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反垄断法有望明年亮相 两乐在中国将遭垄断拷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 02:46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隽霏 发自广州

  便利店里,可乐散装售卖机上四个饮料出口,流出的为什么只能是可口可乐的产品?商场里,冠以百事可乐商标的冰柜,陈列的瓶瓶罐罐为什么全是百事可乐家族的面孔?

  专家指出,《反垄断法》今年内将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估计明年正式出台。饮
料行业巨头一直以来借优势地位制定的“潜规则”,实施的“排他性营销”可能将受到法律限制。

  可口可乐在渠道上的“特殊”手法去年在欧盟已经触雷。自1999年欧盟就开始对可口可乐展开系列反垄断调查。经过五年的漫长谈判,可口可乐2004年9月份向欧盟作出让步,同意在电影院饮料亭和快餐店等销售网点的可口可乐品牌设备上出售其他品牌饮料。

  然而,可口可乐一年前就在欧盟“修正”过的“特殊”手法,依然在中国市场上大行其道,并有趋势成为整个饮料市场的“潜规则”。对此,可口可乐方面的态度是:欧盟与中国在反垄断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太一样,在中国的销售网点设置冷藏柜并不是进行垄断销售的一种方式。由于中国现在并没有相应的反垄断法规,所以可口可乐在欧盟作出让步的同时在中国还是一如既往。

  对于跨国企业在渠道中使用的“非常”手段,已经引起国内有关部门关注。1994年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国家工商局法规司联合组成《反垄断法》起草小组,开始收集相关的情况。国家工商总局曾作的名为《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垄断状况非常突出。其中,饮料业中提及“可口可乐利用强大的资本优势,在国内设立20多家生产基地,仅用几年时间就把其品牌完全根植到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脑海中,其饮料、浓缩液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0%,具有显性的垄断地位”。

  虽然《反垄断法》在正式出台前,对跨国企业的这些做法尚未能下个总结性定论,但金伯生透露,“以商务部牵头的《反垄断法》草案已经送交国务院法制办审议,文中已经参照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和通行做法对一些有争议的营销手法作出了明确限制。”金伯生称,今年《反垄断法》还在走审议程序,不过“估计明年出台问题不大”。

  此前有消息称《反垄断法》草案中规定了以占据市场50%的份额来判定一个企业是否对市场造成了垄断,这样,必然会对像可口可乐这样的跨国公司产生冲击。但金伯生透露,他掌握的情况来看,以一个份额具体比例来作为是否垄断的标准并不可行,“估计该条款列进去的可能性不大”。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30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