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汇制改革烧热出口信用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 10:01 《财经时报》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突然推出,为进出口保险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本报记者 崔帆

  人民币汇制改革突然推进,出乎出口企业意料,却为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自7月21日,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认识到可以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来规避汇率风险。

  规避风险

  位于中关村的北京华瑞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华瑞)总经理赵庄敬近日告诉《财经时报》,如果没有到中国银行申请信用险项下的出口押汇,他们公司账面至少要损失22万元人民币。

  北京华瑞是一家以IT 产品为主的外贸进出口公司,今年5月27日,该公司以赊销90天的方式向美国出口了143万美元的IT配件。

  在向中国信保北京营业部申报该票出口后,北京华瑞立即到中行申请办理信用险项下出口押汇。中行按当日的外汇牌价100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的汇率向北京华瑞支付了货款。

  7月21日,人民币汇率突然升值,由于北京华瑞已经办理了出口押汇,避免了20多万元人民币汇差损失。

  但多数外贸进出口公司没有北京华瑞这么幸运,

人民币升值后,他们或多或少都蒙受了一些汇差损失。

  中行有关人士认为,北京华瑞的幸运在于,其顺利地办理了出口押汇。如果再往下追究,是因为该公司办理了出口信用保险。

  按照银行的传统出口押汇业务规定,银行仅限于掌控单据的信用证和托收支付方式,对于赊销支付方式下的出口货款,一般不予办理出口押汇,“除非出口公司办理了出口信用险”。

  天赐良机

  北京华瑞的例子说明,中国企业正在扭转对出口信用险冷淡的态度。

  2001年,中国信保推出出口信用保险,这一新生事物未获外贸企业重视。2001年至2003年,中国信保的承保总额为107亿美元。但在2004年,仅一年时间,中国信保的承保额就超过了前三年的总和。

  中国信保高级经济师郭益林认为,这与中国当时的外贸企业结构和对出口信用保险的认识有关。

  中国的外贸企业多集中在沿海或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深圳为例,连续十年出口量位居全国首位,但截至2003年底,出口信用保险的投保比例和投保金额方面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中国信保深圳营业管理部负责人认为,深圳的外贸企业中80%的企业为“三来一补”型,由于只赚取手续费,这些公司一般不会面对出口贸易风险,因此对出口信用险缺乏现实的需求;而剩余20%从事常规贸易的外贸企业中有近80%的企业习惯于通过银行信用证等较为传统的结算方式来规避贸易风险。因此,有实际投保需求的客户群,大约只占到外贸企业总数的4%-5%。

  此外,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的认识还集中在对保费的理解上,多数企业都认为参保会使企业的经营成本高企,徒增负担。而实际上,经过合理测算,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支出投保额1%的保费,出险后就可减少90%的损失,同时还可以新增80%的现金流。

  银保联手

  据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贸易融资部总经理陈海宁介绍,现在银行的金融产品是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手段,而出口信用保险作为银行青睐的融资条件,为出口企业获得出口押汇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出口企业收汇之后,只需用美元归还银行贷款,不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中国信保现已与15家国内

商业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其业务的发展依然受到出口企业观念的制约。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对出口信用险的认识还停留在商业风险层面,认为企业出险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进行赔付可为企业减少损失;他们对政治风险的认识普遍不足,特别是在战争状态下,国际贸易的顺畅和安全将会受到一定影响,原有的多种贸易支付手段有可能失效。

  据不完全统计,上月爆发的加拿大温哥华港口罢工潮,使得出口企业损失累计近5000万美元。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