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沈阳叫卖24家国企 紧盯500强成一厢情愿的执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 14:17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陆琼琼 特约撰稿 夏宇 上海、沈阳报道

  沈阳24家大型国有企业、价值792.3亿元、明年6月底前要全部完成改制,战略伙伴盯住世界500强。这一连串描述难掩兴奋。“沈阳市国企改革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该市国资委主任刘永生说。

  作为国有企业相对集中的老工业基地,沈阳的发展一度遭遇困境,国企改革一路曲折,这轮全球招商能加速国企改革,寻求到破题的最佳路径吗?

  招亲日程表

  “皇帝女儿不愁嫁”,但毕竟“女大不中留”。而且如沈阳市国资委主任刘永生的看法,所谓“治病式”的国企改革还不如“靓女先嫁”,这样还有更多的余地可以选择。

  给24个“靓女”招亲的想法始于今年年初。当时,辽宁省政府成立了国企改革工作小组,先后到南方城市及吉林、黑龙江两省进行调研。5月初,工作小组开始起草国企改革纲领式文件《辽宁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若干政策》。

  5月26日,在沈阳友谊宾馆召开的“辽宁省深化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李克强、省长张文岳,与来自全省100个钢铁、石化、汽车、装备制造业等企业“一把手”进行了第一轮深入会谈。

  6月17日,沈阳市国有重点企业改革会议在迎宾馆国际会议厅举行。市委书记张行湘、市长陈政高向与会的沈阳机床、东药集团、中兴商业集团等24家重点国企负责人发出动员令,提出转制形式不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控股、参股都可以,但必须在明年6月份之前完成改制。当日,沈阳市成立了国企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由6位市领导分别“承包”这24家重点国企,负责推进其股份制改造。

  7月12日,这24家精英国企正式向全球“招亲”,为此,当地政府特意邀请了部分世界500强企业驻中国办事处、相关行业协会、商会、贸促会代表,还将被推介的24家重点国企在辽宁省国企改革网、沈阳产权交易网、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网、北京产权交易所等网站上公开发布“征婚信息”。

  欢喜与哀愁

  但是,响应招亲来接绣球的人似乎并不十分踊跃。

  “一个多月以来,招商的情况差异很大,并不明朗。”8月17日,沈阳市国资委宣传处张爱军主任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沈阳机床集团是24家招商国企中的一家,该集团是全国机床行业的龙头老大,年销售额接近40亿,也是中国最老的民族品牌之一。2004年7月和11月,该集团先后收购了云南机床集团和德国希斯公司,完成重组以后集团的效益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目前还在谈,具体情况不便透露。”沈阳机床集团办公室主任王庆斌不愿多谈进展情况。但是据知情人士称“沈阳机床已经差不多定了”,而且“不排除‘老情人’复星集团”。2002年十六大前后,沈阳机床集团曾经与复星集团和几家当时德隆系企业的频繁接触,考虑改制的事,但是2003年4月以后,中央倡导“国进民也进”,大型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股必须达到51%以上,从此首当其冲的沈阳机床集团的国企改制立即被喊停。两年以后,重提改制,几经历练的沈阳机床集团并不费力地找到了合适的“对象”——复星。

  与沈阳机床不同,东药集团似乎有点着急。

  东药集团在自己的网站上贴出了“诚邀各界参加我集团改制重组”的公告,并于首页显要位置滚动播出公告标题。负责东药集团重组事宜的企划部部长张连科对媒体表示,根据东药集团的重组计划,合作方可以参股,也可以控股,甚至不排除东药整体出售的可能。该部另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东药正在和一些有初步重组意向的企业进行简单信息交流,包括给境外跨国公司中国办事处发函,但尚未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

  东药同样是个著名的民族品牌,但是由于近来原料药涨价等各种因素,药企利润都非常薄,况且其本身重组情况不佳,加之人民币汇率小幅上升,东药这样的出口大企业销售收入损失将超过10%。虽然如此,东药的眼光依然很高,非世界500强企业“不嫁”,事实上,由于东药集团长期积累的冗余人员、债务包袱,事实上也是很少有民营企业有能力问津,而东药集团又放心把改制的重任交给华源集团这样同样出身国企的大集团。知情人士称,沈阳市政府多次以政府的名义帮东药集团邀请世界500强中的制药企业来磋商,结果却不尽人意。曾经与东药接触过的德国巨头巴斯夫也对媒体承认,“显然人员安排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与东药急切出售的心情截然相反的是几家商业企业,包括中兴商业集团(000715)、商业城(600306)等企业。

  东北商业企业有个共性:冗员多,中年女性多,如果这些商业企业卖给外资,三分之二的职工将直面下岗危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类似的企业普遍有着抵触情绪,甚至采用极端的方法“吓跑”对方,改革小组对此也束手无策,只能要求企业每周向市政府汇报招商进展。

  此次出售的24家企业都是效益良好的大型企业,心仪的对象大部分是世界500强企业,但是多家企业的管理层表示,外资控股后现有管理层的积极性不会太高。“早知道因为把企业做得好才卖的,还不如不要那么辛苦了。”也曾经有企业管理者向政府领导“请愿”,提议国企出售给外资并非惟一出路,结果无功而返。

  隐忧

  出售的24家国企资产总额和在册职工数分别占沈阳市国有企业的71.8%和51.4%,可以说,24家企业改革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沈阳国企改革攻坚战的最终成败。沈阳市委书记张行湘、市长陈政高在改革开始时的动员令中慷慨激昂地表示:“全市国企改革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专家分析:此次沈阳市推出的24家国企都是行业内有影响,并且效益良好的企业,与过去出售“问题企业”大不相同,而且改制参股的方式也非常多样化,比以前宽松了很多。但是改制光有热情是不够的,方式不能简单化。

  上述专家指出,这24家企业的情况并不一样,完全定位世界500强企业是不现实的。大型国有企业改制是个长期的过程,仓促的时间表限制也有可能造成贱卖的后果。改制时还应考虑到提高管理层积极性和合理安置下岗人员。

  “我们集团有上万名职工,如果卖给外资,员工是否会大量下岗的情况令人担忧。”东药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职工表示。初步推算,如果计划顺利推行,24家企业的下岗职工人数将达数万。单单发放一次性补助肯定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业内人士担忧,企业改制后,在岗职工的待遇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这可能又会引起下岗人员的心理不平衡进而有过激行为发生。2000年,大庆油田改制裁减了30万职工,大庆支付了人均30万元的养老补助,但是当这笔钱用完以后,这批工人还是会采取激进的方式表达不满。因此即使能够迅速改制,还有大量长期的问题有待解决。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