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深圳人的血液里流淌着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 02:55 第一财经日报

  正是南国仲夏时节,鹏城一片笑语欢颜。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25年弹指一挥间,昔日荒芜的南粤渔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仅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的贫穷边陲小镇,已发展成管理1000万人口、面积1953平方公里的现代新城。

  就在深圳迎来诞生四分之一个世纪之际,开发开放15年的上海浦东新区和刚为公众熟悉的天津滨海新区,相继成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相比之下,25年来创造了世界工业
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奇迹、并长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和“示范区”的深圳,似乎被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浪潮所淡忘。

  这多少令1000万深圳人难以接受,也很容易让人想起几年前那场著名的争论:深圳被谁抛弃?深圳明天何在?要正视并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弄清,深圳为何能在短短25年实现阔步跨越,深圳人的血液里究竟流淌着什么?

  深圳巨变的25年,正是

中国经济特区的繁荣盛世。在年均28%的高增长率推动下,深圳的GDP在25年里增加1800倍,去年人均GDP达7162美元,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这个创造了“深圳速度”、奉行“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年轻城市,早已把开放搞活的基因、改革创新的冲动、领先示范的意识,深深融入1000万新移民组成的城市人群。25年后回头看,深圳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没有辜负邓小平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郑重嘱托,也充分证明中央建立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极富远见、完全正确。

  深圳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开放搞活,25年来,深圳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活,因开放而强。开放始终是深圳作为几大经济特区的立身之本,是深圳发展实践的主旋律,是深圳改革的核心推动力。如果说,开办和建设经济特区,凝聚着党和国家几代领导集体的心血和智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次伟大创举和成功尝试;那么深圳的丰硕发展成就,则是广泛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的结果。深圳的快速发展,同时促进了香港繁荣稳定,确保了1997年后香港与内地在经济上平稳融合。目前深圳GDP的财税率、产业贡献率在国内名列前茅,每平方公里土地产生1.75亿元GDP和6000万元税收,为全国之最。因为开放搞活,深圳率先走出自我封闭,走入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在这个南方新城创造出了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效益、更高的文明。

  深圳人的血液里流淌着改革创新,25年来,深圳以创新为纲,以创新求变,以创新为荣。邓小平1992年南方讲话中曾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这位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明确赋予并极为欣赏深圳人宝贵的开拓创新精神。25年来,深圳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充分利用特区享有的政策优势和靠近香港的地理优势,以“敢闯敢试验、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气魄和不畏艰难的“拓荒牛”精神,创立了“深圳速度”的发展模式,探索了改革开放的路子,创建了比较健全的市场机制,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体系,初步完成了向现代工业的转变,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三大支柱产业,文化产业也异军突起。

  深圳人的血液里流淌着领先示范,25年来,深圳从领先破题,从领先图进,从领先加压。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确立了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的渐进式发展思路。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示范区”、“排头兵”,深圳善为天下先,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扩大开放等方面始终“先行一步”,创造了230多项全国改革之最和无数第一,通过不断积累宝贵经验、提供鲜活样本,示范带动全国。比如,率先引进外企和发展民营经济,打破人才部门垄断和劳动用工“铁饭碗”,尝试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和工程招标承包制,进行股份制试验并成功创办深圳

证券交易市场,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保险制度,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审批制度改革,创造了每万元GDP电耗和水耗的全国最低标准,等等。

  25年是深圳新生的全部历史,也是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沸腾时代和典型缩影。今天的中国,从沿海到内陆,从珠三角、长三角到环渤海,竞争与合作正势如燎原,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与发展新格局全面亮相,深圳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先行带动效应,也不断释放,推动中国经济步入持续健康发展轨道,加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逐步落实。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深圳面临着如何加快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任务;面对改革热点此起彼伏、对外开放百舸争流,不再一枝独秀的深圳需要谋变图进。1994年江泽民曾殷切期望,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2003年胡锦涛明确要求,深圳等东南地区“要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1000万深圳人的血液始终沸腾,开放搞活的基因、改革创新的冲动、领先示范的意识从未消减。在新的发展时期,深圳无须怨天尤人,不能自暴自弃,因为深圳的明天,就握在深圳人自己手上,流淌在深圳人的血液中,取决于深圳能否继续发挥改革创新精神,着重深化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完善投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深圳人的血液需要增添活力,特别是要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水平方面继续发挥示范作用,从“速度深圳”转变为“效益深圳”,更加注重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使整个经济迈上新台阶。

  ——要不断深化改革,在努力实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中更好地发挥“试验田”作用,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精神,在改革的重点、难点上率先突破,为全国改革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要继续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扩大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中更好地发挥“窗口”作用,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外资结构,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密切与香港特区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要在落实“五个统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

和谐社会过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更加注重保护环境,节约利用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注意解决当前特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上都交出优异答卷。

  热切向洋谋崛起,东方风来满眼春;改革创新无止境,鹏城南国正年轻。总结25年的发展经验,面向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圳人血液里流淌着开放搞活、改革创新、领先示范和科学发展的热切冲动,推动这个年轻的现代化城市不断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6,23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