其微。国有商业银行存款资金持续上存,加之

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而靠农信社的短期贷款很难满足当前的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金融空心化的原因

  首先就是国有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除上缴存款

准备金外,大部分都被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上存。现在,县域各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不对企业发放贷款(除了农行发放项目扶贫贷款)。

  而农村金融现在唯一的主力军——农信社发放的是小额农业贷款,这些资金根本无法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那又是什么因素导致县域银行资金外流的呢?驻马店市银监分局的人士认为,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近年来地方经济不发达与信用环境的不规范;二是企业资产负债比例高,资金周转渠道不畅,特别是信用程度偏低,借企业改制逃废银行债务等;三是国有商业银行上收了县级支行的信贷审批权;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信贷责任制也大大约束了县域经济的贷款;而且目前的大多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零风险”管理,一些效益好的企业也被银行拒之门外。

  该人士认为,应这样防止县域经济资金外流:首先政府要筑巢引凤,像招商引资一样重视银行的资金安全。变直接干预为间接调控,依靠环境吸引银行资金,依靠项目建设吸引银行资金,依靠政策服务吸引银行资金;其次银行坐等改为行动,转变经营理念,把信贷资金当成商品去推销;再次企业要把自己发展成为符合经济条件的信用载体,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只要把信用制度融进企业的经营发展中,银行就会增强信贷投入的信心。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问题

  杜晓山认为,资金外流现象是比较普遍的,确实有这种情况。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能够建立一种机制保证资金回流到农村;第二个问题是,能不能吸引社会的资金或资源发挥它在县域金融中的作用;第三就是能不能建立一种新的风险比较小的机构来补充资金的来源。

  “肯定是要采取多种手段来补充资金的空白。”他说。

  他说,现在在县域经济中发展小额信贷机构的主要问题是监管力量不够,容易形成风险。所以现在对民间金融机构的设立思路就是,既能满足资金需求,还要吸收社会的资金进来,同时要有能力监管,保证不出大的系统性风险。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军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表示理解。他说,造成县域经济资金外流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四大行改革就是要规避风险,县域经济的信用环境比较差,贷款风险大,在这些地区不盈利,当然它们会放弃县域经济,这种状况在东南沿海地区就不是很明显。

  但是如何解决县域金融空心化的问题呢?市场化的问题还是要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风险高的地区贷款利率高一些,资金自然就流向了利率高的地区,这是自然规律。

  但是利率太高,企业成本加大,这也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他说,那就需要政府实行减免营业税和贴息等优惠政策,当然农业保险等也应该在农村开展起来。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9,71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