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劳务租赁:让企业与民工双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03:28 舜网-济南日报

  马路市场的民工给城市管理带来一些麻烦,而民工也有自己的苦衷:活儿不好找,干了活儿也未必能拿到钱,期间出现工伤则陷入无休止的官司,光拖也拖不起。

  几家大企业人事部门经理也透露出在招工中的难题:企业招工随市场波动变化很大,需要扩产马上就要招几百人;产业结构调整时,又要一下裁去上百人。社会招聘耗费太多的精力,管理上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边是马路市场民工就业无门,一边是企业社会招聘面临种种不便。劳务租赁这一新的用工形式有效解决了这个难题,使企业与民工实现了双赢。

  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历城区柳埠镇为例。该镇由镇劳动保障所投资,成立了具有A级职业介绍资格的庆发劳动服务中心。服务中心首先对镇内所有富余劳动力进行免费登记,建立劳动力资源库。用工企业送来用工“订单”后,服务中心立即向“资源库”中登记的人员下发通知,组织招聘会,进行目测、体检和考试。对于考试合格者,根据企业用工专业要求,在当地的历城三职专进行1至3个月的免费培训。培训后的人员与服务中心签订用工合同,接受服务中心与企业的双重管理,但与用工单位不存在合同关系,

养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由服务中心负责缴纳,工资也由服务中心统一发放。自2003年以来,这个中心用这种形式先后输出农村闲散劳力1.1万人,先后与济钢、重汽、市纺织系统以及青岛等地的20多家大型企业达成了用工合作关系。

  与其它劳务中介的门可罗雀相比,采取劳务租赁形式为何得到企业和民工的“钟爱”呢?在重汽集团打工的柳埠镇柳西村农民吴志峰说:“俺与服务中心签订用工合同,每月工资都会足额发放,我们和企业正式职工一样都是8小时工作制,每月给我们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今年3月份,工作中我的脚烫伤了,服务中心立即替我交纳了10000块钱的住院押金,出院后8000元医药费全部报销,我什么事都不用管,哪儿也不用去,这样的好事到哪儿去找?”

  目前,历城区有15个乡镇建立了劳动服务中心,与省内4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上半年,全区通过“劳务租赁”这一形式输出2万多人。

  (记者 杨镇 实习生 李仁锋)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