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大品牌"变"中求胜本地品牌夹缝求生 冷饮市场起硝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07:02 水母网

  水母网8月22日讯虽然已过“立秋”,但是人们对各类冷饮的青睐却是有增无减。面对诱人的港城市场,今年各大品牌各出奇招,降价,变身,甚至“短兵相接”,使港城冷饮市场一时硝烟四起。

  各大品牌“变”中求胜

  据有关人士透露,今年的这场冷饮大战主要围绕4个品牌展开:雀巢、光明、伊利和蒙牛。在烟台市场上,这4个品牌已分食了冷饮市场85%的份额。几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伊利、光明、雀巢和蒙牛四大冷饮品牌无一不在包装、造型、口味等方面动足脑筋,推出的冷饮新品在60种以上。向来“稳重”的雀巢,摸透了消费者求新求变的心理,今年一口气推出10多个新品,目标直指年轻消费者。伊利的新品数量也不逊色,并且许多产品都换成了铝箔新包装。蒙牛的新品数量也在10个上下。

  不仅如此,各大品牌在营销策略上也有所变化。西南河路一零售店的任老板告诉记者,冷饮市场今年一大变化是各位冷饮“老大”同意与其他品牌分享冰柜。据悉,由于店面空间的限制,不少零售店和便利店都要求在各品牌专柜中摆放其他的产品,此前品牌“老大”们对此并不理会,但迫于市场压力,最终和商家达成了妥协。记者看到,许多品牌专柜里摆上了“杂牌军”一起摆卖。

  外来军团走“中间路线”

  “今年冷饮市场没有老大。”一位专业人士说,入夏以来,伊利、蒙牛、光明、雀巢通过新品种主打市场,而且都有不俗表现,他们普遍选择了“中间路线,在1元至2元之间的消费区间大打出手,重点是1.5元。尤其是雀巢,今年用低价位产品系列吸引了大批新的消费者和客户,他们与烟台的冷饮批发户频频接触,意图扩大分销网络。记者在南洪街一家冷饮批发部看到的雀巢产品价目中,在1.5元上下价位区间的

冰淇淋几乎占到了总品种数的40%。

  一些以前售价均在两元以上的品牌今年也将部分产品价位定在了1元到两元之间,走上了“平民化”路线。冷饮“贵族”降价淘金,原本走中、低端路线的蒙牛、伊利国内品牌被逼向更低的价格区间。据介绍,今年烟台市场上的140个冷饮品种中,零售价在2元以上的约有20多种,1元以下的为10余种,1元至2元的品种数量最多,销量约占市场总量的80%,竞争上也最为激烈。

  当地品牌夹缝求生

  在外来大品牌的挤压下,在冷饮店要找到烟台地产品牌并不容易。记者在众多冷饮店里发现,当地产冷饮无一例外地龟缩于冰柜的一角,价格也都在1元以下。目前市场上仅能看到龙口、蓬莱等地出产的四五个品牌。其生存空间,主要是大品牌不太愿意做的0.5元到1元之间的冷饮。

  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本地冷饮企业规模较小,又缺乏资金投入和产品创新,因此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今年7月1日,国家对冷饮产品实行了“QS”认证,没有通过认证的,不能生产和销售,一些本地冷饮企业被提前赶了下去。一位冷饮营销人士认为,目前的冷饮产品,0.5元价位只能生存,1元才有点利润,1.5元以上才能发展。本地企业要想发展,还需要在提高产品档次和研发水平上狠下一番功夫,创出自己的优势品牌,才能真正在冷饮市场站稳脚跟。本报记者张景亮责任编辑:邱雁(来源:水母网)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